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8日星期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卷第四十八

九会
七会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至十定品第二十七之四,十通品第二十八,十忍品第二十九,阿僧祇品第三十,如来寿量品第三十一,诸菩萨住处品第三十二,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之一,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之二,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随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普贤行品第三十六,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
七处
普光明殿
如來放光
放眉间白毫相光、放口光
会主
如来及普贤菩萨为会主
入定
如来入刹那际诸佛三昧
说法
等觉,妙觉法门

四分结构 = 整部华严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分成信、解、行、证四个部分:
初会
第二至第七会
第八会
第九会

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48 = 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 随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
#普贤菩萨向诸菩萨演说佛的身相庄严,略说有九十七种大人相,以及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诸菩萨言:“佛子,今当为汝演说如来所有相海。

###如来顶上有三十二相
“佛子,如来顶上,有三十二宝庄严大人相。
“其中有大人相,名光照一切方,普放无量大光明网,一切妙宝以为庄严,宝发周遍,柔软密致,一一咸放摩尼宝光,充满一切无边世界,悉现佛身,色相圆满,是为一。
= 宝发不但周遍,而且又柔软、又密致。
(zhì) = 送给,给予[deliverextendsend](招引;招致[incurresult incause]/结构上细密[fine and close])
末尼/摩尼 = Mai,意译作珠、宝珠。为珠玉之总称。一般传说摩尼有消除灾难、疾病,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又梵语cinta-mani,音译为真陀摩尼、振多摩尼、震多摩尼,意译如意宝、如意珠,又作如意摩尼、摩尼宝珠、末尼宝、无价宝珠;凡意有所求,此珠皆能出之,故称如意宝珠。。

“次有大人相,名佛眼光明云,以摩尼王种种庄严,出金色光,如眉间毫相所放光明,其光普照一切世界,是为二。
毫眉/毫相/白毛相/眉间白毫相/白毫庄严面相/白毫毛光相/眉间白毫光相/眉间毫相/额上毫相功德满足相/眉间生毛洁白右萦相/眉间白毛长好右旋相/眉间白毫软白兜罗绵相/白毫相 = Urna-laksana,为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世尊在两眉之间有柔软细泽之白毫,引之则长一寻(或谓初生时长五尺,成道时长一丈五尺),放之则右旋宛转,犹如旋螺,鲜白光净,一似真珠,如日之正中,能放光明,称为白毫光。众生若遇其光,可消除业障、身心安乐。

五眼
#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
肉眼
肉身所有之眼。
天眼
色界天人所有之眼,人中修禅定可得之,不问远近内外昼夜,皆能得见。
慧眼
二乘之人,照见真空无相之理之智慧。<空谛一切智>
法眼
菩萨为度众生照见一切法门之智慧。分明观达缘生差别之法。<假谛道种智>
佛眼
佛名觉者,觉者之眼云佛眼,照了诸法实相之眼也。佛陀身中具备前四眼者。<中谛一切种智>
#佛眼所见,全事即理,法法唯心。

“次有大人相,名充满法界云,上妙宝轮以为庄严,放于如来福智灯明,普照十方一切法界诸世界海,于中普现一切诸佛及诸菩萨,是为三。
法界 = Dharmadhātu,在《杂阿含经》中,法界意指缘起与缘生法的真实样貌。大乘佛教中,法界指诸法真如的界限或功能差别,又名“法性”、“实相”等,菩萨破参明心证知了法界实相的缘故,出生了般若的智慧,以菩萨四摄法摄受众生,自利利他,福慧圆满俱足,最后成就佛菩提道。
福智 = 福德与智慧之并称。菩萨为成就佛果,必须上求菩提(智业),下化众生(福业),因其所具备之福、智二行(福智二业),系成佛最胜之实践,故称为‘二种胜行’。
/灯明 = Dipa,指于佛前供养或室内照明时所用之灯火。/灯明可破暗为明,故经中常将法、智慧比喻为灯。

“次有大人相,名示现普照云,真金摩尼种种庄严,其诸妙宝咸放光明,照不思议诸佛国土,一切诸佛于中出现,是为四。
= 用真金和摩尼宝,作为种种庄严。

“次有大人相,名放宝光明云,摩尼宝王清净庄严,毗琉璃宝以为华蕊,光照十方一切法界,于中普现种种神变,赞叹如来往昔所行智慧功德,是为五。
= 用摩尼王宝,作为清净庄严。用毗瑠璃宝,作为华蕊。
(ruǐ) = 花蕊,植物的生殖器官[stamen]
//赞叹 = Varna,赞扬歌叹之意。即以偈颂等赞扬歌叹佛菩萨之威德神力。

七宝/七珍
#七宝指人间最宝贵的七种宝物,不同佛经对其内容说法不同。金、银、琉璃、砗磲、玛瑙是公认的,其他二宝有说是琥珀、珊瑚,有的说是真珠、玫瑰,还有说是玻璃<颇梨>的。
从人,表示覆盖。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金属。
一种白色金属,通称银子。
琉璃/毗琉璃/吠琉璃/薜琉璃
#vaidurya
<lapis lazuli/coloured glaze>
译言远山宝。青色之宝石也。就产出之山名之。远山为须弥山之异名。
砗磲(chēqú)
<giant clam/tridacma>
大型贝类,生活在印度洋温暖水域的珊瑚礁中。
玛瑙/马瑙
<agate/carnelian>
玛瑙在各种岩石中均有出现,它通常被认为和喷出岩共生,且在变质岩中常见。
#大部分的玛瑙都以喷出岩或远古熔岩中的结核的形式存在,由最初的熔融物里挥发成份所形成的空腔被硅酸盐成分沿壁一层一层凝结填充所形成。
真珠/珍珠
<pearl>
一种由软体动物(主要是牡蛎)生产的硬的、圆滑的产物。
玫瑰
一種赤色的美石。
琥珀
<amber>
植物的树脂化石,并非树的汁液,其状态透明似水晶,光亮如珍珠,色泽如玛瑙。
珊瑚
<coral>
许多珊瑚虫的骨骼聚集物。

“次有大人相,名示现如来遍法界大自在云,菩萨神变宝焰摩尼以为其冠,具如来力,觉悟一切,宝焰光轮以为其鬘,其光普照十方世界,于中示现一切如来坐于道场,一切智云,充满虚空无量法界,是为六。
(yàn) = 火苗[flame](火光;辉光[flame]/光亮[light]/燃烧[burn])
(guān) = 从“冖”,用布帛蒙覆。从“元”<人头>,从“寸”<>。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帽子[hat](戴;戴帽子[put on a cap or hat]/胜利的奖赏或荣誉的标志,尤指代表运动中获得冠军的称号[champion])
光轮 = 比喻佛光如轮般之圆满。
(mán) = 头发美好的样子[<of hair> beautiful and long](戴在身上作装饰的花环。)
菩提道场/菩提场/道场 = Bodhi-manda,指中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上佛陀成道之处。/指修行佛道之区域;不论堂宇之有无,凡修行佛道之所在,均称道场。

“次有大人相,名如来普灯云,以能震动法界国土,大自在宝海而为庄严,放净光明充满法界,于中普现十方诸菩萨功德海、过现未来佛智慧幢海,是为七。
宝海 = 谓珍宝之海,比喻功德无量无边。形容阿弥陀佛誓愿救度众生,不舍弃、不分别、不厌离,悉皆引导摄受,如同大海不厌细流,其功德无量无边。
(chuáng) = dhvajā/ketu,幢和幡都属于旌旗类,用途相当,而依形状作区别,汉地通常谓圆桶状者为幢,长片状者为幡。幢的质料,不外乎绢布绸缎丝帛之类。也有用木、石等制成的,称为木幢、石幢等。

“次有大人相,名普照诸佛广大云,因陀罗宝、如意王宝、摩尼王宝以为庄严,常放菩萨焰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于中显现一切诸佛众色相海、大音声海、清净力海,是为八。
帝释天/天帝释/帝释/释迦提桓因陀罗/释提桓因/因陀罗 = Śakro devānām indra,在梵语中,释迦(Śakra),意思是能够、有能力,佛教相传这是他的姓。提婆(deva),是天人、神明的意思。而因罗陀(Indra),是王者、征服者、最胜者的意思。名称意为「能够为天界诸神的主宰者」。按其原文,原应翻译为释天帝,但在汉译时,为顺从汉语语顺,将梵语顺序反转,称其为帝释天,又称帝释、释天、天帝。忉利天之主,座骑为六牙白象。他经常率领天人,与阿修罗战斗。

“次有大人相,名圆满光明云,上妙琉璃摩尼王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一切众宝舒大焰网充满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众生悉见如来现坐其前,赞叹诸佛及诸菩萨法身功德,令入如来清净境界,是为九。
宝华 = 谓至宝之妙花。
(shū) = 伸展,舒展[stretch](舒畅[comfortable]/宽;广阔[broad])

“次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菩萨行藏光明云,众宝妙华以为庄严,宝光普照无量世界,宝焰普覆一切国土,十方法界通达无碍,震动佛音宣畅法海,是为十。
菩萨行 = 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
(chàng) = 畅通,无阻碍[smoothunimpeded](流畅,言辞敏捷、自在而流利[fluent]/舒畅[comfortable])
法海 = 谓佛法广大,深远辽阔犹如大海。

“次有大人相,名普光照耀云,毗琉璃、因陀罗、金刚摩尼宝以为庄严,琉璃宝光色相明彻,普照一切诸世界海,出妙音声充满法界,如是皆从诸佛智慧大功德海之所化现,是为十一。
耀(yào) = 照耀[shineilluminate](光芒,光辉[rays of light])
(chè) = 撤除,撤去[remove](通达;明白[understand]/穿透[penetratepierce]/通,达[thoroughpenetratingclear])
化现 = 指化现形像。即佛、菩萨为救度众生,变化成种种形像,示现于此一世间。

“次有大人相,名正觉云,以杂宝华而为庄严,其诸宝华悉放光明,皆有如来坐于道场,充满一切无边世界,令诸世界普得清净,永断一切妄想分别,是为十二。
正觉 = 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
妄念/妄执/分别/妄想分别/虚妄分别/妄想颠倒/妄想 = Vikalpa,即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

“次有大人相,名光明照耀云,以宝焰藏海心王摩尼而为庄严,放大光明,光中显现无量菩萨,及诸菩萨所行之行,一切如来智身、法身、诸色相海充满法界,是为十三。
藏海 = 指阿赖耶识。唯识宗比喻第七末那识为波浪,而以能生起末那识之第八阿赖耶识为能藏之海。/以如来藏比喻为海。
色相 = 即形质相状。为宇宙间一切色法的本质之一。无论有情生命或器世间,均有其形质相状。/指色身之相貌现于外而可见者。如诸佛菩萨为方便摄化众生,而权假显现色身相貌。

“次有大人相,名庄严普照云,以金刚华、毗琉璃宝而为庄严,放大光明,光中有大宝莲华座,具足庄严,弥覆法界,自然演说四菩萨行,其音普遍诸法界海,是为十四。
庄严 = Vyuha,本意是装饰、修饰。而后演变为端庄严肃之意。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依身云庄严。
(mí) = 放松弓弦[relax bow](充满;填满[coverfill]/遍;满[fulloverflowing])

四大菩萨 = 在中国最流行的说法是观音、文殊、普贤、地藏,中国有四大菩萨道场之说,即是四大菩萨的圣地。
八大菩萨 = 是佛教著名的八位大菩萨,关于八大菩萨依据各经典的不同,有多种说法。一般说法是:弥勒、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虚空藏、金刚手、除盖障等大菩萨。或有加入大势至、无尽意、宝檀华、药王、药上等大菩萨。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文殊菩萨/文殊师利/文殊/曼殊室利/曼殊
Mañjuśrī,释迦牟尼左胁侍,以「智慧」闻名而称大智文殊菩萨。
#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右、左胁侍,被称为「华严三圣」。
#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Mañju,文殊或曼殊,意为美妙、雅致,śrī,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
#文殊菩萨形像,一般为天衣天冠,顶结五髻,表佛五智,手持宝剑,象征以智慧剑斩烦恼结。(或手持如意,象征智慧成就)驾乘狮子,表示威严猛厉、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战无不胜。
#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三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佉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璎珞经曰敬首<以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是头之义,德之义,吉祥之义也。
五台山
普贤菩萨/遍吉
Samantabhadra,释迦牟尼右胁侍,以「行德」闻名而称大行普贤菩萨。
#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右、左胁侍,被称为「华严三圣」。
#普贤菩萨的法像一般为戴五佛冠金色身,右手持莲花或玉如意,左手结施愿印,半跏趺坐于六牙白象之上。
#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故以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
峨嵋山
观音菩萨/观世音/光世音/阿婆卢吉低舍婆罗
Avalokiteśvara,阿弥陀佛左胁侍,以「慈悲」闻名而称大悲观音菩萨。
#为大乘佛教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大乘佛教佛经称某些菩萨在远古已成佛,祂们以大慈悲心,为度众生示现菩萨形象,重入世间教化救苦。观世音菩萨即是其中之一;过去佛号是正法明如来。
#观世音菩萨头戴宝冠,冠上有阿弥陀佛像,其它形象及衣物、璎珞装饰则与别的菩萨像没有显著差别。
普陀山
地藏菩萨
Kitigarbha,娑婆三圣右胁侍,以「愿力」闻名而称大愿地藏菩萨。
#今日地藏菩萨有两种形象:一为出家相,示现沙门光头圆顶或头戴毗卢冠,身着袈裟,左手持宝珠,右手握锡杖;二为在家相,通常头戴天冠,宝冠璎珞庄严,着在家人的服饰。
#娑婆三圣 = 娑婆世界教化众生的释迦牟尼佛,和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
九华山

“次有大人相,名现佛三昧海行云,于一念中,示现如来无量庄严,普遍庄严一切法界不思议世界海,是为十五。

“次有大人相,名变化海普照云,妙宝莲华如须弥山以为庄严,众宝光明从佛愿生,现诸变化无有穷尽,是为十六。
变现/化作/化现//变化 = Nirmana。指变化种种形相之意。即佛、菩萨为教化众生,而以其神通力变化成种种相貌。其中,佛为地前凡夫等利益之事,而变现之佛身或菩萨等身,称为变化身、应化身、应化佛;为五趣之众生而变现鬼畜等身,称为化身;无而忽有之佛形、菩萨形、人形、鸟形等,称为化佛、化菩萨、化人、化鸟。又佛为教化凡夫,应机所变现净、秽之国土,称为变化土、化土。此外,能变化之心,称为化心;所变化之事,称为化事。

“次有大人相,名一切如来解脱云,清净妙宝以为庄严,放大光明,庄严一切佛师子座,示现一切诸佛色像,及无量佛法诸佛刹海,是为十七。
= 用清净妙宝,作为庄严。
师子床/狮子座/师子座 = Simhasana,原指释迦牟尼之座席。佛为人中狮子,故佛所坐之处(床、地等),总称师子座。又坐此座说无为师子吼法,故亦称师子座。后泛指寺院中佛、菩萨之台座以及高僧说法时之座席。

“次有大人相,名自在方便普照云,毗琉璃华、真金莲华、摩尼王灯、妙法焰云以为庄严,放一切诸佛宝焰密云,清净光明充满法界,于中普现一切妙好庄严之具,是为十八。

“次有大人相,名觉佛种性云,无量宝光以为庄严,具足千轮,内外清净,从于往昔善根所生,其光遍照十方世界,发明智日,宣布法海,是为十九。
种性 = Gotra,即佛及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人各具有可能证得菩提之本性。此有先天具足不变者,与后天修行而得者二种,前者称为本性住种性,略称性种性,后者称为习所成种性,略称习种性。

“次有大人相,名现一切如来相自在云,众宝璎珞、琉璃宝华以为庄严,舒大宝焰充满法界,于中普现等一切佛刹微尘数去、来、现在无量诸佛,如师子王勇猛无畏,色相、智慧皆悉具足,是为二十。
缨络/璎珞(yīng luò) = Keyūra,音译作枳由罗,由珠玉或花等编缀成之饰物。可挂在头、颈、胸或手脚等部位。印度一般王公贵人皆佩戴之。
狮子王/师子兽王/师子王 = 如来之说法能灭一切戏论,于一切外道邪见无所畏惧,如狮子王咆吼,百兽皆慑伏,故以狮子王喻之。

“次有大人相,名遍照一切法界云,如来宝相清净庄严,放大光明普照法界,显现一切无量无边诸佛菩萨智慧妙藏,是为二十一。

“次有大人相,名毗卢遮那如来相云,上妙宝华及毗琉璃清净妙月以为庄严,悉放无量百千万亿摩尼宝光,充满一切虚空法界,于中示现无量佛刹,皆有如来结跏趺坐,是为二十二。
莲花坐/跏趺坐/结跏趺坐 = Pallaka,跏趺坐是指两脚交叠盘坐的姿势。两足交叠置于两股上,称为全跏趺坐或双跏趺坐,俗称“双盘”。标准的七支坐法,采取全跏趺坐,认为这个姿势最为安定,能够有助于入定。

五方佛/五方如来/五智如来 = 源自密宗金刚界思想,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
东方
阿閦佛/不动佛/无动佛/宝幢如来
Akshobhya,阿閦佛在成佛久远之前,曾侍奉大目如来(又译广目如来),示而萌发“对众生不生瞋恨”(“不恚有情”)的誓愿,经过累劫的修行,即于东方妙喜世界成佛。即便为人所怨恨,也不退转,不为嗔恚而动,是为“不动”。
南方
宝生佛/宝生如来/宝相如来/开敷华王如来
Ratna-sambhava,代表佛法微妙之德,亦即在佛法圆满中,得到无量福德、珍宝,故曰“宝生”。
中央
毗卢遮那佛/毗卢舍那佛/卢舍那佛/遮那佛/毘卢遮那佛/大日如来
Vairocana,意为照耀,是光明遍照的意思。毗卢遮那佛是娑婆世界的佛,释迦牟尼是他的名称之一。天台宗以毗卢遮那佛为法身佛、卢舍那佛为报身佛、释迦牟尼佛为应身佛。
西方
阿弥陀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甘露王如来
Amitābha,意译为“无量光”。
Amitāyus,意译为“无量寿”。
北方
不空成就佛/天鼓雷音佛/天鼓音佛/雷音王佛
Amogha-siddhi,密教中,转“不净”为“清净”之德之金刚夜叉明王,即为不空成就佛之化身。

“次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佛光明云,众宝妙灯以为庄严,放净光明,遍照十方一切世界,悉现诸佛转于法轮,是为二十三。

“次有大人相,名普现一切庄严云,种种宝焰以为庄严,放净光明充满法界,念念常现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与诸菩萨坐于道场,是为二十四。

“次有大人相,名出一切法界音声云,摩尼宝海、上妙栴檀以为庄严,舒大焰网充满法界,其中普演微妙音声,示诸众生一切业海,是为二十五。
栴檀/旃檀 = Candana,香木名。译曰与乐。出自南印度摩罗耶山,其山形似牛头,故名牛头旃檀[sandalwood]

“次有大人相,名普照诸佛变化轮云,如来净眼以为庄严,光照十方一切世界,于中普现去、来、今佛所有一切庄严之具,复出妙音,演不思议广大法海,是为二十六。

“次有大人相,名光照佛海云,其光普照一切世界,尽于法界无所障碍,悉有如来结跏趺坐,是为二十七。

“次有大人相,名宝灯云,放于如来广大光明,普照十方一切法界,于中普现一切诸佛,及诸菩萨,不可思议诸众生海,是为二十八。

“次有大人相,名法界无差别云,放于如来大智光明,普照十方诸佛国土、一切菩萨道场众会无量法海,于中普现种种神通,复出妙音,随诸众生心之所乐,演说普贤菩萨行愿,令其回向,是为二十九。
行愿 = 身之行与心之愿,此二相资而成大事。
转向/施向/回向 = Pariāmanā,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诸经论有关回向之说甚多。

“次有大人相,名安住一切世界海普照云,放宝光明,充满一切虚空法界,于中普现净妙道场,及佛菩萨庄严身相,令其见者得无所见,是为三十。

“次有大人相,名一切宝清净光焰云,放于无量诸佛菩萨摩尼妙宝清净光明,普照十方一切法界,于中普现诸菩萨海,莫不具足如来神力,常游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刹网,是为三十一。

“次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法界庄严云,最处于中,渐次隆起,阎浮檀金、因陀罗网以为庄严,放净光云充满法界,念念常现一切世界诸佛菩萨道场众会,是为三十二。
(zuì) = 冒犯夺取[offend and fetch](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时划分的等级,以上等为最。跟“殿”相对[first]/首位[the first place]/假借为“绝”。表示程度,相当于“极”、“尤”[mostbestto the highest degree])
(lóng) = 丰大;高[grandhigh](国家逢勃发展;隆盛[prosperous]/使兴盛[prosper])
因陀罗网/天帝网/帝网 = indra-jāla,忉利天王的宫殿里,有一种用宝珠结成的网,一颗颗宝珠的光,互相辉映,一重一重,无有穷尽,这种由宝珠所结成的网,就叫做因陀罗网。

四洲/四大部洲/四天下/一四天下
#住须弥山四方碱海之四大洲也。
三洲
东胜神洲/东胜身洲/东毗提诃洲<Pūrvavideha>
#旧云东弗婆提
为身形胜故,名为胜身。
南赡部洲
<Jambudvipa>
#旧云南阎浮提
当须弥山之南方大洲名,即吾人之住处。阎浮者新称赡部<Jambu>,树名。提为提鞞波之略,译曰洲。此洲之中心,有阎浮树之林,故以为洲名。又属南方,故曰南阎浮提。
#阎浮檀金/阎浮提金 = Jambunadasuvara,金名。其色赤黄,带紫焰气。阎浮为树名。檀或那提,译曰河。阎浮树下有河,曰阎浮檀。此河中出金曰阎浮檀金。即阎浮河金也。
西牛货洲
<Aparagodāniya>
#旧云西瞿耶尼,新称瞿陀尼
为贸易牛故,名为牛货。
北俱卢洲/北瞿卢洲/北拘卢洲<Uttarakuru>
#旧云北郁单越
译曰胜处。于四洲中国土最胜,故名胜处。
#彼洲人民平等安乐,寿足千年。洲形正方。

“佛子,如来顶上,有如是三十二种大人相以为严好。

###如来的眉间有一相
“佛子,如来眉间有大人相,名遍法界光明云,摩尼宝华以为庄严,放大光明,具众宝色,犹如日月洞彻清净,其光普照十方国土,于中显现一切佛身,复出妙音宣畅法海,是为三十三。
(dòng) = 水流急[rapid](透彻[thoroughly]/窟窿;孔穴[hole]/敞开[open])

###如来的眼有一相
“如来眼有大人相,名自在普见云,以众妙宝而为庄严,摩尼宝光清净映彻,普见一切皆无障碍,是为三十四。
(yìng) = [shine](反映,因光线照射而显出[reflect]/遮;隐藏[shade])

###如来的鼻有一相
“如来鼻有大人相,名一切神通智慧云,清净妙宝以为庄严,众宝色光弥覆其上,于中出现无量化佛,坐宝莲华,往诸世界,为一切菩萨、一切众生演不思议诸佛法海,是为三十五。
应化佛/变化佛/化佛 = Nirmana-buddha。佛陀为救度众生而变现另一种姿态,即称为变化身。/指原无而忽有之佛。即应机宜而忽然化现之佛形。

###如来的舌有四相
“如来舌有大人相,名示现音声影像云,众色妙宝以为庄严,宿世善根之所成就,其舌广长遍覆一切诸世界海,如来若或熙怡微笑,必放一切摩尼宝光,其光普照十方法界,能令一切心得清凉,去、来、现在所有诸佛,皆于光中炳然显现,悉演广大微妙之音,遍一切刹,住无量劫,是为三十六。
影像 = 与‘本质’相对。比喻立名,以表显心中所现之相分(外界事物映现于心之影像)。与相分连称为影像相分。
宿世 = Purva,宿即久、旧、古之意。宿世即前生、前世、过去世之意。宿世之生存状态,称为宿命;宿世所有之习惯,称为宿习;宿世所结之因缘,称为宿因、宿缘。宿世所造之业,称为宿业、宿行。就业之善恶,于宿世行善业,称为宿善;而于宿世专造恶业,不造善业者,称为无宿善。依宿世业因而感之果报,称为宿报。宿世心所执着不离之善恶性贺,称为宿执。宿昔之意愿、宿昔之怨意,称为宿意。
(xī) = 曝晒;晒太阳[dry in the sun](光明、明亮[bright]/通“禧”。幸福;吉祥[happyluckyauspicious])
(yí) = 和悦的样子[cheerfulhappy]
(bǐng) = 光明,明亮[bright](照耀[shine])

“如来舌复有大人相,名法界云,其安平,众宝为严,放妙宝光,色相圆满,犹如眉间所放光明,其光普照一切佛刹,唯尘所成,无有自性,光中复现无量诸佛,咸发妙音说一切法,是为三十七。
(zhǎng) = 手掌,手心[palm]
(ān) = 安定;安全;安稳[peacefulquietcalmtranquil](使安定[stabilize]/安排;安置[arrange]/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how])

“如来舌端有大人相,名照法界光明云,如意宝王以为庄严,自然恒出金色宝焰,于中影现一切佛海,复震妙音充满一切无边世界,一一音中具一切音,悉演妙法,听者心悦,经无量劫玩味不忘,是为三十八。
(duān) = 站得直[straight](端正。引申为正直[uprightproper]/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end]/事由;原委[cause])
玩味(wán wèi) = 细心体会其中意味[ponderruminatesavor]

“如来舌端复有大人相,名照耀法界云,摩尼宝王以为严饰,演众色相微妙光明,充满十方无量国土,尽于法界靡不清净,于中悉有无量诸佛及诸菩萨,各吐妙音,种种开示,一切菩萨现前听受,是为三十九。
现在前/现前 = pratyaksa,即显现于眼前或于目前存在之意。

###如来的上腭有一相
“如来口上腭有大人相,名示现不思议法界云,因陀罗宝、毗琉璃宝以为庄严,放香灯焰清净光云,充满十方一切法界,示现种种神通方便,普于一切诸世界海,开演甚深不思议法,是为四十。
(è) = 口腔的上膛。前部称硬腭,后部称软腭[palate]
香灯 = 谓焚香与燃灯。

###如来的牙有四相
“如来口右辅下牙有大人相,名佛牙云,众宝摩尼卍字相轮以为庄严,放大光明普照法界,于中普现一切佛身,周流十方开悟群生,是为四十一。
(fǔ) = 古代夹在车轮外旁的直木,每轮二木,用以增加车轮载重支力[side poles of cart](人的颊骨[cheek bones])
万字/卍卍字/卍字 = Srivatsalaksana,意译作吉祥海云、吉祥喜旋。为佛三十二相之一,八十种好之一。乃显现于佛及十地菩萨胸臆等处之德相。卍之形,原是古代印度表示吉祥之标志。除印度外,波斯、希腊均有此类符号,通常被视为太阳、电光、火、流水等之象征。在古代印度,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均使用之。

“如来口右辅上牙有大人相,名宝焰弥卢藏云,摩尼宝藏以为庄严,放金刚香焰清净光明,一一光明充满法界,示现一切诸佛神力,复现一切十方世界净妙道场,是为四十二。
弥卢 = Meru,意译高。
示现 = Pratihaya,即显示、显现之意。于诸经典中论及示现者,例如旧华严经卷二十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四载,诸佛、菩萨为教化众生,而变现种种身形。如佛陀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观音菩萨之三十三身等。

“如来口左辅下牙有大人相,名宝灯普照云,一切妙宝,舒华发香以为庄严,放灯焰云清净光明,充满一切诸世界海,于中显现一切诸佛,坐莲华藏师子之座,诸菩萨众所共围绕,是为四十三。
(suǒ) = 伐木声。(“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place]/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一切,所有[all])

“如来口左辅上牙有大人相,名照现如来云,清净光明、阎浮檀金、宝网、宝华以为庄严,放大焰轮充满法界,于中普现一切诸佛,以神通力于虚空中流布法乳、法灯、法宝,教化一切诸菩萨众,是为四十四。
宝网 = 谓珍宝结成之罗网。帝释宫之罗网,称为帝网,亦称因陀罗网。
法乳 = 以正法之滋味长养弟子之法身,犹如母乳之于幼儿。
法光/法炬/法灯 = 以灯比喻佛法。谓佛法能照破迷界痴暗,犹如灯火能照亮暗夜。
法宝 = 指佛、法、僧三宝中之法宝。即佛所说之三藏十二部等一切教法。

###如来的齿有一相
“如来齿有大人相,名普现光明云,一一齿间,相海庄严,若微笑时悉放光明,具众宝色,摩尼宝焰,右旋宛转,流布法界靡不充满,演佛言音说普贤行,是为四十五。
齿(chǐ) = [tooth]
(wǎn) = 象屋里的草弯曲自相覆盖。弯曲[bend](似乎,好像;仿佛[as if]/事物真切可见,历历在目[clearly]/委婉;婉转[mild and roundabout])

###如来的唇有一相
“如来唇有大人相,名影现一切宝光云,放阎浮檀真金色、莲华色、一切宝色广大光明,照于法界悉令清净,是为四十六。
(chún) = 嘴唇[lip]
莲华色 = Utpalavarna,意译作莲华鲜、专华色、华色。或梵汉并举,译作优钵罗华色、优钵华色。

###如来的颈有一相
“如来颈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世界云,摩尼宝王以为庄严,绀蒲成就,柔软细滑,放毗卢遮那清净光明,充满十方一切世界,于中普现一切诸佛,是为四十七。
(jǐng) = 颈项[neck]
(gàn) = 红青,微带红的黑色[dark purple]
(pú) = 香蒲[cattail]
剑蒲/甘菩遮/绀蒲 = Kamboja,为产于西域之果名。色赤而 形圆,其上有三道横纹,佛颈呈此相,称为绀蒲成就。

###如来的肩有五相
“如来右肩有大人相,名佛广大一切宝云,放一切宝色、真金色、莲华色光明,成宝焰网,普照法界,于中普现一切菩萨,是为四十八。
(jiān) = 肩膀[shoulder]

“如来右肩复有大人相,名最胜宝普照云,其色清净如阎浮金,放摩尼光充满法界,于中普现一切菩萨,是为四十九。

“如来左肩有大人相,名最胜光照法界云,犹如顶上及以眉间种种庄严,放阎浮檀金及莲华色众宝光明,成大焰网充满法界,于中示现一切神力,是为五十。
焰网 = 焰,火焰;网,指帝释天之网。焰网庄严乃比喻佛之光明重重交彻而无尽际,犹如帝释天之珠网。

“如来左肩复有大人相,名光明遍照云,其相右旋,阎浮檀金色摩尼宝王以为庄严,放众宝华,香焰光明充遍法界,于中普现一切诸佛及以一切严净国土,是为五十一。

“如来左肩复有大人相,名普照耀云,其相右旋,微密庄严,放佛灯焰云,清净光明充遍法界,于中显现一切菩萨种种庄严,悉皆妙好,是为五十二。

###如来的胸有十一相
“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云,摩尼宝华以为庄严,放一切宝色种种光焰轮,充满法界,普令清净,复出妙音宣畅法海,是为五十三。
(yì) = 胸骨[breastbone](胸部[chest]/通“意”。意料;推测[surmise])
(jí) = 吉祥;吉利[lucky]
(xiáng) = 凶吉的预兆,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omen](吉利[auspiciousluckypropitious])

“吉祥相右边有大人相,名示现光照云,因陀罗网以为庄严,放大光轮充满法界,于中普现无量诸佛,是为五十四。

“吉祥相右边复有大人相,名普现如来云,以诸菩萨摩尼宝冠而为庄严,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悉令清净,于中示现去、来、今佛坐于道场,普现神力,广宣法海,是为五十五。
宝冠/天冠 = 乃诸天头上所戴之冠,或类似诸天之冠的微妙之冠。以其精微殊妙,非人中所有,故称天冠。

“吉祥相右边复有大人相,名开敷华云,摩尼宝华以为庄严,放宝香焰灯清净光明,状如莲华,充满世界,是为五十六。
(fū) = 施予;给予[grantcarry out](铺展;铺开[spread outunfold]/通“布”。宣告;陈述[narrate in detail]/<>[open])

“吉祥相右边复有大人相,名可悦乐金色云,以一切宝心王藏摩尼王而为庄严,放净光明照于法界,于中普现犹如佛眼广大光明摩尼宝藏,是为五十七。
(yuè) = 本作“说”。高兴,愉快[delightedhappypleased](顺服,悦服,从心里佩服[heartily admire])
心王 = 万法都是从心中生出来的,心就是万法之王,故称心王。

“吉祥相右边复有大人相,名佛海云,毗琉璃宝、香灯、华鬘以为庄严,放满虚空摩尼宝王香灯大焰清净光明,充遍十方一切国土,于中普现道场众会,是为五十八。

“吉祥相左边有大人相,名示现光明云,无数菩萨坐宝莲华以为庄严,放摩尼王种种间错宝焰光明,普净一切诸法界海,于中示现无量诸佛,及佛妙音演说诸法,是为五十九。
(cuò) = 用金涂饰,镶嵌[inlay with goldsilveretc.](杂乱;交错[in disorderalternate]/错误[errormistake])

“吉祥相左边复有大人相,名示现遍法界光明云,摩尼宝海以为庄严,放大光明遍一切刹,于中普现诸菩萨众,是为六十。

“吉祥相左边复有大人相,名普胜云,日光明摩尼王宝轮鬘而为庄严,放大光焰充满法界诸世界海,于中示现一切世界、一切如来、一切众生,是为六十一。

“吉祥相左边复有大人相,名转法轮妙音云,一切法灯清净香蕊以为庄严,放大光明充满法界,于中普现一切诸佛所有相海,及以心海,是为六十二。
转梵轮/转法轮 = Dharma-cakra-pravartana,为八相成道之一。释尊一代化仪总有八种相,其中,转法轮即指释尊为令众生得道而说法。cakra一词本为印度古代之战车,以回转战车即可粉碎敌人,譬喻佛陀所说之教法于众生之中回转,即可破碎众生之迷惑。又转轮圣王转动金轮,以降伏怨敌;而释尊以说法降伏恶魔,故称转法轮。释尊成道后,最初在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宣说四谛法,此为转法轮之始,称为初转法轮。
心海 = 喻指众生之心体。

“吉祥相左边复有大人相,名庄严云,以去、来、今一切佛海而为庄严,放净光明严净一切诸佛国土,于中普现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及佛菩萨所行之行,是为六十三。
严净 = 谓诸佛国土之庄严清净。

###如来的手有十三相
“如来右手有大人相,名海照云,众宝庄严,恒放月焰清净光明,充满虚空一切世界,发大音声,叹美一切诸菩萨行,是为六十四。
(tàn) = 叹息[sigh](赞叹,赞美[highly praise])

“如来右手复有大人相,名影现照耀云,以毗琉璃、帝青、摩尼宝华而为庄严,放大光明普照十方菩萨所住莲华藏、摩尼藏等一切世界,于中悉现无量诸佛,以净法身坐菩提树,震动一切十方国土,是为六十五。
帝青 = 宝珠名。是帝释宝,亦作青色。以其最胜,故称帝释青。
莲华国/莲华藏世界 = 即自莲花出生之世界,或指含藏于莲花中之功德无量、广大庄严之世界。
觉树/道树/道场树/思惟树/佛树/菩提树 = Bodhivrksa,菩提树的梵语原名为“毕钵罗树”(Pippala),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此树下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毕钵罗树因而被尊称为菩提树,“菩提”意为“觉悟”。直到今天印度教的沙门、头陀们还经常在菩提树下思考。

“如来右手复有大人相,名灯焰鬘普严净云,毗卢遮那宝以为庄严,放大光明成变化网,于中普现诸菩萨众,咸戴宝冠,演诸行海,是为六十六。

“如来右手复有大人相,名普现一切摩尼云,莲华焰灯而为庄严,放海藏光充遍法界,于中普现无量诸佛,坐莲华座,是为六十七。
海藏 = 譬喻佛之说法。佛法大海无美丑之别,亦不论有情、非情,一切尽包容其中,故以海藏喻之。

“如来右手复有大人相,名光明云,摩尼焰海以为庄严,放众宝焰、香焰、华焰清净光明,充满一切诸世界网,于中普现诸佛道场,是为六十八。

“如来左手有大人相,名毗琉璃清净灯云,宝地妙色以为庄严,放于如来金色光明,念念常现一切上妙庄严之具,是为六十九。

“如来左手复有大人相,名一切刹智慧灯音声云,以因陀罗网、金刚华而为庄严,放阎浮檀金清净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是为七十。

“如来左手复有大人相,名安住宝莲华光明云,众宝妙华以为庄严,放大光明如须弥灯,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是为七十一。

“如来左手复有大人相,名遍照法界云,以妙宝鬘、宝轮、宝瓶、因陀罗网及众妙相以为庄严,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一切国土,于中示现一切法界、一切世界海、一切如来坐莲华座,是为七十二。

“如来右手指有大人相,名现诸劫刹海旋云,水月焰藏摩尼王一切宝华以为庄严,放大光明充满法界,其中恒出微妙音声,满十方刹,是为七十三。
刹土大海/刹海 = 指十方世界而言,俗称为宇宙。
水中月/水月 = Udaka-candra,大乘十喻之一,十缘生句之一。水中之月乃月之影现,并无月之实体,以此比喻诸法无自性,凡夫妄执心水中所现我我所之相,而着于诸法,实则诸法了无实体。

“如来左手指有大人相,名安住一切宝云,以帝青、金刚宝而为庄严,放摩尼王众宝光明充满法界,其中普现一切诸佛及诸菩萨,是为七十四。

“如来右手掌有大人相,名照耀云,以摩尼王千辐宝轮而为庄严,放宝光明,其光右旋充满法界,于中普现一切诸佛,一一佛身光焰炽然,说法度人,净诸世界,是为七十五。
(fú) = 辐条。连结车辋和车毂的直条[spoke]
足下轮相/足下千辐轮相/千辐轮相 = 指具足千辐轮之妙相,乃佛三十二相之一。此相不仅现于足底,亦可见于佛之双手。
(chì) = 火旺。引申为凶猛,激烈;气焰高涨[burning](兴盛,昌盛[powerful and prosperous])

“如来左手掌有大人相,名焰轮普增长化现法界道场云,以日光摩尼王千辐轮而为庄严,放大光明充满一切诸世界海,于中示现一切菩萨,演说普贤所有行海,普入一切诸佛国土,各各开悟无量众生,是为七十六。
开悟 = 为修行的最终极目的,觉悟佛法的道理,实际证明生命之无量苦的实际相貌,就是相对于一般人对世间本质及生命实相的无所知道。

###如来的阴藏有一相
“如来阴藏有大人相,名普流出佛音声云,一切妙宝以为庄严,放摩尼灯华焰光明,其光炽盛,具众宝色,普照一切虚空法界,其中普现一切诸佛,游行往来处处周遍,是为七十七。
阴马藏相/阴藏相/马王隐藏相/势峰藏密相/马阴藏相 = Kosopagata-vasti-guhya。如来三十二相之一。阴,男根之意。即佛陀之男根隐藏于腹中而不外现,故称阴藏。似马之阴,故称马阴藏。

###如来的坐处有二相
“如来右臀有大人相,名宝灯鬘普照云,诸摩尼宝以为庄严,放不思议宝焰光明,弥布十方一切法界,与虚空法界同为一相,而能出生一切诸相,一一相中悉现诸佛自在神变,是为七十八。
(tún) = 屁股[buttocks]

“如来左臀有大人相,名示现一切法界海光明弥覆虚空云,犹如莲华,清净妙宝以为严饰,放光明网遍照十方一切法界,于中普现种种相云,是为七十九。

###如来的髀有二相
“如来右髀有大人相,名普现云,以众色摩尼而为庄严,其髀与腨上下相称,放摩尼焰妙法光明,于一念中能普示现一切宝王游步相海,是为八十。
(bì) = 大腿[hip]
(shuàn) = 小腿肚子。
宝王 = 宝为庄严之意,王为最上之意。意谓用七宝庄严者;表示最胜、最上之意。/佛之尊称。又作宝王如来。

“如来左髀有大人相,名现一切佛无量相海云,一切宝海随顺安住以为庄严,广大游行,放净光明普照众生,悉使希求无上佛法,是为八十一。
随顺 = 谓随从他人之意而不拂逆。/随顺一语,在佛、众生、教法皆可用之。

###如来的腨有三相
“如来右边伊尼延鹿王腨有大人相,名一切虚空法界云,光明妙宝以为庄严,其相圆直,善能游步,放阎浮金色清净光明,遍照一切诸佛世界,发大音声普皆震动,复现一切诸佛国土,住于虚空宝焰庄严,无量菩萨从中化现,是为八十二。
伊尼延 = Aineya,羚羊之一种。自古译为鹿王。毛黑,足胫纤圆,长短得所,故常以之比喻佛三十二相中之‘腨如鹿王相’。

“如来左边伊尼延鹿王腨有大人相,名庄严海云,色如真金,能遍游行一切佛刹,放一切宝清净光明,充满法界,施作佛事,是为八十三。
(shī) = 本指旗帜。(假借为“吔”。给,给予。引申为施舍[give]/施行;实行;推行[put into force]/设置;安放[set up])

“如来宝腨上毛有大人相,名普现法界影像云,其毛右旋,一一毛端放宝光明,充满十方一切法界,示现一切诸佛神力,其诸毛孔悉放光明,一切佛刹于中显现,是为八十四。
= 在如来的宝腨上之毛,有大人之相好。
右回/右绕/右旋 = 即向右回旋。如佛眉间之白毫向右方旋绕,称为眉间白毫相,为佛三十二相之一。
(chōng) = 从儿,育省声。育子长大成人。长,高[tall]([full])

###如来的足有十三相
“如来足下有大人相,名一切菩萨海安住云,色如金刚、阎浮檀金、清净莲华,放宝光明,普照十方诸世界海,宝香焰云处处周遍,举足将步,香气周流,具众宝色充满法界,是为八十五。
= 举足将要行步时,香气周遍的流出。
(jiàng) = 从“寸”,表示与手有关。将领,带兵的人[general](携带[bring]/使用[use]/就要;将要[willbe going to]/调养;保养[recuperaterestmaintain]/岂;难道[Does it mean?])

“如来右足上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光明云,一切众宝以为庄严,放大光明充满法界,示现一切诸佛菩萨,是为八十六。
(zú) = 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脚[foot](充实;完备;足够[enoughcompleteample]/使满足[satisfy])

“如来左足上有大人相,名普现一切诸佛云,宝藏摩尼以为庄严,放宝光明,于念念中现一切佛神通变化,及其法海所坐道场,尽未来际劫无有间断,是为八十七。
无限/尽未来际 = 谓穷尽无限未来之生涯、边际。多用于发愿之场合。盖为表示‘法’之常住而假说未来际,如谓‘过去无极际,未来亦无际底’。

“如来右足指间有大人相,名光照一切法界海云,须弥灯摩尼王千辐焰轮种种庄严,放大光明充满十方一切法界诸世界海,于中普现一切诸佛所有种种宝庄严相,是为八十八。

“如来左足指间有大人相,名现一切佛海云,摩尼宝华、香焰、灯鬘、一切宝轮以为庄严,恒放宝海清净光明,充满虚空,普及十方一切世界,于中示现一切诸佛及诸菩萨圆满音声、卍字等相,利益无量一切众生,是为八十九。

“如来右足跟有大人相,名自在照耀云,帝青、宝末以为庄严,常放如来妙宝光明,其光妙好充满法界,皆同一相无有差别,于中示现一切诸佛坐于道场,演说妙法,是为九十。
(gēn) = 足后为跟[heel]
一相 = 谓为无二之相。即言无差别之诸相,平等一味也。

“如来左足跟有大人相,名示现妙音演说诸法海云,以变化海摩尼宝、香焰海须弥华摩尼宝,及毗琉璃而为庄严,放大光明充满法界,于中普现诸佛神力,是为九十一。

“如来右足趺有大人相,名示现一切庄严光明云,众宝所成,极妙庄严,放阎浮檀金色清净光明,普照十方一切法界,其光明相犹如大云,普覆一切诸佛道场,是为九十二。
(fū) = 同“跗”。脚背[instep]

“如来左足趺有大人相,名现众色相云,以一切月焰藏毗卢遮那宝、因陀罗尼罗宝而为庄严,念念游行诸法界海,放摩尼灯香焰光明,其光遍满一切法界,是为九十三。
因陀罗尼罗目多/因陀罗尼罗 = Indranilamuktā,帝释之青珠也。

“如来右足四周有大人相,名普藏云,因陀罗尼罗金刚宝以为庄严,放宝光明充满虚空,于中示现一切诸佛坐于道场摩尼宝王师子之座,是为九十四。

“如来左足四周有大人相,名光明遍照法界云,摩尼宝华以为庄严,放大光明充满法界,平等一相,于中示现一切诸佛及诸菩萨自在神力,以大妙音演说法界无尽法门,是为九十五。
平等 = Sama,即均平齐等,无高下、浅深之差别。指一切现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识性、心真如性等上没有差别,称为平等。为‘差别’之对称。

“如来右足指端有大人相,名示现庄严云,甚可爱乐阎浮檀清净真金以为庄严,放大光明充满十方一切法界,于中示现一切诸佛及诸菩萨无尽法海,种种功德、神通变化,是为九十六。
功德 = 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

“如来左足指端有大人相,名现一切佛神变云,不思议佛光明、月焰普香、摩尼宝焰轮以为庄严,放众宝色清净光明,充满一切诸世界海,于中示现一切诸佛及诸菩萨,演说一切诸佛法海,是为九十七。

“佛子,毗卢遮那如来,有如是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一一身分,众宝妙相以为庄严。”
= 毗卢遮那佛,有这样等于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那样多的大人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