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1日星期五

中阿含经-大品第十一《世间经第二十一》

卷三十四_念诵第三_大品第十一《世间经第二十一》
= “世间经”:本经叙说世尊自断世间集,证世间灭,修世间道。若有一切尽普正者,由世尊知见所觉得。因为世尊之言说应对,一切是真谛不虚,不离于如,亦非颠倒,真谛审实,故世尊在众有所讲说,谓狮子吼。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来自觉世间,亦为他说,如来知世间。
“如来自觉世间集,亦为他说,如来断世间集。
= “集”:巴利本作Samudaya
“如来自觉世间灭,亦为他说,如来世间灭作证。
“如来自觉世间道迹,亦为他说,如来修世间道迹。
 
四圣谛/四真谛/四谛 = Cattari Ariyasacca,谛,Sacca,审实不虚之义。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称四圣谛。四谛大体上乃佛教用以解释宇宙现象的‘十二缘起说’之归纳,为原始佛教教义之大纲,乃释尊最初之说法。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
苦圣谛/苦谛
《苦果》
Dukkha-sacca指圣者如实审察三界有漏之苦果(有情及器世间),如三苦、五取蕴苦、八苦等。
迷界/世界因果
集圣谛/集谛
《苦因》
Samudaya-sacca,集,招聚之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称集。谛,审实不虚之义。审察一切烦恼惑业,即知其于未来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称集谛;即关于世间人生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谛。苦之根源为渴爱,以渴爱之故,形成‘来世’与‘后有’。渴爱之核心乃由无明生起之虚妄我见,若有渴爱,便有生死轮回;欲免除生死之苦,须以智慧照见真理、实相,证得涅槃,断除渴爱,超脱轮回之苦。
灭圣谛/灭谛
《乐果》
Nirodha-sacca,灭,灭尽、息灭之义;谛,审实不虚之义。谓人类若能灭息苦之根本(欲爱),即可从相续不断之苦中获得解脱与自由;如实审察了知此一真谛而无丝毫虚谬,即称灭谛。
悟界/出世间因果
道圣谛/道谛
《乐因》
Magga-sacca,即指欲达苦灭之境而依之修行的八正道。
 
“若有一切尽普正,有彼一切如来知见觉得。
(pǔ) = 日无光[dusky](遍,普遍;全面[generaluniversalwidespread]/广大[universal])
“所以者何?如来从昔夜觉无上正尽之觉,至于今日夜,于无余涅槃界,当取灭讫。
(qì) = 从“言”,表示本与言语有关。绝止;完毕[completesettledbe over]
“于其中间,若如来口有所言说,有所应对者,彼一切是真谛,不虚不离于如,亦非颠倒,真谛审实。
应对(yìng duì) = 对答,答对[respondechoreplyanswer]
(rú) = 遵从,依照[follow](好像,如同[likeas if])
如如/真如/如实/= Tatha,即一切万物真实不变之本性。盖一切法虽有其各各不同之属性,如地有坚性,水有湿性等,然此各别之属性非为实有,而一一皆以空为实体,故称实性为如;又如为诸法之本性,故称法性;而法性为真实究竟之至极边际,故又称实际。由此可知,如、法性、实际三者,皆为诸法实相之异名。诸法虽各各有差别,然理体则平等无异,此诸法之理体平等相同,亦称为如。由此可知,如亦为理之异名;又此理真实,故称真如;此理为一,故称一如。又就如之理体而言,因各教门不同,故所立者亦异,如般若经将如立为空,法华经将如立为中。此外,天台宗据法华经方便品十如是(十如)之说,认为十界互具十界,故为百界;而百界各有十如,合则为千如。
(shěn) = 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详究;考察[study at large](知道,知悉[know]/审核,审查,检查核对[check]/正,不偏斜[right]/真实;确实[reallycertainly])
“若说师子者,当知说如来。
= 如果说狮子的话,当知就是说如来。
狮子/师子 = Siha,狮子为百兽之王,故诸经论中每以狮子比喻佛之无畏与伟大。又如佛之座席称为师子座、狮子座,佛之说法称师子吼、狮子吼。
“所以者何?如来在众有所讲说,谓师子吼,一切世间,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如来是梵有,如来至冷有,无烦亦无热,真谛不虚有。”
= “若说师子者谓师子吼”:巴利本作Yathavadi Bhikkhave Tathagato Tathakari Yathakari Tathavari Iti Yathavadi Tathakari Yathakari TathavariTasma Tathagato Ti Vuccati,比丘们!如来是如是说而如是行者,如是行而如是说者,如此,如是说而如是行,如是行而如是说,故被称为如来。
= “一切世间真谛不虚有:巴利本作Sadevake Bhikkhave Loke Samarake Sabrahmake Sassamanabrahmaniya Pajaya Sadevamanussaya Tathagato Abhibhu Anabhibhuto Annadatthudaso VasavattiTasma Tathagato Ti Vuccati,比丘们!于天、魔、梵天、沙门、婆罗门、神、人世间中,如来是胜利者,不被征服者,见一切者,有自在力者,故被称为如来。
(lěng) = [cool]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知一切世间,出一切世间,说一切世间,一切世如真。
= 佛陀乃知道一切世间,乃超出于一切世间,而阐说一切世间,说一切世间如真〔如实而知,如实而说〕。
 彼最上尊雄,能解一切缚,得尽一切业,生死悉解脱。
 是天亦是人,若有归命佛,稽首礼如来,甚深极大海。
= 如果是天,或者是人,假如有人归命于佛陀,稽首而礼拜如来,知道佛陀乃为甚深,有如极大之海。
 知已亦修敬,诸天香音神,彼亦稽首礼,谓随于死者。
= “香音神”:即干闼婆神,八部众之一。
= 而知道后,也修敬的话,则诸天、香音神〔干闼婆,指天龙八部〕们,他们也会来稽首而礼拜他;所谓随于死的人。
 稽首礼智士,归命人之上,无忧离尘安,无碍诸解脱。
= 稽首而礼拜智士,归命于人的上人;佛陀乃为无忧,乃为离脱尘劳而安隐,没有碍,而得证诸解脱的人。
 是故当乐禅,住远离极定,当自作灯明,无我必失时,
 失时有忧戚,谓堕地狱中。”
= 假如失去了这良时良机的话,就会有忧戚,所谓堕落于地狱中是!
(qī) = 古兵器名,斧的一种[a kind of axe](忧愁;悲伤。通“慽”、“慼”[sorrowfulsad])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