2021年5月13日星期四

中阿含经-未曾有法品第四《薄拘罗经第三》

卷八_初一日诵_未曾有法品第四《薄拘罗经第三》
= “薄拘罗经”:本经叙说一异学问尊者薄拘罗八十年来是否行欲事,薄拘罗遂为说出家学道八十年间之净行。
 
我闻如是:一时,佛般涅槃后不久,尊者薄拘罗游王舍域,在竹林迦兰哆园。
= “薄拘罗”:Bakkula
 
尔时,有一异学,是尊者薄拘罗未出家时亲善朋友,中后仿佯,往诣尊者薄拘罗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
= “有一异学”:于巴利本中,该异学是指裸形梵志迦叶(Acela-kassapa)。
仿(fǎng) = 相似。或作“彷”[be similar](páng = 游荡,徘徊[waverhesitate])
(yáng) = 假装[pretendfeign]/同“徉”。彷徉,徘徊不进。
异学曰:“贤者薄拘罗,我欲有所问,为见听不?”
 
尊者薄拘罗答曰:“异学,随汝所问,闻已当思。”
 
异学问曰:“贤者薄拘罗,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几时?”
= “正法、律”:Dhammavinaya,佛所教授之正法及所教诫之圣律。
 
尊者薄拘罗答曰:“异学,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
 
异学复问曰:“贤者薄拘罗,汝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颇忆曾行淫欲事耶?”
 
尊者薄拘罗语异学曰:“汝莫作是问,更问余事:贤者薄拘罗,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颇忆曾起欲想耶?异学,汝应作是问。”
 
于是,异学便作是语:“我今更问:贤者薄拘罗,汝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颇忆曾起欲想耶?”
 
于是,尊者薄拘罗因此异学问,便语诸比丘:“诸贤,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以此起贡高者,都无是想。”
= “想”:巴利本作Kamasanna,欲想。
 
若尊者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薄拘罗作是说:“诸贤,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未曾有欲想。”
 
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薄拘罗作是说:“诸贤,我持粪扫衣来八十年,若因此起贡高者,都无是相。”
= “都无是相”:比照本经前文疑作“都无是想”。下文亦同。
衲衣/百衲衣/粪扫/粪扫衣 = Pamsu-kula,即摭取被舍弃于粪尘中之破衣碎布,洗涤后作成之袈裟。
 
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簿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薄拘罗作是说:“诸贤,我持粪扫衣来八十年,未曾忆受居士衣,未曾割截作衣,未曾请他比丘作衣,未曾用针缝衣,未曾持针缝囊,乃至一缕。”
(náng) = 口袋[bagpocket]
(lǚ) = 麻线[thread](泛指细而长的东西,线状物[filament])
 
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簿拘罗作是说:“诸贤,我乞食来八十年,若因此起贡高者,都无是相。”
 
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簿拘罗作是说:“诸贤,我乞食来八十年,未曾忆受居士请,未曾超越乞食,未曾从大家乞食于中当得净好极妙丰饶食啖含消,未曾视女人面,未曾忆入比丘尼坊中,未曾忆与比丘尼共相问讯,乃至道路亦不共语。”
= “未曾超越乞食”:不论施主之贫富、净污、对我怀善恶意,仍然挨家挨户沿门托钵,不漏过任何一户,直到钵满为止。
大家(dà jiā) = 古代女子的尊称;婆婆[womanhusband's mother]/巨室,世家望族。古指卿大夫之家[family of high ranking official]
(fāng) = 古代把一个城邑划分为若干区,通称为坊[lane](别屋;专用的房舍[another room])
 
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薄拘罗作此说:“诸贤,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未曾忆畜沙弥,未曾忆为白衣说法,乃至四句颂亦不为说。”
= “白衣”:巴利本作Matugamassa,妇人。
白衣 = Odata-vasana。原意白色之衣,转称著白衣者,即指在家人。印度人一般皆以鲜白之衣为贵,故僧侣以外者皆着用白衣,从而指在家人为白衣,佛典中亦多以‘白衣’为在家人之代用语;相对于此,沙门则称为缁衣、染衣。
(sòng) = 容貌,仪容[looks](文体之一,指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eulogyode]/歌颂[eulogizeextollaudpraise])
 
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薄拘罗作是说:“诸贤,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未曾有病,乃至弹指顷头痛者;未曾忆服药,乃至一片诃梨勒。”
= “诃梨勒”:Haritaki,药用果之名。
 
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薄拘罗作是说:“诸贤,我结跏趺坐,于八十年未曾倚壁倚树。”
 
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簿拘罗作是说:“诸贤,我于三日夜中得三达证。”
 
三达/三证法/三明 = Ti-vijja,达于无学位,除尽愚暗,而于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
宿住随念智作证明/宿住智证明/宿住智明/宿命明/宿命智/宿命智证明
即明白了知我及众生一生乃至百千万亿生之相状之智慧。
死生智证明/天眼明/天眼智/生死智证明
即了知众生死时生时、善色恶色,或由邪法因缘成就恶行,命终生恶趣之中;或由正法因缘成就善行,命终生善趣中等等生死相状之智慧。
漏尽智明/漏尽明/漏尽智/漏尽智证明
即了知如实证得四谛之理,解脱漏心,灭除一切烦恼等之智慧。
 
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复次,尊者薄拘罗作是说:“诸贤,我结跏趺坐而般涅槃。”
 
尊者薄拘罗便结跏趺坐而般涅槃。
若尊者薄拘罗结跏趺坐而般涅槃,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
 
尊者薄拘罗所说如是,彼时异学及诸比丘闻所说已,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