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4日星期五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无尽意菩萨请问观世音菩萨的神通因缘,佛为说14种无畏,32种应化身等种种功德。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无尽意菩萨
Akșayamati,东方佛国的大菩萨。在密宗,密号无尽金刚,居金刚界曼荼罗北方四尊之首,亦为贤劫十六尊之一。亦是《药师如来经》八大菩萨之一。无尽意菩萨发心无尽,欲将五浊恶世等等无量世界,转化为佛国净土,又要调伏无限刚强众生,使他们成就佛果,故称为无尽意菩萨。无尽意菩萨,在《妙法莲华经》普门品中亦曾出现,与释迦佛对话,并供养观世音菩萨。
 
##寻声救苦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持名感应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
黑风 = 天晦暴风吹海,名为黑风。
(fǎng) = 船夫,舟子[boatman](船。后泛指小船[boat])
(duò) = 右边是“阜”<象陡坡>,左边是倒过来的“人”。会意。表示人从陡坡上掉下。毁坏。(掉下来,坠落[fallsink])
“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七宝/七珍
#七宝指人间最宝贵的七种宝物,不同佛经对其内容说法不同。金、银、琉璃、砗磲、玛瑙是公认的,其他二宝有说是琥珀、珊瑚,有的说是真珠、玫瑰,还有说是玻璃<颇梨>的。
从人,表示覆盖。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金属。
一种白色金属,通称银子。
琉璃/毗琉璃/吠琉璃/薜琉璃
#vaidurya
<lapis lazuli/coloured glaze>
译言远山宝。青色之宝石也。就产出之山名之。远山为须弥山之异名。
砗磲(chēqú)
<giant clam/tridacma>
大型贝类,生活在印度洋温暖水域的珊瑚礁中。
玛瑙/马瑙
<agate/carnelian>
玛瑙在各种岩石中均有出现,它通常被认为和喷出岩共生,且在变质岩中常见。
#大部分的玛瑙都以喷出岩或远古熔岩中的结核的形式存在,由最初的熔融物里挥发成份所形成的空腔被硅酸盐成分沿壁一层一层凝结填充所形成。
真珠/珍珠
<pearl>
一种由软体动物(主要是牡蛎)生产的硬的、圆滑的产物。
玫瑰
一種赤色的美石。
琥珀
<amber>
植物的树脂化石,并非树的汁液,其状态透明似水晶,光亮如珍珠,色泽如玛瑙。
珊瑚
<coral>
许多珊瑚虫的骨骼聚集物。
 
八部鬼众
管辖
乾闼婆/健达缚
<Gandharva>
译作香阴,阴者五阴之色身也,彼五阴唯嗅香臭而长养,故名香阴。帝释天之乐神也,法华经之听众,列四乾闼婆。
#追逐香气为食,或说其本身就会散发香气。能表演音乐、节目。
东方持国天王
毗舍阇/毗舍遮
<Pisaca>
译为啖精气,食人及五谷精气之恶鬼也。
鸠盘荼/鸠槃荼/吉槃荼
<Kumbhanda>
译为瓮形,其阴茎似瓮形之厌魅鬼也。又译作瓮形鬼、冬瓜鬼。
#鸠盘荼外貌丑陋,在唐朝被人用作比喻老丑的妇人。
#一种啖人精气维生的鬼。
#枉习-魇鬼-服类-劳类
南方增长天王
薜荔多/饿鬼
<Preta>
译为饿鬼,常逼于饥渴之阴鬼也。
#此般饿鬼所居的世界称为饿鬼道。
<Naga>
畜类,水属之王也。如法华经之听众,列八大龙王。
西方广目天王
富单那/布单那
<Putana>
译为臭饿鬼,是主热之病鬼也。
迦吒富单那/羯吒布单那 = Kaapūtana,译曰奇臭鬼。
夜叉/药叉
<Yaka>
译言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等。
#有地行夜叉、虚空夜叉<空行>、天夜叉<飞行>之三种。
#女性夜叉,称夜叉女<yakī/yakiī>
#男性夜叉形象多变,有时被描述为迅速、怖人的武士,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夜叉女其貌甚美,一般被描绘为有着面容端正,身材姣好,纤腰巨乳、丰臀长腿的美少女。
北方多闻天王
罗刹
<Raksasa>
恶鬼之总名也。译为暴恶可畏等。按罗刹本为印度古民族之名称。至雅利安人。遂成为畏恶之名词。
#罗刹与阿修罗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阿修罗是与天神为敌,而罗刹则主要侵扰人类 。
#一个女性的罗刹被称为罗刹私/罗刹女/罗叉私<rākasī>。与男性罗刹经常被想象为青面獠牙的怪物不同,罗刹女(当她变成人形时)据说是“绝妙者”。
#罗刹天 = 诸罗刹之王也。为西南隅之守护神。
 
##能脱四难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lín) = 从高处往低处察看[look down from above](碰上,逢着[meet]/靠近,逼近<多用于上对下,强对弱>[nearclose toapproach])
(xún) =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a measure of length](寻找look ofsearchseek]/探究;研究;推求[studyrearchinquire into]/继续[continue]/沿着,顺着[along]/顷刻,不久[in a short instantsoonafter a little])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chǒu) = 古代刑具,手铐之类[ancient instrumentsof torture]
(xiè) = 脚镣手铐一类的刑具[fettersshacklesetc.](器械,用具[applianceinstrumenttool])
(jiā) = 刑具名。旧时一种方形木质项圈,在东方国家使用,以套住脖子,有时还套住双手,作为惩罚[cangue]
(jiǎn) = 书匣上的标签[bookmark](约束,限制[restrain oneself])
(xì) = 悬,挂[hang](束缚;捆绑[tiefasten])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
(yuàn) = 怨恨;仇恨[ranklegrudge](责怪;埋怨[blamereproachcomplain])
(jī) = 拿东西给人,送给[give](携带;持[bringhold])
“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
“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 观世音菩萨他的威神之力,是非常之巍巍宏大!
(wēi) = 畏惧[fear]。通“畏”。(威力;威风[mightpower]/尊严,威严[dignity])
(wēi) = 高大[towering]
 
##能离三毒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yù) = “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欲望;嗜欲[desire](想要;希望[wantwish])
“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
(chēn) = 睁大眼睛[stare angrily](怒;生气[peeve])
(huì) = 怨恨,愤怒[anger]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chī) = 不聪慧;迟钝[sillyidioticstupid](疯癫,癫狂[mentally deranged])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能应二求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shè) = 摆设;陈列[displayfind a place for](拟设;设置[set upinstall]/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如”[if])
“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宿(sù) = 住宿;过夜[stay overnight](老的,积久的[oldlong-standing]/从前,往日[former]/xiù = 星座的古名。)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能得多福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tang) = 大话[exaggerativeboastfulbig words](空;徒然[in vainfor nothingto no avail])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
“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
 
无尽意言:“甚多!世尊。”
 
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能应三圣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能应六天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
“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他化自在天/自在天
于五欲之境使他自在变化,故名。
#波旬/魔波旬/天魔波旬/魔王/第六天魔王 = Pāpiyas/Pāpman,天魔之总名。常为佛道障碍。
#相视成淫
#形合心超<了然超越>
 
“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色究竟天/有顶天/大自在天/摩醯首罗天/阿迦尼吒
#Akaniṣṭha
五净居天/五不还天/五阿那含天
#三果阿那含寄居之处
#Śuddhāvāsa
梵名阿迦尼吒天。為色界天之最頂,故名色究竟。
#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
善现天
善妙之果报显现,故名善现。
#精见现前,陶铸无碍。
善见天
定力胜而见清彻,故曰善见。
无热天
#机括独行,研交无地。
无烦天
#苦乐两灭,斗心不交。
 
“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
“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四王天/四天王天/四天王/护世四天王/四大天王
#
为帝释之外将。
负责守护
部众<八部鬼众>
东方持国天王
“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或阮琴,有两义:一、弦乐器松紧要适中,太紧则易断,太松则声不响,表行中道之法;二、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
东胜神洲
乾闼婆、毗舍阇/毗舍遮
南方增长天王
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手握宝剑,有两义:一、宝剑象征智慧,慧剑斩烦恼;二、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
南瞻部洲
鸠盘荼/鸠槃荼、薜荔多
西方广目天王
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手缠一条龙或是蛇,有两义:一、表世间多变之意,二、是龙神的首领。另一手上拿着宝珠,表内心不变之意。
西牛贺洲
龙、富单那
北方多闻天王
又名毗沙门,“多闻”意为颇精通佛法,以福、德闻于四方。左手卧银鼠,右持宝伞<或作宝幡>,有两义:一:伞盖代表要保护自己的内心不受外面环境染污;二、用以遮蔽世间,避免魔神危害,以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是古印度的财神。
北俱芦洲
夜叉/药叉、罗刹
 
##能应五人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
“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
“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zǎi) = 充当家奴的罪人[slave](古代官吏的通称[government official in ancient China]/古官名。辅佐国君执政的百官之长[prime minister])
“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能应四众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能应众妇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fù) = 从女持帚,表示洒扫。已婚的女子[married woman](泛指妇女,常指成年女子[woman])
 
##能应二童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能应十类
“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能应力士
“应以执金刚身得度者,即现执金刚身而为说法。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
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 受此法施,谓受此如法之施。
(jǐng) = 颈项[neck]
璎珞(yīng luò) = Keyūra,枳由罗,编玉而悬于身者。印度邦俗贵人男女皆作之。(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
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mǐn) = 忧患;痛心的事[hardshipmiserysuffering](怜悯;哀怜[take pity on])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jí) = 走近去吃东西。基本义是接近、靠近、走向,与“离”对举。[approachbe near](那就是说,那就是[that isnamely]/立刻,当即[at once]/就在某时某处;乘,趁[while])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 具足妙相的世尊!我现在再问一问彼观世音菩萨,这位佛子以什么因缘而名叫观世音呢?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
(fāng) = 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parallel boatsparallel](方法[method]/地区;地方[localityplaceregion]/方面[partyside]/fǎng = 通“仿”。模拟[mimicsimulatecopy]/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cubesquare])
“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kēng) = 地面上凹下去的地方[hollow](陷害[frame up])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piāo) = 浮,浮流[float](漂泊。流浪在外,东奔西走[lead a wandering liferovewander])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fēng) = 山顶[peak]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zhú) = 人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追赶[chasepursue](随,跟随[follow])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zhí) = 措置,放置[place](遇到,碰上[happen to])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qiú) = 拘禁、囚禁[imprison]
(shì) = 脱掉,解下[take offunfasten](解释[explain]/释放;赦免[releasepardon]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zhòu) = 祝、呪本同一词。祝愿和诅呪是一件事的两面。祝告[pray](诅咒,乞求神灵降祸[curse]/旧时僧、道、方士等自称可以驱鬼降妖的口诀;某些宗教或巫术中的密语[incantation])
(zǔ) = 诅咒[cursedamnwish sb. evil]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shòu) = 四足的哺乳动物,多指野兽[beastanimal]
边方(biān fāng) = 边境或边远的地方。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 寻声自回去,谓毒虫闻声而自退也。
(wán) = 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
蚖蛇 = 泛指毒蛇。
(fù) = 传说中的毒蛇名。
(xiē) = 毒虫名[scorpion]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chè) = 牵引,拉[pull]
(báo) = 冰雹[hail]
(shù) = 及时雨[timely rain](<>[rain])
(yīng) = 应当,应该[should](应和,响应[respond])
应时(yìng shí) = 合于时令的[in seasonseasonable]/立时;立刻;马上[at onceimmediately]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è) = “厂”象山崖,“卩”象人在崖洞下卷曲身子不得伸展。困厄,遭遇困境[poverty-stricken](灾难[disaster])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刹土/ = Ketra,为刹多罗之略,译曰土田。梵汉双举云刹土。即国土之义/寺庙佛塔:古刹。宝刹。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 众生当常愿行此并常瞻仰也。
(bēi) = 哀伤;痛心[grievedsad](哀怜;怜悯[compassionpity])
(cí) = 慈爱[loveshow affection or kindness tokindly love](与乐曰慈[give happiness])
(yǎng) = 抬头,脸向上[face upward]。跟“俯”相对。(敬慕。钦佩或高度敬重[admire])
瞻仰(zhān yǎng) = 恭敬地观看[look at with reverence]/仰视[look up at]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 悲体,是大悲身。
(yàn) = 火苗[flame](火光;辉光[flame]/光亮[light]/燃烧[burn])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sòng) = 争论[arguedispute](打官司[go to courtbring a case to court]/诉讼者[plarntiff and defendant])
(zhèn) = 两军交战时队伍的战斗队形[battle arrayformation]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 观世音的妙音是梵音和海潮音。海潮音,此音使求救者当机获益,应时解脱,如海能受而遍容,如潮有泛而应时。
(fàn) = 草木茂盛的样子[lush](梵语Brahmā音译词。谓梵天也。婆罗门为梵天之苗裔而行梵法,故婆罗门亦云梵志。译作寂静、清净、净洁、离欲等。色界诸天离淫欲而清净,总名曰梵天,其中初禅天中之主曰大梵,一名梵王。)
(cháo) = 海水的涨落[tide]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净圣 = 清净之圣者也。
(hù) = 依仗,凭借[rely on]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