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3日星期六

金光明最胜王经-大辩才天女品第十五之二


卷八

大辩才天女品第十五之二

尔时,憍陈如婆罗门,说上赞叹及咒赞法,赞辩才天女已,告诸大众:“仁等,若欲请辩才天女哀愍加护,于现世中得无碍辩,聪明大智巧妙言词,博综奇才论议文饰,随意成就无疑滞者,应当如是至诚殷重而请召言:
(zōng) = 总聚;总合[put togethersynthesizesum up](精通[be proficient in])
(zhì) = 水流不畅[stagnant](停止;阻塞;静止[stopbe motionlessbe at a standstill]/暂时停留于某处;逗留[stay])
(yīn) = 盛乐[grand music]([grand]/深,深切[deep]/恳切[earnest]/古都邑名[Yin city]/众,多[abundant])

“‘南谟佛陀也!
“‘南谟达摩也!
“‘南谟僧伽也!
“‘南谟诸菩萨众、独觉、声闻、一切贤圣!
“‘过去、现在十方诸佛,悉皆已习真实之语,能随顺说,当机实语,无虚诳语,已于无量俱胝大劫常说实语,有实语者悉皆随喜,以不妄语故,出广长舌能覆于面,覆赡部洲及四天下,能覆一千、二千、三千世界,普覆十方世界圆满周遍不可思议,能除一切烦恼炎热。
俱胝 = Koti,意译为亿。乃印度数量之名。历代所译之殊异。
“‘敬礼敬礼一切诸佛如是舌相!
“‘愿我某甲,皆得成就微妙辩才,至心归命。

敬礼诸佛妙辩才,诸大菩萨妙辩才,独觉圣者妙辩才,四向四果妙辩才,

四向四得/四双八辈/四果向/八补特迦罗/八贤圣/八圣/八辈/四向四果 = 为四向、四果之并称。
预流
预流向
Sotapatti-patipannaka,即指入见道时,初见四圣谛之理,得无漏清净智慧眼(又作清净法眼、净法眼、法眼净)之阶位。又因其直至预流果,不堕于三恶趣,故又称无退堕法。但因此位之圣者尚未证入其果位,故不称果,而称为向,盖取其趣向于初果之义。
预流果
Sotapanna,音译为须陀洹。又称初果,指断尽三界之见惑(八十八使),预入圣道之法流,以第十六心入无漏圣道(或圣者)之阶位。
一来
一来向
Sakadagami-patipannaka,即指已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者;因此位之圣者尚未断除后三品之修惑,故一度生于天界再来人间而入般涅槃,故称为一来。然因此位之圣者尚未证入其果位,而仅趣向于第二果,故称为一来向。
一来果
Sakadagami-phala,音译为斯陀含。即第二果,指已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并证入果位者。又于一来向之圣者中,断除前三品或前四品者,称为家家圣者,简称为家家。家家,即出一家而至另一家,例如从人间生于天界,又从天界生于人间。
不还
不还向
Anagami-patipannaka,即指已证得一来果之圣者,将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后三品,而即将证入不还果之阶位;以其趣向于第三果,故称不还向。不还向之中,若断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七品或八品,尚余一品或二品者,须于欲界之天界中受生一次,称为一间;又作一生、一品惑,即间隔一生而证果之义;亦称一种子,或称一种。
不还果
Anagami-phala,音译为阿那含,简称为那含。即第三果,指已断尽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后三品,而不再返至欲界受生之阶位。因其不再返至欲界受生,故称为不还。
阿罗汉
阿罗汉向
Arahatta-patipannaka,又作无学向,指已证得不还果之圣者,入于阿罗汉道,虽尚未证入其果位,但以其趣向于第四果,故称阿罗汉向。
阿罗汉果
Arahat,意译作应供、应、无学。即第四果,又作极果、无学果。指已断尽色界、无色界之一切见惑、修惑,而永入涅槃,不再有生死流转之阶位。证入阿罗汉果之圣者,超出三界,四智已经圆融无碍,已无法可学,故称为无学。前面所述之四向三果,皆为得漏尽,以证入阿罗汉果,常乐以戒、定、慧三者为修学,故称为有学。

  四圣谛语妙辩才,正行正见妙辩才,梵众诸仙妙辩才,大天乌摩妙辩才,
乌摩妃 = Uma,原为古印度婆罗门教神妃派所特崇。又称杜尔嘉(梵Durga)、雪山神女(梵Parvati)。印度神话中,乌摩妃具有大神威力,尝受诸天之请,击退阿修罗天,而显现十臂、乱发、乘狮子、截首、杀阿修罗王等诸形像。后于密教中,不具昔时之神威力,仅被列为外金刚院之一尊。为摩醯首罗天(大自在天)之妃,毗那夜叉之母,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西方,大自在天之左侧。右手屈拳,左手执三股戟,乘黑羊,与大自在天同出。
  塞建陀天妙辩才,摩那斯王妙辩才,聪明夜天妙辩才,四大天王妙辩才,
塞建陀罗/塞建陀 = Khandha,旧译曰众聚阴。新译曰蕴。
摩那苏婆帝龙王/摩那斯龙王 = Manasvin,意译为大意龙王、高意龙王、慈心龙王、大力龙王、大身龙王。
  善住天子妙辩才,金刚密主妙辩才,吠率怒天妙辩才,毗摩天女妙辩才,
善住天子 = 为忉利天诸天子之一。据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载,善住天子与诸大天人、天女于园观游乐,是夜,空中有声,谓善住天子七日后必死,将七返阎浮提受生为畜生,复受地狱众苦。天子闻之,大感惊怖,请示于帝释天。帝释天以种种花鬘、天衣等广大供养,至祇园精舍求救于佛,佛乃为其说佛顶尊胜陀罗尼,令善住天子诵之,以延寿转难。
  侍数天神妙辩才,室唎天女妙辩才,室唎末多妙辩才,醯哩言词妙辩才,
  诸母大母妙辩才,诃哩底母妙辩才,诸药叉神妙辩才,十方诸王妙辩才,
鬼子母神 = Hariti,音译作诃利底、迦利帝、诃利帝母。为青色、青衣之意。意译为爱子母、天母、功德天等。以其为五百鬼子之母,故称鬼子母。本为恶神之妻,生子五百,因前生发愿,食王舍城所有儿子,由其邪愿,命终遂生为药叉,故至王舍城,专门窃食他人幼儿。佛陀欲训诫之,遂藏其爱子,鬼子母神因而悲叹痛伤。
  所有胜业资助我,令得无穷妙辩才!

  敬礼无欺诳,敬礼解脱者,敬礼离欲人,敬礼舍缠盖,
  敬礼心清净,敬礼光明者,敬礼真实语,敬礼无尘习,
  敬礼住胜义,敬礼大众生,敬礼辩才天,令我词无碍!
  愿我所求事,皆悉速成就,无病常安隐,寿命得延长,
  善解诸明咒,勤修菩提道,广饶益群生,求心愿早遂!
  我说真实语,我说无诳语,天女妙辩才,令我得成就!
  唯愿天女来,令我语无滞,速入身口内,聪明足辩才!
  愿令我舌根,当得如来辩,由彼语威力,调伏诸众生!
  我所出语时,随事皆成就,闻者生恭敬,所作不唐捐!
  若我求辩才,事不成就者,天女之实语,皆悉成虚妄!
  有作无间罪,佛语令调伏,及以阿罗汉,所有报恩语,
  舍利子目连,世尊众第一,斯等真实语,愿我皆成就!
  我今皆召请,佛之声闻众,皆愿速来至,成就我求心!
  所求真实语,皆愿无虚诳,上从色究竟,及以净居天,
  大梵及梵辅,一切梵王众,乃至遍三千,索诃世界主,
索诃 = Saha,隋代以前译作娑婆、杂会。意译为堪忍、忍土。即此世界、人间界,乃世尊所教化之世界。此世界之众生安于十恶,忍受诸烦恼,故称其土为索诃。
    并及诸眷属,我今皆请召,唯愿降慈悲,哀怜同摄受!
    他化自在天,及以乐变化,睹史多天众,慈氏当成佛,
都率天/兜率陀/睹史多天/知足天/兜率天 = Tusita,意译知足天、妙足天、喜足天、喜乐天。此天有内外两院,外院是凡夫果报天宫,只管享乐,直到福报用尽,属于天界;内院是净土,是一生补处菩萨居住的,菩萨修功圆满,尽此一生,便可下生人间成佛。释迦牟尼佛前一世居住在此,现弥勒菩萨亦率领眷属居内院说法,故称之为弥勒净土。
  夜摩诸天众,及三十三天,四大王众天,一切诸天众,
  地水火风神,依妙高山住,七海山神众,所有诸眷属,
七海 = 围绕于须弥山之七金山,其内侧有八海。除碱海外,余海皆充满八功德水,总称七海。
  满财及五顶,日月诸星辰。
满财长者 = 为佛世时印度一长者之名。据须摩提女经载,舍卫国王舍城中阿那邠池(给孤独)长者之女须摩提,嫁满富城满财长者之子。此女长夜念佛,奉持斋戒,终使本信外道之夫家供养佛陀,改信佛教。
五顶 = Panca-sikhin,音译作般遮尸弃。指顶上之发结为五髻者。如五字文殊尊,为童子形。/为五佛顶之略称。
  如是诸天众,令世间安隐,斯等诸天神,不乐作罪业。
  敬礼鬼子母,及最小爱儿,天龙药叉众,乾闼阿苏罗,
  及以紧那罗,莫呼洛伽等。
  我以世尊力,悉皆申请召,愿降慈悲心,与我无碍辩!
  一切人天众,能了他心者,皆愿加神力,与我妙辩才!
  乃至尽虚空,周遍于法界,所有含生类,与我妙辩才!’”

尔时,辩才天女闻是请已,告婆罗门言:“善哉!大士,若有男子、女人,能依如是咒及咒赞,如前所说受持法式,归敬三宝,虔心正念,于所求事皆不唐捐。
“兼复受持读诵此《金光明》微妙经典,所愿求者,无不果遂,速得成就,除不至心。”

时,婆罗门深心欢喜,合掌顶受。

尔时,佛告辩才天女:“善哉!善哉!善女天,汝能流布是妙经王,拥护所有受持经者,及能利益一切众生,令得安乐说如是法,施与辩才不可思议,得福无量,诸发心者速趣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