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嘱(zhǔ) = 嘱托,叮嘱[enjoin]。(说话内容[word]。)
累(léi) = 从糸,细丝,织物由细丝积累而成,因而也取积累的意思。堆积,积聚[pile up;accumulate]。(劳累;操劳[tired;overworked]/连续;多次[consecutive;repeated]。)
尔时世尊举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汝之慈悲不可思议,汝之智慧不可思议,汝之辩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佛赞叹宣说汝之不思议事,千万劫中不能得尽;地藏!地藏!记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大会之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何况更落五无间及阿鼻地狱,动经千万亿劫,无有出期。
= “记吾”是世尊自称,你要记住我今天在“忉利诸天中”。“再”就是再一次,前面已经嘱付,现在再一次的付嘱,唯恐他把这个事情忘掉。
臂(bì) = 胳膊/胳臂[arm]。
摩(mó) = 摩擦,磨蹭[rub;scrape]。(抚摸[stroke]/切磋;研究[exchange experience;study]。)
不可说不可说 = 佛经中的极大数目字,比阿僧祇劫等数目,还要大得多。
再(zài) = 第二次[another
time]。(事情或行为重复,继续[again;afresh;once again]/另,另外[another]。)
以(yǐ) = 用[use]。(认为,以为[consider
as]/和,而[and;as well as]。)
火宅 = 三界之生死,譬如火宅也。
付(fù) = 从人,从寸。从“寸”,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意思是:以手持物交付给别人。给予[hand over to;turn
over to]。(支付[expend;pay]/托付。委托他人照料或管理[entrust]。)
期(qī) = 从月,其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约会,约定[engage]。(预定的时间;选定的日子;期限[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希望[hope]。)
八大地狱/八热地狱
#地狱 = Naraka,译为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无有等。其依处在地下,因谓之地狱,是译义也。
|
|
等活地狱
|
彼有情遇种种斫刺磨捣。被凉风所吹则苏如故,等于前活,故名等活。
|
黑绳地狱
|
先以黑绳秤量支体,而后斩锯,故名黑绳。
|
众合地狱
|
众多苦具俱来逼身合党相害,故名众合。
|
号叫地狱/叫唤地狱
|
逼于众苦发悲号怨叫之声,故名号叫。
|
大叫地狱/大叫唤地狱
|
逼于剧苦更发大哭声,故名大号叫。
|
炎热地狱
|
火随身起,炎炽周围,苦热难堪,故名炎热。
|
大热地狱
|
为热中之极,故名大热。
|
无间地狱/阿鼻地狱/无间
<Avīci>
|
受苦无间,故名无间。无间有五种之义:
1.趣果无间,终此身直堕于彼无间隔也。
2.受苦无间,受苦无间断也。
3.时无间,一劫之间,相续而无间断也。
4.命无间,一劫之间,寿命无间断也。
5.身形无间,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身形遍满之而无间隙也。
|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亿化度,随其根性而度脱之;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众,付嘱于汝;未来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勿令退失。
志(zhì) = 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will]。(有志;立志;专心[devote]。)
习(xí) = 小鸟反复地试飞。(反覆练习,钻研/习性;习惯[habit;custom;usual practice]/习染[fall into a bad habit]/经常,常常[often]。)
善心(shàn xīn) = 好心;善良的心意[benevolence;natural;kindness;mercy]。
须臾(xū yú) = 片刻[for a moment]/一会儿[in an instant]。
须臾 = 佛教时间单位。根据印度《僧只律》中记载:「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所以一须臾等于0.8小时,换算为48分钟或2880秒。
恶缘 = 诱我为恶事之外界事物。
殷(yīn) = 盛乐[grand music]。(大[grand]/深,深切[deep]/恳切[earnest]。)
善根 = 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
渧(dī) = 古同“滴”。
道力 = 自道体而生之力用得道,故由道发无畏之力用也。
四洲/四大部洲/四天下/一四天下
#住须弥山四方碱海之四大洲也。 |
||
三洲
|
东胜神洲/东胜身洲<Pūrvavideha>
#旧云东弗婆提
|
为身形胜故,名为胜身。
|
南赡部洲
<Jambudvipa>
#旧云南阎浮提
|
当须弥山之南方大洲名,即吾人之住处。阎浮者新称赡部<Jambu>,树名。提为提鞞波之略,译曰洲。此洲之中心,有阎浮树之林,故以为洲名。又属南方,故曰南阎浮提。
#阎浮檀金 = Jambunadasuvarṇa,金名。其色赤黄,带紫焰气。阎浮为树名。檀或那提,译曰河。阎浮树下有河,曰阎浮檀。此河中出金曰阎浮檀金。即阎浮河金也。
|
|
西牛货洲<Aparagodāniya>
#旧云西瞿耶尼
|
为贸易牛故,名为牛货。
|
|
北俱卢洲/北瞿卢洲<Uttarakuru>
#旧云北郁单越
|
译曰胜处。于四洲中国土最胜,故名胜处。
#彼洲人民平等安乐,寿足千年。洲形正方。
|
三宝
#triratna/ratna-traya
#是佛教的最基本信仰和教义,即佛教的核心和基础。之所以称之为“宝”,因他们可以救度一切众生,可使之彻底离苦得乐。
|
|
佛宝<Buddha>
|
一切之佛陀。
|
法宝<Dharma>
|
佛陀所说之教法。
|
僧宝<Sangha/Samgha
>
|
随其教法而修业者。
|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
果报/报果/业果/业报/异熟/应报/报应 = Vipāka,世人今日所受之境,乃过去世所作业因的结果,故曰果;又为应于其业因而报者,故曰报。
临(lín) = 从高处往低处察看[look down from above]。(碰上,逢着[meet]/靠近,逼近<多用于上对下,强对弱>[near;close to;approach]。)
首(shǒu) = 头[head]。(首领,团体的领导人[chief;leader]/第一[first]。)
门首(mén shǒu) = 门前、门口。
碎(suì) = 破碎[smash;break to pieces]。(琐细;繁杂[trifling]/零星;细小[small]。)
遣(qiǎn) = 释放[release]。(派。派去[send;dispatch]/使,让[let;allow]。)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殷勤付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不以为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脱;何况闻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胡跪 = 西域少数民族半蹲半跪的一种姿态。后来演变为一种佛教礼节。(古代僧人跪坐致敬的礼节,右膝着地,竖左膝危坐,倦则两膝姿势互换。又称互跪。)
虑(lǜ) = 思虑,谋划[consider reflect on;think over]。(忧虑[worry]。)
无上道 = 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名虚空藏,白佛言:“世尊,我自至忉利,闻于如来赞叹地藏菩萨威神势力不可思议;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龙,闻此经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礼形像,得几种福利?唯愿世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等,略而说之。”
虚空藏菩萨/虚空孕菩萨 = Ākāśagarbha bodhisattva mahāsattva,《虚空藏菩萨经》等经中说祂常住于一切香集世界,其智慧广大如虚空,其财富遍满三界,能满足信众求智慧、财富、美名、美满眷属之愿望。常被塑化成头戴五佛冠,右手握散发火焰宝剑,左手持上有满愿如意珠之开敷莲花的形像。此菩萨所提供求闻持法可谓誉满全球,信众常祈祷祂加持,以得增强记忆、见闻不忘之能力。
白(bái) = 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白颜色。(清楚,明白[know;realize;understand]/表明;说明[demonstate;show;explain]。)
势(shì) = 权力;权势[power and authority;power and
influence]。(力量;威力[force;influence]。)
略(lüè) = 封疆土地[administer;have as the boundary]。(简明、简洁;简略 [brief]/大约,大致[approximately]。)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
= “圣上因”,是成佛之因,你现在在修因。“业道”是讲恶道,原本有罪业他应当堕恶道,现在决定不会堕恶道。“宿福受生”,你将来投生,承你的福报你一定生在福地,生在有福的人家。“诸圣”是指佛菩萨。“毕竟成佛”是讲最后,这一生没有发愿往生不退成佛,将来总会有这个缘。这个缘不定是在来生,不定是在后生,决定会遇得到;因为常常有诸佛护念,有地藏菩萨加持。
谛(dì) = 细察;详审[examine carefully]。(详细,仔细[carefully]/佛教名词。谓真实无谬的道理[梵Satya]。)
善果 = 依善业所招之善妙结果也。
菩提 = 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
疾(jí) = 轻微的叫疾[ill]。泛指病[disease]。(快速;急速[quick]。)
疫(yì) = 瘟役。(急性传染病流行的通称[epidemic disease]。)
厄(è) = “厂”象山崖,“卩”象人在崖洞下卷曲身子不得伸展。困厄,遭遇困境[poverty-stricken]。(灾难[disaster]。)
钦(qīn) = 欠,打呵欠,张口舒气。打呵欠的样子[yawning]。(敬佩;恭敬[admire;respect]。)
臣(chén) = 男性奴隶[male slave]。(君主制时的高级官员;大臣[minister]/臣服 [submit oneself to the rule of;acknowledge
allegiance to]。)
端(duān) = 站得直[straight]。(端正。引申为正直[upright;proper]/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end]/事由;原委[cause]。)
宿(sù) = 住宿;过夜[stay overnight]。(老的,积久的[old;long-standing]/从前,往日[former]。)
饶(ráo) = 饱[be full]。(富裕,丰足[rich;plentiful]。)
愍(mǐn) = 忧患;痛心的事[hardship;misery;suffering]。(怜悯;哀怜[take
pity on]。)
毕竟(bì jìng) = 终归;终究;到底[after all;at all;all in all]。
八部/八部众/天龙八部/龙神八部
|
|
天众
<Deva>
|
欲界之六天,色界之四禅天,无色界之四空处天也。身具光明,故名为天,又自然之果报殊妙故名为天。
|
龙众/那伽
<Naga>
|
畜类,水属之王也。如法华经之听众,列八大龙王。
|
夜叉/药叉
<Yakṣa>
|
飞行空中之鬼神也。译言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秘密等。
#有地行夜叉、虚空夜叉<空行>、天夜叉<飞行>之三种。
|
乾闼婆
<Gandharva>
|
译作香阴,阴者五阴之色身也,彼五阴唯嗅香臭而长养,故名香阴。帝释天之乐神也,法华经之听众,列四乾闼婆。
|
阿修罗
<Asura>
|
旧作无酒,新作非天,又作无端正,此果报虽类天,而非天部,故云非天,又容貌丑恶,故云无端正,彼之果报,有美女而无酒,故云无酒,常与帝释战斗之神也。
|
迦楼罗
<Garuḍa>
|
译作金翅鸟,两翅相去,有三百三十六万里,撮龙为食。
|
紧那罗
<Kiṁnara>
|
译作非人,新译作歌神,似人而头上有角,故名人非人,为帝释天之乐神,故云歌神,帝释有二种之乐神,前之乾闼婆为奏俗乐者,此则为奏法乐者之天神也。
#人非人 = 紧那罗之别名。似人而非人也。
|
摩睺罗伽/摩呼罗伽
<Mahoraga>
|
译作大蟒神,大腹行,地龙也。
|
“复次虚空藏菩萨,若现在、未来天龙鬼神,闻地藏名,礼地藏形,或闻地藏本愿事行,赞叹瞻礼,得七种利益:一者、速超圣地,二者、恶业消灭,三者、诸佛护临,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长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毕竟成佛。”
= “圣”是指菩萨的果位,能帮助他提升境界。第五、增长本力。本力就是本有的力量,也就是本来佛性的力量。过去因为有贪嗔痴的无明烦恼,遮盖了这本来的光明性,现在你能依法修持,就把无明破除,烦恼断尽,所以现在不但恢复本力,反而更增加了力量。
本愿 = 本为因之义,元于因地立此愿,今日得其果,故对于果而曰本愿。又本为根之义,根本之誓愿也。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也。唯以此愿为根本,故曰本愿。如阿弥陀如来之四十八愿,药师如来之十二愿是也。
恶业 = 乖理之行谓之恶,身口意三者作事,谓为业。
尔时十方一切诸来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如来,及大菩萨、天龙八部,闻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大威神力,不可思议,叹未曾有;是时忉利天,雨无量香华、天衣、珠璎,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萨已;一切众会,俱复瞻礼,合掌而退。
= “珠”是珠宝,“璎”是璎珞,这是天地的祥瑞。
叹(tàn) = 叹息[sigh]。(赞叹,赞美[highly
praise]。)
天衣 = 天人之衣。其量至轻者。
俱(jù) = 走在一起,在一起[in the company of;along
with]。(一起;一同[together;in company]/皆;全;都[all;complet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