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9日星期五

中阿含经-例品第十八《一切智经第一》

卷五十九_诵名后诵第五_例品第十八
 
一切智、法严,鞞诃、第一得,爱生及八城,阿那律陀二,
诸见、箭兴喻,比例最在后。
 
卷五十九_诵名后诵第五_例品第十八《一切智经第一》
= “一切智经”:本经叙说波斯匿王及鞞留罗大将闻佛来游,整驾往诣佛所,问佛下列问题:(一)一切智,(二)四种姓之胜如,(三)四种姓后世之差别,(四)断行之胜如,(五)四种姓之胜如,(六)天之存否?(七)三十三天之有无?(八)梵之有无?佛陀及阿难均以方便答之。其中,尚有波斯匿王太子鞞留罗大将与尊者阿难之问答,阿难且受波斯匿王之称赞。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郁头随若,在普棘刺林。
= “郁头随若”:Ujunna,憍萨罗国之城邑。
= “普棘刺林”:Kannakatthala,于长阿含第二十五经裸形梵志经中则译作「金槃鹿野林」,但非位于波罗奈国之鹿野苑。
(jí) = “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sour jujube](泛指有芒刺的草木[bramble])
 
尔时,拘萨罗王波斯匿闻沙门瞿昙游郁头随若,在普棘刺林。
= “拘萨罗王波斯匿”:Kosala-rajan PasenadiPasenadi译为和悦、月光。玄奘译作胜军,义净译作胜光。王性情和悦,以德接民,笃信佛教,为佛陀之一大护法。 
拘萨罗王波斯匿闻已,告一人曰:“汝往诣沙门瞿昙所,为我问讯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作如是语:‘拘萨罗王波斯匿问讯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
(kāng) = 谷皮;米糠[branrice polishings](安乐,安定[easy]/健康[healthwell-being])
又复语曰:‘拘萨罗王波斯匿欲来相见。’”
 
彼人受教,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白曰:“瞿昙,拘萨罗王波斯匿问讯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拘萨罗王波斯匿欲来相见。”
 
世尊答曰:“今拘萨罗王波斯匿安隐快乐,今天及人、阿修罗、揵塔和、罗刹及余若干身安隐快乐;拘萨罗王波斯匿若欲来者,自可随意。”
= “揵塔和”:Gandhabba,又作干闼婆,为香神或乐神,八部众之一,奉侍帝释并司伎乐。
(qián) = 用肩扛。/jiàn = 古同“楗”,堵塞河堤决口所用的竹木等材料。
 
彼时,使人闻佛所说,善受持诵,即从座起,绕三匝而去。
 
尔时,尊者阿难住世尊后,执拂侍佛。
(fú) = 拂拭;掸除[whiskflick](掠过或轻轻擦过[sweep]/违背;逆[disobey])
使人去后,于是,世尊回顾告曰:“阿难,汝来共诣东向大屋,开窗闭户,住彼密处。
(yì) = 前往,去到[go to](<学问等>所达到的境地[attainment])
“今日拘萨罗王波斯匿一心无乱,欲听受法。”
 
尊者阿难白曰:“唯然。”
 
于是,世尊将尊者阿难至彼东向大屋,开窗闭户,密处布座,敷尼师檀,结跏趺坐。
坐具 = Nisidana,比丘六物之一。音译尼师坛、尼师但那、宁史娜曩。意译为敷具、铺具、坐卧具、坐衣、衬卧衣、随坐衣。略称具。即坐卧时敷于地上或卧具上之长方形布。系为防御地上植物、虫类以保护身体,避免三衣及寝具之污损而作者,即有护身、护衣、护众人床席卧具之作用。坐具之颜色与三衣相同,用青色、黑色、木兰色。若取新衣作坐具,可作二或三层;取旧衣作者,则可作四层。又新作坐具时,须取旧布贴在中央或四边。其大小则因律典不同而有异,盖以长为佛陀二桀手,广一桀手半为本制。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办道具条载,长四尺八寸,宽三尺六寸;一般约长六十公分,宽四十五公分,其后逐渐加大,约长一六五公分,宽八十公分。
 
彼时,使人还诣拘萨罗王波斯匿所,白曰:“天王,我已通沙门瞿昙,沙门瞿昙今待天王,唯愿天王自当知时!”
 
拘萨罗王波斯匿告御者曰:“汝可严驾,我今欲往见沙门瞿昙。”
(yù) = 驾驶车马[drive a carriage](使用;应用[use]/抵挡[resist]/抵御[defense]/宫中女官名[courtwoman]/统率;率领[command]/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imperial])
 
御者受教,即便严驾。
 
尔时,贤及月姊妹与拘萨罗王波斯匿共坐食时,闻今日拘萨罗王波斯匿当往见佛,白曰:“大王,若今往见世尊者,愿为我等稽首世尊,问讯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作如是语:‘贤及月姊妹稽首世尊,问讯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
= “贤、月”:贤(Sakula)、月(Soma),优婆夷名,两姊妹皆为波斯匿王之妹妹。
 
拘萨罗王波斯匿为贤及月姊妹默然而受。
 
彼时,御者严驾已讫,白曰:“天王,严驾已办,随天王意。”
 
时,王闻已,即便乘车,从郁头随若出,往至普棘刺林。
 
尔时,普棘刺林门外众多比丘露地经行,拘萨罗王波斯匿往诣诸比丘所,问曰:“诸贤,沙门瞿昙今在何处?我欲往见。”
 
诸比丘答曰:“大王,彼东向大屋开窗闭户,世尊在中。
“大王欲见者,可诣彼屋,在外住已,謦欬敲户,世尊闻者,必为开户。”
(qǐng) = 謦欬。咳嗽。
(kài) = 重声咳嗽[cough]
 
拘萨罗王波斯匿即便下车,眷属围绕,步往至彼东向大屋,到已住外,謦欬敲户。
世尊闻已,即为开户。
拘萨罗王波斯匿便入彼屋,前诣佛所,白曰:“瞿昙,贤及月姊妹稽首世尊,问讯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
 
世尊问王:“贤及月姊妹更无人使耶?”
= 贤,以及月,二姊妹们,更没有其它的人可请托而使用吗?(为甚么劳动大王你呢?)
 
拘萨罗王波斯匿白曰:“瞿昙,当知今日贤及月姊妹我共坐食,闻我今当欲往见佛,便白曰:‘大王,若往见佛者,当为我等稽首世尊,问讯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
“故如是白世尊:‘贤及月姊妹稽首世尊,问讯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
“瞿昙,彼贤及月姊妹稽首世尊,问讯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
 
世尊答曰:“大王,今贤及月妹妹安隐快乐,今天及人、阿修罗、揵塔和、罗刹,及余若干身安隐快乐。”
 
于是,拘萨罗王波斯匿与佛共相问讯,却坐一面,白曰:“瞿昙,我欲有所问,听乃敢陈。”
 
世尊告曰:“大王,欲问者,恣意所问。”
 
拘萨罗王波斯匿便问曰:“瞿昙,我闻沙门瞿昙作如是说:‘本无,当不有,今现亦无若有余沙门、梵志一切知、一切见者。’
= “本无一切见者”:巴利本作Na 'Tthi So Samano Va Brahmano Va Yo Sabbannu Sabbadassavi Aparisesam Nanadassanam Patijanissati,无有沙门、婆罗门自称他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具完全的知见。
“瞿昙,忆如是说耶?”
 
世尊答曰:“大王,我不忆作如是说:‘本无,当不有,今现亦无若有余沙门、梵志一切知、一切见者。’”
 
尔时,鞞留罗大将住在拘萨罗王波斯匿后,执拂拂王。
= “鞞留罗Vidudabha,又作琉璃、流离,为波斯匿王之子。
(bǐng) = 刀鞘[sheath of a knife](pí = 鼓名。)
于是,拘萨罗王波斯匿回顾告鞞留罗大将曰:“前日王共大众坐,谁最前说沙门瞿昙作如是说‘本无,当不有,今现亦无若有余沙门、梵志一切知、一切见者’?”
 
鞞留罗大将答曰:“天王,有想年少吉祥子前作是说。”
= “想年少吉祥子”:Sanjaya-Akasagotta,婆罗门名,波斯匿王之臣。
 
拘萨罗王波斯匿闻已,告一人曰:“汝往至想年少吉祥子所,作如是语:‘拘萨罗王波斯匿呼汝。’”
 
彼人受教,即往想年少吉祥子所,作如是语:“年少,拘萨罗王波斯匿呼汝。”
 
彼人去后,于是,拘萨罗王波斯匿白世尊曰:“沙门瞿昙,颇有异说异受,沙门瞿昙忆所说耶?”
= 你所说过的,是否可以再说出来吗?
 
世尊答曰:“大王,我忆曾如是说:‘本无,当不有,今现亦无若有余沙门、梵志一时知一切、一时见一切。’
= “一时”:有时。
“大王,我忆如是说也。”
 
拘萨罗王波斯匿闻已,叹曰:“沙门瞿昙所说如师,沙门瞿昙所说如善师;欲更有所问,听我问耶?”
 
世尊告曰:“大王,欲问,恣意所问。”
 
拘萨罗王波斯匿问曰:“瞿昙,此有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为有胜如、有差别耶?”
= “胜如”:胜劣。
 
西域四姓/四种姓/四姓种/四品人/四姓 = Cattaro vanna,指古代印度四种社会阶级。前三种姓有念诵吠陀及祭祀之权,死后得再投生于世,称为再生族。反之,首陀罗既无权诵经、祭祀,亦不得投生转世,故称一生族。
梵志/梵种/梵志种/婆罗门种/婆罗门
Brahmana,译作净行、承习。乃指婆罗门教僧侣及学者之司祭阶级,为四姓中之最上位。学习并传授吠陀经典,掌理祈祷、祭祀,为神与人间之媒介。
刹利种/刹帝利
Khattiya,译言田主。乃王族及士族之阶级,故又称王种。掌管政治及军事,为四姓中之第二位,然于佛典中,则多以其为第一位。
居士种/毗舍/吠舍
Vessa,译作居士、商贾、田家。乃从事农、工、商等平民阶级,为四姓中之第三位。
首陀/首陀罗
Sudda,译作农。乃指最下位之奴隶阶级,终身以侍奉前述三种姓为其本务。
 
世尊答曰:“此有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此有胜如、有差别也。
“刹利、梵志种,此于人间为最上德。
“居士、工师种,此于人间为下德也。
“此有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是谓胜如、是谓差别。”
 
拘萨罗王波斯匿闻已,叹曰:“沙门瞿昙所说如师,沙门瞿昙所说如善师。”
 
拘萨罗王波斯匿白曰:“瞿昙,我不但问于现世义,亦复欲问于后世义,听我问耶?”
 
世尊告曰:“大王,欲问,恣意所问。”
 
拘萨罗王波斯匿问曰:“瞿昙,此有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此有胜如、有差别于后世耶?”
 
世尊答曰:“此有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此有胜如、有差别谓后世也。
“此有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若成就此五断支,必得善师如来、无所著、正尽觉,必得可意,无不可意,亦于长夜得义饶益,安隐快乐。
= “断”:Pahana,巴利本作Padhana(精勤)。PahanaPadhana之音很相近。
“云何为五?多闻圣弟子信著如来,根生定立,无能夺者,谓沙门、梵志、天及魔、梵及余世间,是谓第一断支。
= 巴利本作:比丘有信,信如来之正觉:即如彼世尊是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为第一断支﹞。
“复次,大王,多闻圣弟子少病无病,成就等食道,不热不冷,正乐不诤,谓食饮消、正安隐消,是谓第二断支。
= 巴利本作:少病、少恼,具有能消化之消化器官,不太冷不过热中庸地堪于精勤﹝为第二断支﹞。
“复次,大王,多闻圣弟子无谄无诳、质直,现如真世尊及诸梵行,是谓第三断支。
= 巴利本作:对于师长或知者或同梵行者,不谄不诈,如实地表示自己﹝为第三断支﹞。
(chǎn) = 谄媚,曲意迎合[adulateflatter]
质直 = 指正直之心。佛道在悟达诸法实相,故质直心为修行者必具之心行。
“复次,大王,多闻圣弟子常行精进,断恶不善,修诸善法,恒自起意,专一坚固,为诸善本,不舍方便,是谓第四断支。
“复次,大王,多闻圣弟子修行智慧,观兴衰法,得如此智,圣慧明达,分别晓了,以正尽苦,是谓第五断支。
(xiǎo) = 天明。今专指天刚亮[dawndaybreak](明白,了解[knowunderstand])
 
“此有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彼若成就此五断支,必得善师如来、无所著、正尽觉,必得可意,无不可意,亦于长夜得义饶益,安隐快乐。
“此有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是谓胜如、是谓差别于后世也。”
 
拘萨罗王波斯匿闻已,叹曰:“沙门瞿昙所说如师,沙门瞿昙所说如善师;欲更有所问,听我问耶?”
 
世尊告曰:“大王,欲问,恣意所问。”
 
为萨罗王波斯匿问曰:“瞿昙,此有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此有胜如、此有差别于断行耶?”
= “差别于断行:巴利本作Padhanavematta,精勤差别。
 
世尊答曰:“此有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此有胜如、此有差别于断行也。
“大王,于意云何?若信者所断,是不信断者,终无是处。
= 有信者能勤勉而求,无信者即不能。
“若少病者所断,是多病断者,终无是处。
= 少病者能勤勉而求,多病则不可能。
“若不谄不诳者所断,是谄诳断者,终无是处。
“若精勤者所断,是懈怠断者,终无是处。
“若智慧者所断,是恶慧断者,终无是处。
= “若信者所断是恶慧断者,终无是处”:巴利本作:如果是应以信、无病、不奸、不诡、勤精进、有慧得到的,﹝而说﹞将以无信、多病、奸许、懈怠、无慧得到,是无此道理。
 
“犹如四御:象御、马御、牛御、人御。
= “四御:与「四调御」同义。参阅中阿含卷五十二第198经调御地经。又本经经文自此一段起,与巴利本不同。
“彼中二御不可调、不可御,二御可调、可御。
“大王,于意云何?若此二御不可调、不可御,彼来调地、御地,受御事者,终无是处。
= “调地、御地”:调御的状况、调御的阶段。
“若彼二御可调、可御,来至调地、御地,受御事者,必有是处。
“如是,大王。
“于意云何?若信者所断,是不信断耶?终无是处。
“若少病者所断,是多病断耶?终无是处。
“若不谄不诳者所断,是谄诳断耶?终无是处。
“若精勤者所断,是懈怠断耶?终无是处。
“若智慧者所断,是恶慧断耶?终无是处。
“如是此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是谓胜如、是谓差别于断行也。”
 
拘萨罗王波斯匿闻已,叹曰:“沙门瞿昙所说如师,沙门瞿昙所说如善师;欲更有所问,听我问耶?”
 
世尊答曰:“大王,欲问,恣意所问。”
 
拘萨罗王波斯匿问曰:“瞿昙,此有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此有胜如、此有差别,谓断耶?”
 
世尊答曰:“此有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彼等等断,无有胜如,无有差别于断也。
“大王,犹如东方刹利童子来,彼取干娑罗木,作火母,钻攒生火。
= “娑罗木”:巴利本作Sala-kattha,娑罗薪木。
(zǎn) = 积聚,积蓄[accumulatehoardsave](cuán = 簇拥;围聚;聚集[assemblegather together])
“南方梵志童子来,彼取干娑罗木作火母,钻攒生火。
“西方居士童子来,彼取干栴檀木作火母,钻攒生火。
= “栴檀木”:巴利本作Amba-kattha,庵罗薪木。
“北方工师童子来,彼取干钵投摩木作火母,钻攢生火。
= “钵投摩木”:巴利本作Udumbarakattha,优昙婆罗薪木。
“大王,于意云何?谓彼若干种人持若干种木作火母,钻攒生火。
“彼中或有人著燥草木,生烟、生馅、生色。
(zào) = 干,缺少水分[dry]
“大王,于烟烟、焰焰、色色说何等差别耶?”
= 对于烟与烟,焰与焰,色与色,你说有什么差别吗?
 
拘萨罗王波斯匿答曰:“瞿昙,谓彼若干种人取若干种木作火母,钻攒生火,彼中或有人著燥草木,生烟、生焰、生色,瞿昙,我不说烟烟、焰焰、色色有差别也。”
 
“如是,大王。
“此有四种:刹利、梵志、居士、工师,彼一切等等断,无有胜如、无有差别于断也。”
 
拘萨罗王波斯匿闻已,叹曰:“沙门瞿昙所说如师,沙门瞿昙所说如善师;欲更有所问,听我问耶?”
 
世尊告曰:“大王,欲问,恣意所问。”
 
拘萨罗王波斯匿问曰:“瞿昙,有天耶?”
 
世尊问曰:“大王,何意问有天耶?”
 
拘萨罗王波斯匿答曰:“瞿昙,若有天有诤、乐诤者,彼应来此间。
(zhèng) = “诤”字本作“争”,“诤”是后起字。直言规劝[admonish](假借为“争”。争论;争讼[argue])
“若有天无诤、不乐诤者,不应来此间。”
 
尔时,鞞留罗大将住在拘萨罗王波斯匿后,执拂拂王,鞞留罗大将白曰:“瞿昙,若有天无诤、不乐诤者不来此间,且置彼天。
= “且置彼天”:就暂且搁置那位天之事不谈。
“若有天有诤、乐诤来此间者,沙门瞿昙必说彼天福胜、梵行胜,此天得自在退彼天、遣彼天也。”
= “瞿昙,若有天无诤遣彼天也”:巴利本作Ye TeBhante Deva Savyapajjha Agantaro ItthattamTe Deva Ye Te Deva Abyapajjha Anagantaro Itthattam Te Deve Tamha Thana Cavessanti Va Pabbajessanti Va Ti?世尊!凡是有瞋害心而﹝将要﹞来此世之诸天,彼诸天可能将令彼无瞋害心而不﹝必﹞来此世之诸天从彼住处死没或退出否?
(qiǎn) = 释放[release](派。派去[senddispatch]/贬谪;放逐[relegateexile]/抒发[express])
 
是时,尊者阿难在世尊后,执拂侍佛。
于是,尊者阿难作是念:“此鞞留罗大将是拘萨罗王波斯匿子,我是世尊子,今正是时,子子共论。”
 
于是,尊者阿难语鞞留罗大将曰:“我欲问汝,随所解答。
“大将,于意云何?拘萨罗王波斯匿所有境界,教令所及,拘萨罗王波斯匿福胜、梵行胜故,宁得自在退去、遣去耶?”
= “拘萨罗王波斯匿所有境界遣去耶:巴利本作:凡是拘萨罗王波斯匿之领土,拘萨罗王波斯匿所自由支配统治的那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拘萨罗王波斯匿可能使沙门或婆罗门、或有福德者或无福德者、或有梵行者或无梵行者从其住处死没或退出否?
 
鞞留罗大将答曰:“沙门,若拘萨罗王波斯匿所有境界,教令所及,拘萨罗王波斯匿福胜、梵行胜故,得自在退去、遣去也。”
 
“大将,于意云何?若非拘萨罗王波斯匿境界,教令所不及,拘萨罗王波斯匿福胜、梵行胜故,意得自在退彼、遣彼耶?”
 
鞞留罗大将答曰:“沙门,若非拘萨罗王波斯匿境界,教令所不及,拘萨罗王波斯匿福胜、梵行胜故,不得自在退彼、遣彼也。”
 
尊者阿难复问曰:“大将,颇闻有三十三天耶?”
= “三十三天Tavatimsa deva,又作忉利天,为欲界之第二天,位于须弥山之顶。中央为帝释天,其四方各有八天,故合称三十三天。
 
鞞留罗大将答曰:“我拘萨罗王波斯匿游戏时,闻有三十三天。”
 
“大将,于意云何?拘萨罗王波斯匿福胜、梵行胜故,宁得自在退彼三十三天,遣彼三十三天耶?”
 
鞞留罗大将答曰:“沙门,拘萨罗王波斯匿尚不能得见三十三天,况复退遣耶?退遣彼三十三天者,终无是处。”
 
“如是,大将,若有天无诤、不乐诤不来此间者,此天福胜、梵行胜。
“若有此天诤、乐诤来此间者,此天于彼天尚不能得见,况复退遣耶?若退遣彼者,终无是处。”
 
于是,拘萨罗王波斯匿问曰:“瞿昙,此沙门名何等耶?”
 
世尊答曰:“大王,此比丘名阿难,是我侍者。”
(shì) = 在尊长旁边陪着[stand at sb.'s side in attendance](引申为服侍、侍奉[wait uponattend uponserve])
 
拘萨罗王波斯匿闻已,叹曰:“阿难所说如师,阿难所说如善师;欲更有所问,听我问耶?”
 
世尊告曰:“大王,欲问,恣意所问。”
 
拘萨罗王波斯匿问曰:“瞿昙,颇有梵耶?”
 
世尊问曰:“大王,何意问有梵耶?大王,若我施设有梵,彼梵清净。”
 
世尊与拘萨罗王波斯匿于其中间论此事时,彼使人将想年少吉祥子来还,诣拘萨罗王波斯匿所,白曰:“天王,想年少吉祥子已来在此。”
 
拘萨罗王波斯匿闻已,问想年少吉祥子曰:“前日王共大众会坐,谁最前说沙门瞿昙如是说‘本无,当不有,今现亦无若有余沙门、梵志一切知、一切见’耶?”
 
想年少吉祥子答曰:“天王,鞞留罗大将前说也。”
= 鞞留罗大将首先说的。
 
鞞留罗大将闻已,白曰:“天王,此想年少吉祥子前说也。”
 
如是彼二人更互共诤此论,于其中间彼御者即便严驾,至拘萨罗王波斯匿所,白曰:“天王,严驾已至,天王当知时。”
 
拘萨罗王波斯匿闻已,白世尊曰:“我问瞿昙一切知事,沙门瞿昙答我一切知事。
“我问沙门瞿昙四种清净,沙门瞿昙答我四种清净。
“我问沙门瞿昙所得,沙门瞿昙答我所得。
“我问沙门瞿昙有梵,沙门瞿昙答我有梵。
“若我更问余事者,沙门瞿昙必答我余事。
“瞿昙,我今多事,欲还请辞。”
 
世尊答曰:“大王,自当知时。”
 
拘萨罗王波斯匿闻世尊所说,善受持诵,即从座起,绕世尊三匝而去。
 
佛说如是,拘萨罗王波斯匿、尊者阿难及一切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