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4日星期日

金光明最胜王经-王法正论品第二十


王法正论品第二十

尔时,此大地神女,名曰坚牢,于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于诸国中为人王者,若无正法,不能治国安养众生,及以自身长居胜位。
“唯愿世尊,慈悲哀愍,当为我说王法正论治国之要,令诸人王得闻法已,如说修行,正化于世,能令胜位永保安宁,国内人民咸蒙利益。”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告坚牢地神曰:“汝当谛听!过去有王,名力尊幢。
“其王有子,名曰妙幢,受灌顶位。
“未久之顷,尔时父王告妙幢言:‘有王法正论,名天主教法。
“‘我于昔时,受灌顶位而为国主,我之父王名智力尊幢,为我说是王法正论。
“‘我依此论,于二万岁善治国土,我不曾忆起一念心行于非法。
“‘汝于今日亦应如是,勿以非法而治于国。
“‘云何名为王法正论?
“‘汝今善听,当为汝说。’

“尔时,力尊幢王即为其子,以妙伽他说正论曰:
伽他/偈佗//伽陀 = Gatha,为九部教之一,十二部经之一。意译讽诵、讽颂、造颂、偈颂、颂、孤起颂、不重颂偈。系由语根gai而形成之名词。gai有‘谣’之意,故‘伽陀’一词,广义指歌谣、圣歌,狭义则指于教说之段落或经文之末,以句联结而成之韵文,内容不一定与前后文有关。伽陀与祇夜(即重颂)二者之差别在于祇夜虽亦为韵文,但重复述说长行经文之内容;伽陀则否,故有不重颂偈、孤起颂等异称,其长短或二句,或三句、四句、五句、六句不等。

“我说王法论,利安诸有情,为断世间疑,灭除众过失。
 一切诸天主,及以人中王,当生欢喜心,合掌听我说。
 往昔诸天众,集在金刚山,四王从座起,请问于大梵:
‘梵主最胜尊,天中大自在,愿哀愍我等,为断诸疑惑。
 云何处人世,而得名为天?复以何因缘,号名曰天子?
 云何生人间,独得为人主?云何在天上,复得作天王?’

 如是护世间,问彼梵王已,尔时梵天主,即便为彼说:
‘护世汝当知,为利有情故,问我治国法,我说应善听。
 由先善业力,生天得作王,若在于人中,统领为人主。
 诸天共加护,然后入母胎,既至母胎中,诸天复守护。
 虽生在人世,尊胜故名天,由诸天护持,亦得名天子。
 三十三天主,分力助人王,及一切诸天,亦资自在力,
 除灭诸非法,恶业令不生,教有情修善,使得生天上。
 人及苏罗众,并揵闼婆等,罗刹栴茶罗,悉皆资半力,

天龙八部/龙神八部/八部/八部众 = 乃指守护佛法之诸神,此等异类皆归化于佛之威德,成为佛之眷属,住于诸佛之受用土,护持佛及佛法。又别指四天王率领之八部族。即:乾闼婆、毗舍阇、鸠槃荼、薜荔多、龙、富单那、夜叉、罗刹。经典中亦见天龙等八部与干闼婆等八部混集之叙述。
天众/天部/天神/天人
Deva,音译为提婆,住于诸天界之有情。天界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其中欲界天又分为地居天和空居天。
Naga,音译那伽。群龙之首,称为龙王或龙神。一般谓龙为住于水中之蛇形鬼类(或谓属畜生趣),具有呼云唤雨之神力,亦为守护佛法之异类。印度神话中的蛇神,这种生物的外表类似巨大的蛇,有一个头或七个头;其形像在婆罗门教、印度教和佛教经典中常有出现。
药叉/夜叉
Yakkha,意译轻捷、勇健、能啖、贵人、威德、祠祭鬼、捷疾鬼。女性夜叉,称为夜叉女(Yakkhini)。指住于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或守护正法之鬼类。
健达缚/乾闼婆
Gandhabba,意译为食香、寻香行、香阴、香神、寻香主。指与紧那罗同奉侍帝释天而司奏雅乐之神。传说不食酒肉,唯以香气为食。他们都从身上发出浓冽的香气,乾闼婆在梵语中又是“变幻莫测”的意思,魔术师也叫“乾闼婆”,海市蜃楼叫做“乾闼婆城”(Gandharva-nagara)。
阿素洛/阿修罗
Asura,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旧译不酒、不饮酒,或系误译。阿修罗为印度最古诸神之一,系属于战斗一类之鬼神,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与帝释天(因陀罗神)争斗不休,以致出现了修罗场、修罗战等名词。此果报虽类天,而非天部,故云非天,又容貌丑恶,故云不端正。
迦楼罗
Garula,意译作食吐悲苦声,即金翅鸟、妙翅鸟。为印度古代神话中,一种类似鹫鸟,性情猛烈的神格化之巨鸟。曾为毗湿奴天之乘物。
甄陀罗/紧那罗
Kinnara,或称歌神、歌乐神、音乐天。Kin为疑问词,nara为人之意;意译作疑神、疑人、人非人。原为印度神话中之神,后被佛教吸收为八部众之第七。华严经探玄记卷二载,此神形貌似人,然顶有一角,人见而起疑,故译为疑人、疑神。彼具有美妙的音声,能歌舞。
#人非人 = 为印度俗神紧那罗之别名,以其形态似人,而实则非人,故称人非人。彼等虽非人类,然参诣佛陀时,皆现人形。/人与非人之并称。‘非人’谓天龙八部、夜叉、恶鬼王众等。
摩睺罗伽/摩侯罗伽/摩侯罗迦
Mahoraga,意译作地龙、大蟒神、大蟒蛇、大胸行、大腹行、大胸腹行。

颇罗堕
Bharadvaja,意译利根仙人、辩才、满、满正。
旃荼罗/旃陀罗
Candala,意译为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治狗人等。印度社会阶级种姓制度中,居于首陀罗阶级之下位者,乃最下级之种族,彼等专事狱卒、贩卖、屠宰、渔猎等职。

 父母资半力,令舍恶修善,诸天共护持,示其诸善报。
 若造诸恶业,令于现世中,诸天不护持,示其诸恶报。
 国人造恶业,王舍不禁制,斯非顺正理,治摈当如法。
(bìn) = 排斥;弃绝[discardget rid of]
 若见恶不遮,非法便滋长,遂令王国内,奸诈日增多。
(zhà) = 欺骗[blackmailcheatswindle]
 王见国中人,造恶不遮止,三十三天众,咸生忿怒心。
忿(fèn) = 愤怒,怨恨[angerhate]
 因此损国政,谄伪行世间,被他怨敌侵,破坏其国土。
 居家及资具,积财皆散失,种种谄诳生,更互相侵夺。
 由正法得王,而不行其法,国人皆破散,如象踏莲池。
 恶风起无恒,暴雨非时下,妖星多变怪,日月蚀无光,
(héng) = “二”,表示天地。永久,永恒[lastingpermanent](恒心,持之以恒的决心[perseverance]/经常,常常[always])
 五谷众华果,果实皆不成,国土遭饥馑,由王舍正法。
 若王舍正法,以恶法化人,诸天处本宫,见已生忧恼。
 彼诸天王众,共作如是言:此王作非法,恶党相亲附,
 王位不久安!诸天皆忿恨,由彼怀忿故,其国当败亡。
 以非法教人,流行于国内,斗诤多奸伪,疾疫生众苦。
 天主不护念,余天咸舍弃,国土当灭亡,王身受苦厄。
 父母及妻子,兄弟并姊妹,俱遭爱别离,乃至身亡殁。
(zǐ) = 姐姐[elder sister]
(mò) = [die](通“没”。隐没;沦没[disappear graduallysinkfall])
 变怪流星堕,二日俱时出,他方怨贼来,国人遭丧乱。
 国所重大臣,枉横而身死,所爱象马等,亦复皆散失。
 处处有兵戈,人多非法死,恶鬼来入国,疾疫遍流行。
(gē) =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dagger-axe <an ancient weapon>](泛指兵器[weapons])
  国中最大臣,及以诸辅相,其心怀谄佞,并悉行非法。
(nìng) = 用花言巧语谄媚[be given to flattery]
 见行非法者,而生于爱敬,于行善法人,苦楚而治罚。
 由爱敬恶人,治罚善人故,星宿及风雨,皆不以时行。
 有三种过生,正法当隐没,众生无光色,地肥皆下沉。
 由敬恶轻善,复有三种过,非时降霜雹,饥疫苦流行,
(shuāng) = 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frost]
(báo) = 冰雹[hail]
 谷稼诸果实,滋味皆损减,于其国土中,众生多疾病。
 国中诸树木,先生甘美果,由斯皆损减,苦涩无滋味。
(sè) = 不滑溜[unsmooth](味不甘滑[puckeryastringent])
 先有妙园林,可爱游戏处,忽然皆枯悴,见者生忧恼。
(kū) = 枯槁,草木干枯[wither](干涸[dried up]/干瘦;憔悴[haggard])
(cuì) = 忧愁,悲伤[sad](衰弱;疲萎[weaktired])
 稻麦诸果实,美味渐消亡,食时心不喜,何能长诸大?
 众生光色减,势力尽衰微,食啖虽复多,不能令饱足。
 于其国界中,所有众生类,少力无勇势,所作不堪能。
 国人多疾患,众苦逼其身,鬼魅遍流行,随处生罗刹。
 若王作非法,亲近于恶人,令三种世间,因斯受衰损。

三世间 = 全称三种世间。乃世间之三种类别。其说法有下列五种。
大智度论卷七十
五阴世间
又作五众世间、五蕴世间。此世间之众生能成之法,其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各各差别。
众生世间
又作假名世间。指五蕴所成之假名之众生各各差别。
国土世间
又作住处世间。此世间之众生所依之住处国土各各差别。
善见律毗婆沙卷四
行世间
此世间一切众生由饮食而生。
众生世间
即常与无常之世间。
处世间
为日月飞腾所照之世间。
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
器世间
指有情所依之器世界。
众生世间
除正报中之佛外,余一切众生皆属之。如所化之同生众、异生众等。
智正觉世间
指能化之三身十佛。
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
世间
指三界之苦集者。
出世间
指离脱苦集之三界,而具有二乘之无漏功德者。
出出世间
指八地至佛地,得成佛者。
金七十论卷上
天道
居天界之诸天众。
人道
居大地之人。
兽道
居天地之间之禽兽。

 如是无边过,出在于国中,皆由见恶人,弃舍不治摈。
 由诸天加护,得作于国王,而不以正法,守护于国界。
 若人修善行,当得生天上;若造恶业者,死必堕三塗。
 若王见国人,纵其造过失,三十三天众,皆生热恼心。
 不顺诸天教,及以父母言,此是非法人,非王非孝子。
 若于自国中,见行非法者,如法当治罚,不应生舍弃。
 是故诸天众,皆护持此王,以灭诸恶法,能修善根故。
 王于此世中,必招于现报,由于善恶业,行舍劝众生。
 为示善恶报,故得作人王,诸天共护持,一切咸随喜。
 由自利利他,治国以正法,见有谄佞者,应当如法治。
 假使失王位,及以害命缘,终不行恶法,见恶而舍弃。
 害中极重者,无过失国位,皆因谄佞人,为此当治罚。
 若有谄诳人,当失于国位,由斯损王政,如象入华园。
 天主皆瞋恨,阿苏罗亦然,以彼为人王,不以法治国。
 是故应如法,治罚于恶人,以善化众生,不顺于非法。
 宁舍于身命,不随非法友,于亲及非亲,平等观一切。
 若为正法王,国内无偏党,法王有名称,普闻三界中。’

 三十三天众,欢喜作是言:
‘赡部洲法王,彼即是我子,以善化众生,正法治于国,
 劝行于正法,当令生我宫。
 天及诸天子,及以苏罗众,因王正法化,常得心欢喜。
 天众皆欢喜,共护于人王,众星依位行,日月无乖度,
 和风常应节,甘雨顺时行,苗实皆善成,人无饥馑者。
 一切诸天众,充满于自宫,是故汝人王,七身弘正法。
 应尊重法宝,由斯众安乐,常当亲正法,功德自庄严。
 眷属常欢喜,能远离诸恶,以法化众生,恒令得安隐。
 令彼一切人,修行于十善,率土常丰乐,国土得安宁。
(shuài) = 甲骨文字形,象捕鸟的丝网。捕鸟的丝网[net](榜样;表率;楷模 [modelexample]/率领;带领。通“帅”[leadcommand]/顺服;顺从[be obedient tosubmit to]/草率;轻率[rashcursory])
  王以法化人,善调于恶行,常得好名称,安乐诸众生。’”

尔时,大地一切人王及诸大众,闻佛说此古昔人王治国要法,得未曾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