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_念诵第三_大品第十一《怨家经第十三》
= “怨家经”:本经叙说世尊告诸比丘有七怨家法而作怨家,乃由男女辈瞋恚时来。即不欲怨家有好色、安眠、大利、朋友、称誉、大富、生天等七事。世尊并以偈颂道出瞋之为害及无恚之功德。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怨家法而作怨家,谓男女辈瞋恚时来。
怨(yuàn) = 怨恨;仇恨[rankle;grudge]。(怨家[enemy;foe]。)
“云何为七?怨家者,不欲令怨家有好色。
“所以者何?怨家者,不乐怨家有好色。
“人有瞋恚,习瞋恚,瞋恚所覆,心不舍瞋恚,彼虽好沐浴,名香涂身,然色故恶。
“所以者何?因瞋恚所覆,心不舍瞋恚故。
“是谓第一怨家法而作怨家,谓男女辈瞋恚时来。
“复次,怨家者,不欲令怨家安隐眠。
眠(mián) = 闭上眼睛[close one's eyes]。(睡觉[sleep]。)
“所以者何?怨家者,不乐怨家安隐眠。
“人有瞋恚,习瞋恚,瞋恚所覆,心不舍瞋恚,彼虽卧以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然故忧苦眠。
= “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Kadalimigapavara-paccattharana,以羚鹿之最好皮毛制造之敷物。
御(yù) = 驾驶车马[drive a carriage]。(使用;应用[use]/抵挡[resist]/抵御[defense]/宫中女官名[court’woman]/统率;率领[command]/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imperial]。)
氍(qú) = 氍毹。毛织的地毯,旧时演戏多用来铺在地上或台上,因此常用“氍毹”或“红氍毹”代称舞台。
氀(lǘ) = 毛织的毡类。
氍氀 = 有文饰的毛布。
毾𣰆(tà dēng)
= 有花纹的细毛毯。
毾𣰆 = 是一种有文饰的细毛席。
锦(jǐn) = 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brocade]。
绮(qǐ) = 细绫,有花纹的丝织品[damask;figured woven silk
material]。(华丽;美丽[beautiful;gorgeous]。)
縠(hú) = 皱纱。用细纱织成的皱状丝织物[crepe]。
衬(chèn) = 外衣内的单衫。又称衬衫[underwear]。(垫,衬垫[liner]/衬托[set off]。
惒(hè) = 古均同“和”。
“所以者何?因瞋恚所覆,心不舍瞋恚故。
“是谓第二怨家法而作怨家,谓男女辈瞋恚时来。
“复次,怨家者,不欲令怨家得大利。
“所以者何?怨家者,不乐怨家得大利。
“人有瞋恚,习瞋恚,瞋恚所覆,心不舍瞋恚,彼应得利而不得利,应不得利而得利。
“彼此二法更互相违,大得不利。
违(wéi) = 离开;背离[leave;part]。(违背;违反[disobey;violate]。)
“所以者何?因瞋恚所覆,心不舍瞋恚故。
“是谓第三怨家法而作怨家,谓男女辈瞋恚时来。
“复次,怨家者,不欲令怨家有朋友。
“所以者何?怨家者,不乐怨家有朋友。
“人有瞋恚,习瞋恚,瞋恚所覆,心不舍瞋恚,彼若有亲朋友,舍离避去。
“所以者何?因瞋恚所覆,心不舍瞋恚故。
“是谓第四怨家法而作怨家,谓男女辈瞋恚时来。
“复次,怨家者,不欲令怨家有称誉。
“所以者何?怨家者,不乐怨家有名称。
“人有瞋恚,习瞋恚,瞋恚所覆,心不舍瞋恚,彼恶名丑声周闻诸方。
“所以者何?因瞋恚所覆,心不舍瞋恚故。
“是谓第五怨家法而作怨家,谓男女辈瞋恚时来。
“复次,怨家者,不欲令怨家极大富。
“所以者何?怨家者,不乐怨家极大富。
“人有瞋恚,习瞋恚,瞋恚所覆,心不舍瞋恚,彼作如是身、口、意行,使彼大失财物。
“所以者何?因瞋恚所覆,心不舍瞋恚故。
“是谓第六怨家法而作怨家,谓男女辈瞋恚时来。
“复次,怨家者,不欲令怨家身坏命终,必至善处,生于天上。
“所以者何?怨家者,不乐怨家往至善处。
“人有瞋恚,习瞋恚,瞋恚所覆,心不舍瞋恚,身、口、意恶行。
“彼身、口、意恶行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
“所以者何?因瞋恚所覆,心不舍瞋恚故。
“是谓第七怨家法而作怨家,谓男女辈瞋恚时来。
“此七怨家法而作怨家,谓男女辈瞋恚时来。”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瞋者得恶色,眠卧苦不安,应获得大财,反更得不利。
亲亲善朋友,远离瞋恚人,数数习瞋恚,恶名流诸方。
瞋作身口业,恚缠行意业,人为恚所覆,失一切财物。
瞋恚生不利,瞋恚生心秽,恐怖生于内,人所不能觉。
瞋者不知义,瞋者不晓法,无目盲暗塞,谓乐瞋恚人。
= “无目盲暗塞,谓乐瞋恚人”:有如无目〔失明的人〕的盲人,被黑暗所充塞那样,所谓乐于瞋恚的人是。
恚初发恶色,犹火始起烟,从是生憎嫉,缘是诸人瞋。
= “从是生憎嫉,缘是诸人瞋”:由此而生起憎嫉之心,因此而被诸人所瞋恚。
憎(zēng) = 憎恨厌恶[hate;detest;abhor]。
缘(yuàn) = 古时衣服的边饰[hem]。(yuán = 向上爬,攀援[climp up]/因为;由于[because]/沿着;顺着[along]。)
若瞋者所作,善行及不善,于后瞋恚盛,烦热如火烧。
= “善行及不善”:不管是善行,及其不善之行。
所谓烦热业,及诸法所缠,彼彼我今说,汝等善心听。
瞋者逆害父,及于诸兄弟,亦杀姊与妹,瞋者多所残。
= “瞋者多所残”:瞋恚的人真是多所残害人啊!
残(cán) = 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伤害[injure;damage]。(剩余;残余,残存[surplus;remnant]/残缺,残废[disabled]/凶恶;狠毒[ruthless;atrocious]。)
所生及长养,得见此世间,因彼得存命,此母瞋亦害。
= 如被她所生,以及被其所抚养,始能得见在于此世间,也由于她而得以存命,连这种伟大的母亲,也由于你的瞋恚而被你所害。
无羞无惭愧,瞋缠无所言,人为恚所覆,口无所不说。
= “无所言”:而没有所言悔。
造作痴罪业,而自夭其命,作时不自觉,因瞋生恐怖。
夭(yāo) = 屈,摧折[break]。(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die
young]。)
系著自己身,爱乐无极已,虽爱念己身,瞋者亦自害。
以刀而自刺,或从岩自投,或以绳自绞,及服诸毒药。
岩(yán) = 高峻的山崖[cliff]。(高山[mountain]。)
投(tóu) = 殳,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投掷[throw]。(跳进去;投入<专指自杀行为>[throw oneself
into]。)
绞(jiǎo) = 用两股以上的细长条扭结成一根绳索;扭,拧[twist]。(旧时死刑的一种。缢死;勒死[gibbet;hang by the
neck]。)
如是像瞋恚,是死依于恚,彼彼一切断,用慧能觉了。
= “像瞋恚”:巴利本作Kodharupa,瞋恚之形相,南传大藏经译作:瞋恚之类。
= 像如是的像瞋恚(瞋恚的形类),其会死亡都是依于瞋恚所引起的;如果欲彼彼(各各)的一切都能断灭的话,只要用智慧就能觉察而明了的。
小小不善业,慧者了能除,当堪耐是行,欲令无恶色。
无恚亦无忧,除烟无贡高,调御断瞋恚,灭讫无有漏。”
= 如没有瞋恚的话,就不会有忧恼,要除去恚心初起之,而不贡高,要调御而断灭瞋恚,瞋恚消灭而究竟后,就没有了漏〔烦恼〕!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