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1日星期日

中阿含经-例品第十八《箭喻经第十》

卷六十_诵名后诵第五_例品第十八《箭喻经第十》
= “箭喻经”:本经叙说鬘童子以佛不言世之有常无常、有底无底…乃至如来终不终等问题而有所不满,佛言出家学道之目的非为此知见而来,若求此见者,与义不相应,则无益而徒受烦苦而已。犹如有人身被毒箭,却言未可拔箭,应先知其由来,于是在一一追问之间而命终。后告其当学四圣谛之趣涅槃法。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鬘童子独安静处,宴坐思惟,心作是念:“所谓此见,世尊舍置除却,不尽通说,谓世有常,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
= “尊者鬘童子”:Ayasma Malunkyaputta,又作摩罗迦舅,舍卫城人,毗舍离种,原为波斯匿王财务官之子,后随佛出家,得六神通。
(mán) = 头发美好的样子[<of hair> beautiful and long](戴在身上作装饰的花环。)
 
十四无记 = 是十四个佛陀不予回答的问题。
世间常
宇宙的主体是永恒不变的吗?
世间无常
宇宙的主体是无常的,会消失而一了百了(断灭论)吗?
世间亦常亦无常
宇宙的主体是常也是无常吗?
世间非常非无常
宇宙的主体不是常也不是无常吗?
世间有边
宇宙有边界吗?
世间无边
宇宙没有边界吗?
世间亦有边亦无边
宇宙既是有边界、又是没有边界吗?
世间非有边非无边
宇宙既不是有边界、也不是没有边界吗?
如来死后有
如来死后常存吗?
如来死后无
如来死后不存在吗?
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
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吗?
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
如来死后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吗?
命即是身
生命(灵魂)即是肉体,两者不可以分离吗?
命异身异
生命(灵魂)是一回事,肉体是另一回事,两者可以分离吗?
 
我不欲此!我不忍此!我不可此!
若世尊为我一向说世有常者,我从彼学梵行;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世有常者,我当难诘彼,舍之而去。
(jié) = 询问,追问[questioninterrogatecross-examinecall sb. to account]
“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
若世尊为我一向说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我从彼学梵行;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我当难诘彼,舍之而去。”
 
于是,尊者鬘童子则于晡时,从宴坐起,往诣佛所,稽首作礼,却坐一面,白曰:“世尊,我今独安静处,宴坐思惟,心作是念:‘所谓此见,世尊舍置除却,不尽通说,谓世有常,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
(bū) = 申时,即午后三时至五时[p.m.3-5]
‘我不欲此!我不忍此!我不可此!
“‘若世尊一向知世有常者,世尊,当为我说。
“‘若世尊不一向知世有常者,当直言不知也。
“‘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
“‘若世尊一向知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世尊,当为我说。
“‘若世尊不一向知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当直言不知也。’”
 
世尊问曰:“鬘童子,我本颇为汝如是说世有常,汝来从我学梵行耶?
= 我本来颇(是否)为你,作如是之说:世间为有常,而你才要来从我学梵行的吗?
 
鬘童子答曰:“不也,世尊。”
 
“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
“我本颇为汝如是说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汝来从我学梵行耶?”
 
鬘童子答曰:“不也,世尊。”
 
“鬘童子,汝本颇向我说,若世尊为我一向说世有常者,我当从世尊学梵行耶?”
 
鬘童子答曰:“不也,世尊。”
 
“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
“鬘童子,汝本颇向我说,若世尊为我一向说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我当从世尊学梵行耶?”
 
鬘童子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告曰:“鬘童子,我本不向汝有所说,汝本亦不向我有所说,汝愚痴人!何故虚妄诬谤我耶?”
(wū) =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害人[accuse falsely]
 
于是,尊者鬘童子为世尊面诃责数,内怀忧戚,低头默然,失辩无言,如有所伺。
(qī) = 古兵器名,斧的一种[a kind of axe](忧愁;悲伤。通“慽”、“慼”[sorrowfulsad])
(sì) = 候望,探察[spy](守候,等待[wait])
 
于是,世尊面诃鬘童子已,告诸比丘:“若有愚痴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世有常者,我不从世尊学梵行。’
(hē) = 怒责,大声发怒地喝斥[scold loudly]
“彼愚痴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间而命终也。
“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
“若有愚痴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我不从世尊学梵行。’
“彼愚痴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间而命终也。
 
“犹如有人身被毒箭,因毒箭故,受极重苦,彼见亲族怜念愍伤,为求利义饶益安隐,便求箭医,然彼人者方作是念:‘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彼人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为长、短、粗、细?为黑、白、不黑不白?为刹利族,梵志、居士、工师族?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耶?
“‘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彼弓为柘、为桑、为槻、为角耶?
(zhè) = 柘树[three-bristle cudrania]
(sāng) = 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mulberry]
(guī) =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木材可以做弓。
“‘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弓扎,彼为是牛筋、为獐鹿筋、为是丝耶?
(zā) = 捆绑;缠束;拴;系[tiebindfasten](用于某些捆缠的东西[bundle])
(zhāng) = 野兽名。像鹿,比鹿小,头上无角,有长牙露出嘴外。皮可以做衣服[river deer]
“‘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弓色为黑、为白、为赤、为黄耶?
“‘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弓弦为筋、为丝、为纻、为麻耶?
(zhù) = 苎麻[ramieramee]
(má) = 广表示房子,林指削制的麻皮。合而表示在家里劈麻,进行剥制。麻类植物的总名。古代专指大麻[fiber crops](麻的茎皮纤维[hemp fiber]/芝麻[sesame])
“‘未可拔箭!我应先知箭簳为木、为竹耶?
(gǎn) = 箭杆。
“‘未可拔箭!我应先知箭缠为是牛筋、为獐鹿筋、为是丝耶?
“‘未可拔箭!我应先知箭羽为飘𪁢毛、为雕鹫毛、为鹍鸡毛、为鹤毛耶?
= “飘𪁢”:「𪁢」者,与鹤相似,白面青羽之鸟。
= “鹍鸡”:大鸡。
𪁢(fāng) = 鷝鴋。古书上说的一种青色白面的鸟。/传说中的水泽神。
(diāo) = 大型猛禽。日间活动的大猛禽<鹰科>力大身大,形态优美,视力敏锐,飞行力强。也叫“鹫”[eagle](通“彫”。引申为雕刻[carve])
(kūn) = 鹍鸡。古代指像鹤的一种鸟[a bird resembling crane]
“‘未可拔箭!我应先知箭镝为錍、为矛、为铍刀耶?
= “錍”:凡箭镞之类,其形状广长而薄镰者称为「錍」。
= “:实剑而用刀削裹之者称为「铍」。今指箭镞如铍刀形。
(dí) = 箭的尖头[arrowhead]([arrow])
(pī) = 古同“鈚”,一种较宽较薄较长的箭头。
(pī) = 中医用的长针 [long needle used in acupuncture]/兵器。双刃刀。一说是大矛[long lance]
“‘未可拔箭!我应先知作箭镝师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为长、短、粗、细?为黑、白、不黑不白?为东方、西方、南方、北方耶?’
“彼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间而命终也。
 
“若有愚痴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世有常者,我不从世尊学梵行。’
“彼愚痴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间而命终也。
“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
“若有愚痴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我不从世尊学梵行。’
“彼愚痴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间而命终也。
 
“世有常,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rán) = 燃烧[burn]。“然”是“燃”的本字。(明白[understand]/但是,然而[but]/然后;才[then]/以为…对;同意[agree])
“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有此见故,不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有此见故,不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无此见故,不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者,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愁戚、啼哭、忧苦、懊恼,如是此淳大苦阴生。
(ào) = 失悔,认识到错了而烦恼[deeply regretannoyed]
(chún) = 浇灌。(敦厚;质朴;朴实[honestpuresimple]/味道浓厚的。一说通“醇”[strong])
“如是世无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者,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愁戚、啼哭、忧苦、懊恼,如是此淳大苦阴生。
 
“世有常,我不一向说此。
“以何等故,我不一向说此?此非义相应,非法相应,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觉、不趣涅槃,是故我不一向说此。
“如是世无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我不一向说此。
“以何等故,我不一向说此?此非义相应,非法相应,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觉、不趣涅槃,是故我不一向说此也。
“何等法我一向说耶?此义我一向说:苦、苦集、苦灭、苦灭道迹,我一向说。
 
四圣谛/四真谛/四谛 = Cattari Ariyasacca,谛,Sacca,审实不虚之义。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称四圣谛。四谛大体上乃佛教用以解释宇宙现象的‘十二缘起说’之归纳,为原始佛教教义之大纲,乃释尊最初之说法。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
苦圣谛/苦谛
《苦果》
Dukkha-sacca指圣者如实审察三界有漏之苦果(有情及器世间),如三苦、五取蕴苦、八苦等。
迷界/世界因果
集圣谛/集谛
《苦因》
Samudaya-sacca,集,招聚之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称集。谛,审实不虚之义。审察一切烦恼惑业,即知其于未来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称集谛;即关于世间人生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谛。苦之根源为渴爱,以渴爱之故,形成‘来世’与‘后有’。渴爱之核心乃由无明生起之虚妄我见,若有渴爱,便有生死轮回;欲免除生死之苦,须以智慧照见真理、实相,证得涅槃,断除渴爱,超脱轮回之苦。
灭圣谛/灭谛
《乐果》
Nirodha-sacca,灭,灭尽、息灭之义;谛,审实不虚之义。谓人类若能灭息苦之根本(欲爱),即可从相续不断之苦中获得解脱与自由;如实审察了知此一真谛而无丝毫虚谬,即称灭谛。
悟界/出世间因果
道圣谛/道谛
《乐因》
Magga-sacca,即指欲达苦灭之境而依之修行的八正道。
 
“以何等故,我一向说此?此是义相应,是法相应,是梵行本,趣智、趣觉、趣于涅槃,是故我一向说此。
“是为不可说者则不说,可说者则说。
“当如是持!当如是学!”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