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

增一阿含经-卷第三《清信女品第七》

卷第三_一法_清信女品第七
= “清信女品”:增支部(Upasikanam Aggam,诸清信女中第一)、宋法贤译阿罗汉具德经。
 
#40、本经叙说难陀难陀婆罗优婆斯等,各有擅长之法。
 
“我弟子中第一优婆斯,初受道证,所谓难陀、难陀婆罗优婆斯是。
= “优婆斯”:Upasika,又作优婆夷,译为近事女、清信女,能亲近、事奉三宝,在家学佛的女子。
= “难陀、难陀婆罗”:拟作难陀、难陀婆罗二牧女,佛修六年苦行后,出浴尼连禅河时,以乳糜供养佛者。佛说阿罗汉具德经:「初发信心归佛法僧,难那乌波萨吉及难那力乌波萨吉。」
“智慧第一,久寿多罗优婆斯是。
= “久寿多罗Khujjuttara,又作酤没儒怛啰,译为度胜。佛说阿罗汉具德经:「而于众会中多闻能第一,酤没儒怛啰乌波萨吉是。」
“恒喜坐禅,须毗耶女优婆斯是。
= “须毗耶”:Suppiya,又作须比耳。巴利本作…Gilanupatthakinam,看护病者[弟子中第一优婆夷]
“慧根了了,毗浮优婆斯是。
“堪能说法,鸯竭阇优婆斯是。
(jié) = 背举;用肩背负[shoulder](干涸;枯竭[dry updrain]/穷尽[use upexhaust])
“善演经义,跋陀娑罗须焰摩优婆斯是。
“降伏外道,婆修陀优婆斯是。
“音响清彻,无忧优婆斯是。
“能种种论,婆罗陀优婆斯是。
“勇猛精进,所谓须头优婆斯是。
 
“难陀陀、久寿,须毗、鸯竭阇,须焰及无忧,婆罗陀、须头。
 
#41、本经叙说摩利夫人优婆斯等,各有擅长之法。
 
“我弟子中第一优婆斯,供养如来,所谓摩利夫人是。
= “摩利”:Mallika,又作末利,译为胜鬘。为憍萨罗国波斯匿王之王妃,原为释迦族婢女,佛入城乞食时,持饭供佛,愿舍婢身而得富贵,后果嫁波斯匿王。参阅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七。
“承事正法,所谓须赖婆夫人是。
“供养圣众,舍弥夫人是。
“瞻视当来过去贤士,所谓月光夫人是。
(zhān) = 向远处或向高处看[look up or forward](仰慕[look at with reverence])
“檀越第一,雷电夫人是。
= “檀越”:Danapati,译为施主,即归依佛,施与僧众衣食等之信男或信女。
“恒行慈三昧,所谓摩诃光优婆斯是。
“行悲哀愍,毗提优婆斯是。
= “毗提”:Vedehi,又作韦提希,译为胜妙身,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阿阇世之母。参阅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七。
“喜心不绝,拔陀优婆斯是。
“行守护业,难陀母优婆斯是。
= “难陀母”:巴利本作Uttara Nandamata,难陀之母优多罗;巴利本作…Jhayinam,禅定[弟子中第一优婆夷]
“得信解脱,照曜优婆斯是。
(yào) = 日光[sunlight](照耀[shine]/炫耀;显示[show off])
 
“摩利、须赖婆,舍弥、月光、雷,大光、毗提、陀,难陀及照曜。
 
#42、本经叙说无忧优婆斯等,各有擅长之法。
 
“我弟子中第一优婆斯,恒行忍辱,所谓无忧优婆斯是。
“行空三昧,所谓毗仇先优婆斯是。
= “空三昧”:即由禅定观一切诸法自性本空,虚妄不实。与无相三昧、无愿(无所有)三昧合称为三三昧。参阅杂阿含卷三第71经、增一阿含高幢品第214经。
“行无想三昧,所谓优那陀优婆斯是。
“行无愿三昧,无垢优婆斯是。
= “无垢”:Vimala,曾请教佛陀有关扫佛塔地、四厢涂治、供养佛塔、修四梵行、三归五戒之福报。参阅无垢优婆夷问经。
 
三解脱/三脱门/三门/三解脱门 = Tini Vimokkha-mukhani,指得解脱到涅槃之三种法门。
空门
Sunnata,观一切法皆无自性,由因缘和合而生;若能如此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
无想门/无相门
Animitta,谓既知一切法空,乃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若能如此通达诸法无相,即离差别相而得自在。
无作门/无欲门/无愿门
Appanihita,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则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
 
“好教授彼,尸利夫人优婆斯是。
“善能持戒,鸯竭摩优婆斯是。
“形貌端正,雷焰优婆斯是。
“诸根寂静,最胜优婆斯是。
“多闻博知,泥罗优婆斯是。
“能造颂偈,修摩迦提须达女优婆斯是。
= “修摩迦提”:Cula-Subhadda,又作须摩提,译为善无毒,为给孤独长者须达之女,原嫁信奉外道之长者家,后归信佛,并能难开导他人施作佛事。参阅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
“无所怯弱,亦是须达女优婆斯是。
(qiè) = 胆小,畏缩[cowardlytimid](害怕;畏惧[be afraid])
“我声闻中最后取证优婆斯者,所谓蓝优婆斯是。
 
“无忧、毗仇先,优那、无垢、尸,鸯竭、雷焰、胜,泥、修摩、蓝女。
 
“此三十优婆斯,广说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