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9日星期日

维摩诘所说经-嘱累品第十四


嘱累品第十四
= 佛以是法咐嘱弥勒,令其流通。四天王表示拥护持经者。末后,佛告诉阿难,此经题名为“维摩诘所说”,亦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zhǔ) = 嘱托,叮嘱[enjoin](说话内容[word])
(léi) = 从糸,细丝,织物由细丝积累而成,因而也取积累的意思。堆积,积聚[pile upaccumulate](劳累;操劳[tiredoverworked]/连续;多次[consecutiverepeated])

##佛对弥勒菩萨的交代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我今以是无量亿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付嘱于汝。
= 佛吩咐弥勒菩萨,把过去无量劫数修持累积来的大彻大悟法门,交待给你。
阿僧祇(sēng qí) = Asamkhya,译曰无数,或作无央数。印度数目名。(印度最大的数量单位。意为无量。)
如是辈经,于佛灭后末世之中,汝等当以神力,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
= 像这一类的经,在我去世之后的末法时代,你应该以你神通的威力,在这个世界中弘扬,不要让佛法断绝。
所以者何?未来世中,当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龙、鬼、神、乾闼婆、罗刹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乐于大法;
若使不闻如是等经,则失善利。
如此辈人,闻是等经,必多信乐,发希有心,当以顶受。
= 这些人和非人,听了这类的经,一定会乐于相信,会觉得是难得的经,会接受它是至高的道理。
随诸众生所应得利,而为广说。
= 因此弥勒菩萨,你要为未来众生的利益来弘法。

##两种菩萨
弥勒当知,菩萨有二相。
何谓为二?一者好于杂句文饰之事。
二者不畏深义如实能入。
若好杂句文饰事者,当知是为新学菩萨;
若于如是无染无著甚深经典,无有恐畏,能入其中,闻已心净,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当知是为久修道行。

弥勒!复有二法,名新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
= 初学菩萨又分两种。
何等为二?一者所未闻深经,闻之惊怖生疑,不能随顺,毁谤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闻,从何所来。
= 会说我从没听过这种道理,我不信。
(chū) = 从刀,从衣。合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起始,开端[at the beginningin the early part of](往昔;当初[in former timesin the pastbefore])
二者若有护持解说如是深经者,不肯亲近供养恭敬,或时于中,说其过恶。
= 第二种初学菩萨,对于能护法说法的人,反而不愿意亲近供养,甚至会挑人家毛病,批评人家。
有此二法,当知是新学菩萨,为自毁伤。
= 有这两种行为,就知道他是新学菩萨。
不能于深法中,调伏其心。

弥勒!复有二法,菩萨虽信解深法,犹自毁伤,而不能得无生法忍。
= 还有两种,有的菩萨虽然深信大乘佛法,但是自己倒行逆施,因此不能得无生法忍。
何等为二?一者轻慢新学菩萨,而不教诲;
二者虽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别,是为二法。

##弥勒菩萨的承诺
弥勒菩萨闻说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
如佛所说,我当远离如斯之恶,奉持如来无数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当令手得如是等经,与其念力,使受持读诵,为他广说。
世尊!若后末世,有能受持读诵,为他说者,当知是弥勒神力之所建立。
佛言:善哉!善哉!弥勒!如汝所说,佛助尔喜。

于是一切菩萨,合掌白佛:我等亦于如来灭后,十方国土,广宣流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复当开导诸说法者,令得是经。
= 对于一切宣扬佛法的人,使他们能得到这部经。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处处,城邑聚落,山林旷野,有是经卷,读诵解说者,我当率诸官属,为听法故,往诣其所,拥护其人,面百由旬,令无伺求,得其便者。
= 四大天王也向佛发愿,无论在何处,只要有人在念、在研读、在解说这一部经典,我们会带领天兵天将,前去保护,使他们在百由旬范围以内,不会受魔怨障碍。
由旬 = Yojana,为计里程之数目。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三十里。
(sì) = 候望,探察[spy](观察[inspect]/守候,等待[wait])

##阿难受命记录
是时,佛告阿难:受持是经,广宣流布。
阿难言:唯!我已受持要者。
= 阿难回答,是的,我已经记住了
世尊!当何名斯经?
佛言:阿难!是经名为维摩诘所说,亦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如是受持。

佛说是经已,长者维摩诘、文殊师利、舍利弗、阿难等,及诸天、人、阿修罗,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