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华经卷第三《诸菩萨本受记品第四之一》
“尔时,宝藏如来复作是念:‘如是等无量众生,已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今当与各各授记,并为示现种种佛土。’
“尔时,世尊即入三昧,其三昧名不失菩提心;以三昧力故,放大光明遍照无量无边世界,皆悉令是转轮圣王及无量众生等,见无边诸佛世界。
“尔时,十方无量无边诸余世界,其中各各有大菩萨,蒙佛光故,以佛力故,各各悉来至于佛所,以己所得神足变化,供养于佛及比丘僧,头面礼足,右绕三匝,坐于佛前,欲听如来为诸菩萨受佛记莂。
莂(bié) = 植物生长太密而移栽。/古人把写在竹简帛上的契约从中剖开,双方各执一半,用作凭证。
授决/受决/受记/受别/记别/记说/记/记莂/受莂/授记 = Veyyakarana,本指分析教说,或以问答方式解说教理;转指弟子所证或死后之生处;后专指未来世证果及成佛名号之预言(又作预记)。十二部经之一。
“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复白圣王:‘大王,今可先发誓愿取妙佛土。’
“善男子,尔时圣王闻是语已,即起合掌,长跪向佛,前白佛言:‘世尊,我今真实欲得菩提。
“‘如我先于三月之中,以诸所须供养于佛及比丘僧,如是善根,我今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终不愿取不净佛土。
“‘世尊,我先已于七岁之中,端坐思惟种种庄严清净佛土。
“‘世尊,我今发愿:令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世界之中无有地狱、畜生、饿鬼;
“‘一切众生命终之后,令不堕于三恶道中;
“‘世界众生皆作金色;
“‘人天无别,皆得六通;
“‘以宿命通力,乃至得知百千万亿那由他劫宿世之事;
“‘以清净天眼,悉见百千亿那由他十方世界,亦见其中在在处处现在诸佛说微妙法;
“‘以清净天耳,悉闻百千亿那由他十方世界现在诸佛说法之声;
“‘以他心智故,知无量无边亿那由他十方世界众生之心;
“‘以如意通故,于一念中遍于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界周旋往反,令是众生悉解无我及无我所,皆得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愿我世界无有女人及其名字;
“‘一切众生等一化生;
“‘寿命无量,除其誓愿;
“‘无有一切不善之名,世界清净无有臭秽,常有诸天微妙之香皆悉充满;
“‘一切众生皆悉成就三十二相而各璎珞;
“‘所有菩萨皆是一生,除其誓愿。
“‘愿我世界所有众生,于一食顷以佛力故,遍至无量无边世界,见现在佛礼拜围绕,以其所得神足变化供养于佛,即于食顷还至本土,而常讲说佛之法藏;
“‘身得大力如那罗延;
“‘世界所有庄严之事,乃至得天眼者不能尽说;
“‘所有众生皆得四辩;
“‘一一菩萨所坐之树,枝叶遍满一万由旬;
“‘世界常有净妙光明,悉令他方世界无量佛土种种庄严而于中现;
“‘所有众生,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行不净,常为其余一切诸天、人及非人之所恭敬供养尊重,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于其中常得六根清净;
“‘即于生时,得无漏喜受于快乐,自然成就一切善根;
“‘寻于生时,著新袈裟便得三昧,其三昧名善分别,以三昧力遍至无量诸佛世界,见现在佛礼拜围绕,恭敬供养,尊重赞叹,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此三昧无有退失;
“‘所有菩萨如其所愿,各自庄严修净妙土,于七宝树中悉皆遥见诸佛世界一切众生;
“‘寻于生时,得遍至三昧,以三昧力故,常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世界中现在诸佛,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终不退失。
“‘愿令我界所有众生,皆得宫殿、衣服、璎珞种种庄严,犹如第六他化自在天;
“‘世界无有山陵、堆阜、大小铁围、须弥、大海,亦无阴盖及诸障碍烦恼之声,无三恶道、八难之名,无有受苦之名及不苦不乐名。
陵(líng) = 大土山[high mound]。(升,登[ascend]/超越,逾越[surpass]/欺侮;欺压[bully]/凌驾[override]。)
阜(fù) = 土山[mound]。(泛指山[mountain]。)
“‘世尊,我今所愿如是,欲得如是严净佛土。
“‘世尊,我于来世便当久久行菩萨道,要得成就如是清净佛土。
“‘世尊,我于来世作是希有事已,然后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菩提树纵广正等一万由旬;于此树下坐道场时,于一念中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常光照于无量无边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界。
“‘令我寿命无量无边百千亿那由他劫,无能知者,除一切智。
“‘令我世界无有声闻、辟支佛乘,所有大众纯诸菩萨,无量无边无能数者,除一切智。
“‘愿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令十方诸佛称扬赞叹我之名字。
“‘愿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无量无边阿僧祇余佛世界,所有众生闻我名者,修诸善本欲生我界,愿其舍命之后必定得生,唯除五逆、诽谤圣人、废坏正法。
“‘愿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其余无量无边阿僧祇诸佛世界所有众生,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诸菩提欲生我界者,临终之时,我时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于我所得心欢喜,以见我故离诸障碍,即便舍身来生我界。
“‘愿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诸菩萨摩诃萨所未闻法欲从我闻者,如其所愿悉令得闻。
“‘愿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其余无量无边阿僧祇世界,在在处处诸菩萨等闻我名者,即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第一忍、第二第三,有愿欲得陀罗尼及诸三昧者,如其所愿必定得之,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退失。
“‘我灭度后,过诸算数劫已,有无量无边阿僧祇世界,其中菩萨闻我名字,心得净信第一欢喜,悉礼拜我,叹未曾有:“是佛世尊为菩萨时已作佛事,久久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彼诸菩萨得最第一信心欢喜已,必定当得第一初忍、第二第三,有愿欲得陀罗尼门及诸三昧者,如其所愿悉皆得之,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退失。
“‘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其余无量无边阿僧祇世界,有诸女人闻我名者,即得第一信心欢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成佛,终不复受女人之身。
“‘愿我灭度已,虽经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有无量无边阿僧祇佛刹,其中女人闻我名者,即得第一信心欢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成佛,终不复受女人之身。
“‘世尊,我之所愿如是佛土、如是众生。
“‘世尊,若世界清净、众生如是者,然后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尔时宝藏如来语转轮王言:‘善哉!善哉!大王,今者所愿甚深,已取净土,是中众生其心亦净。
“‘大王,汝见西方过百千万亿佛土,有世界名尊善无垢,彼世界有佛,名尊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今现在为诸菩萨说于正法。
“‘彼界无有声闻、辟支佛名,亦无有说小乘法者,纯一大乘清净无杂。
“‘其中众生等一化生,亦无女人及其名字。
“‘彼佛世界所有功德清净庄严,悉如大王所愿,无量种种庄严佛之世界等无差别,悉已摄取无量无边调伏众生。
“‘今改汝字为无量清净。’
“尔时,世尊便告无量清净:‘彼尊音王佛,过一中劫当般涅槃;般涅槃已,正法住世满十中劫。
“‘正法灭已,过六十中劫,彼土转名弥楼光明,当有如来出现于世,号不可思议功德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是佛犹如尊音王如来,世界庄严如尊善无垢等无有异,其佛寿命六十中劫;佛灭度已,正法住世六十中劫。
“‘正法灭已,过千中劫,是时世界故名尊善无垢,复有佛出,号宝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所有、寿命多少、正法住世亦如不可思议功德王佛等无有异。
“‘正法灭已,是时世界转名善坚,复有佛出,号宝尊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庄严如前无异,佛寿三十五中劫;佛灭度后,正法住世满七中劫。
“‘正法灭已,复有无量无边诸佛次第出世,所有世界、寿命、正法悉亦如是。
“‘我今皆见如是诸佛始初成道及其灭度,是时世界常住不异,无有成败。
“‘大王,如是诸佛灭度已,复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是时世界转名安乐,汝于是时当得作佛,号无量寿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是时圣王闻是语已,前白佛言:‘世尊,如是等当成佛者,为在何处?’
“佛告大王:‘如是菩萨今在此会,其数无量不可称计,悉从十方余佛世界而来集此,供养于我听受妙法。
“‘是诸菩萨已从过去诸佛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复从现在十方诸佛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是故先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王,是诸菩萨已曾供养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佛,种诸善根,修集智慧。
“‘大王,以是之故,是诸菩萨在于汝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时转轮王复白佛言:‘世尊,是宝海梵志,乃能劝我及诸眷属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梵志于未来世,为经几时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大王:‘是梵志成就大悲故,于未来世师子吼时,汝自知之。’
“时转轮王复白佛言:‘世尊,若我所愿成就如佛所记者,我今头面礼佛,当令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六种震动,其中诸佛亦当为我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善男子,尔时无量净王作是语已,寻于佛前头面著地。
“尔时,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六种震动,是中诸佛即与授记,作如是言:‘删提岚界善持劫中,人寿八万岁,有佛出世,号曰宝藏。
“‘有转轮圣王名无量净,主四天下,三月供养宝藏如来及比丘僧。
“‘以是善根故,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已,始入第二恒河沙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无量寿,世界名安乐,常身光照纵广周匝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
“尔时,宝藏如来即为大王说此偈言:
“‘十方世界,震动大地,及余山林,如恒沙等,
汝今可起,已得授记,为天人尊,胜法调御。’
“善男子,尔时转轮圣王闻是偈已,心生欢喜,即起合掌,前礼佛足,去佛不远,复坐听法。
“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复白圣王第一太子言:‘善男子,持此宝物并及先所于三月中供养如来及比丘僧种种珍宝,如是福德和合集聚,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作是言:‘善男子,以此所施不应求于忉利天王、大梵天王。
“‘何以故?今者所有福报之物,皆是无常无决定相犹如疾风。
“‘是故应当以是布施所得果报,令心自在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脱无量无边众生令入涅槃。’
“是时,太子闻是语已,答梵志言:‘我今观于地狱众生多诸苦恼,人天之中或有垢心,以垢心故数数堕于三恶道中。
“‘复作是念,是诸众生以坐亲近恶知识故,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尽诸善根,摄取种种诸邪见等,以覆其心行于邪道。
“‘世尊,今我以大音声告诸众生:我之所有一切善根,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白佛言:‘世尊,我今复当为众生故发上胜愿。
“‘世尊,我今若能逮得己利者,愿令转轮圣王过第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已,始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是时世界名曰安乐,大王成佛号无量寿,世界庄严,众生清净,作正法王。
“‘是佛世尊于无量劫作佛事已,所作已办入无余涅槃,乃至正法住时,我于其中修菩萨道,即于是时能作佛事。
“‘是佛正法于初夜灭,即其后夜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白佛言:‘唯愿世尊为我授记,今我一心请于十方如恒河沙等现在诸佛,唯愿各各为我授记。’
“善男子,尔时宝藏佛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
“‘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已有百千无量亿那由他众生得离苦恼。
“‘汝为菩萨时,已能大作佛事。
“‘善男子,无量寿佛般涅槃已,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初夜分中正法灭尽,夜后分中彼土转名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所有种种庄严无量无边,安乐世界所不及也。
“‘善男子,汝于后夜种种庄严,在菩提树下坐金刚座,于一念中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其佛寿命九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劫,般涅槃已,正法住世六十三亿劫。’
“尔时,观世音前白佛言:‘若我所愿得成就者,我今头面敬礼佛时,当令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世界中现在诸佛,亦复各各为我授记,亦令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大地及诸山河六种震动,出种种音乐,一切众生心得离欲。’
“善男子,尔时观世音菩萨寻礼宝藏如来,头面著地。
“尔时,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六种震动,一切山林悉出种种无量音乐,众生闻已即得离欲。
“其中诸佛皆与授记作如是言:‘散提岚界善持劫中,人寿八万岁,时有佛出世,号曰宝藏。
“‘有转轮圣王,名无量净,主四天下。
“‘其王太子,名观世音,三月供养宝藏如来及比丘僧,以是善根故,于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之中,当得作佛,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世界名曰一切珍宝所成就。’
“尔时,宝藏如来为观世音,而说偈言:
“‘大悲功德,今应还起,地六种动,及诸佛界,
十方诸佛,已授汝记,当成为佛,故应欢喜。’
“善男子,尔时太子观世音闻是偈已,心生欢喜,即起合掌,前礼佛足,去佛不远,复坐听法。
“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复白第二王子尼摩言:‘善男子,汝今所作福德清净之业,为一切众生得一切智故,应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尔时王子在佛前坐,叉手白佛言:‘世尊,如我先于三月之中供养如来及比丘僧,并我所有身口意业清净之行,如此福德,我今尽以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愿不净秽恶世界,令我国土及菩提树,如观世音所有世界种种庄严宝菩提树,及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愿遍出功德光明佛始初成道,我当先请转于法轮,随其说法所经时节,于其中间行菩萨道。
“‘是佛涅槃后正法灭已,我于其后次第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成佛时所作佛事,世界所有种种庄严,般涅槃后正法住世,如是等事悉如彼佛等无有异。’
“尔时,佛告第二王子:‘善男子,汝今所愿最大世界,汝于来世当得如是大世界处,如汝所愿。
“‘善男子,汝于来世当于如是最大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善住珍宝山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善男子,由汝愿取大世界故,因是字汝为得大势。’
“尔时,得大势前白佛言:‘世尊,若我所愿成就得己利者,我今敬礼于佛,当令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六种震动,雨须曼那华,其中诸佛各授我记。’
苏摩那华/须曼华/须曼那华
= Sumana,意译悦意花、好意花、好喜花、善摄意花、称意花。
“善男子,尔时得大势在佛前头面著地,寻时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六种震动,天雨须曼那华,其中现在诸佛世尊各与授记。
“尔时,宝藏如来为得大势,而说偈言:
“‘坚力功德,今可还起,大地震动,雨须曼华,
十方诸佛,已授汝记,当来得成,人天梵尊。’
“善男子,尔时得大势闻是偈已,心生欢喜,即起合掌,前礼佛足,去佛不远,复坐听法。
“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复白第三王子王众言:‘善男子,今汝所作福德之聚、清净之业,应为一切众生得一切智故,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尔时第三王子在佛前坐,叉手白佛言:‘世尊,如我先于三月之中供养如来及比丘僧,并我所有身口意业清净之行,如是福德,今我尽以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今所愿,不能于是不净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复不愿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行菩萨道时,愿令我所化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所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安止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劝化安止于六波罗蜜者。
“‘愿令先我悉于十方,一一方面如恒河沙佛刹微尘数等诸佛世界成佛说法,令我尔时以清净天眼悉遍见之。
“‘愿我为菩萨时能作如是无量佛事,我于来世行菩萨道无有齐限,我所教化诸众生等,令其心净犹如梵天。
“‘如是众生生我界者,尔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是等清净庄严佛刹,愿令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为一佛刹,周匝世界有大宝墙七宝填厕,其墙高大至无色界;
厕(cè) = 厕所[toilet]。(假借为“侧”。旁边[side]/杂置;参与[work in]。)
“‘真绀琉璃以为其地,无诸尘土、石沙、秽恶、荆蕀之属,又无恶触;
“‘亦无女人及其名字;
“‘一切众生皆悉化生;
“‘不食揣食等,以法喜三昧为食;
揣(chuǎi) = 测量;量度[measure]。(猜想,推测;估量[estimate]/捶击[strike]/chuài = 挣扎[struggle]/tuán = 古同“团”,聚集的样子。)
“‘无有声闻、辟支佛乘,纯诸菩萨,离于贪欲、瞋恚、愚痴,皆修梵行悉满其国;
“‘当其生已,须发自落,服三法衣,即于生已便欲得食,寻有宝器在右手中,自然而有上妙百味具足在钵。
“‘时诸菩萨作是思惟:“我等不应啖是揣食。我今当持至于十方,供养诸佛及声闻众并贫穷者;有诸饿鬼受饥渴苦,其身炽然,当至其所而给足之。我等自应修行法喜三昧之食。”
“‘作是念已得菩萨三昧,其三昧名不可思议行;得是三昧已即得无碍神力,到于无量无边世界现在佛所,供养诸佛及比丘僧,给施贫穷下至饿鬼;作是施已因为说法,寻于食时周旋往反还归本土,衣服珍宝及所须物,供养诸佛下至饿鬼亦复如是,然后自用。
“‘愿令我世界无有八难不善苦恼,亦无受戒、毁戒、忏悔及其名字。
“‘愿我世界常有无量种种珍宝以为厕填,珍宝衣树十方世界所未曾有、未曾见闻,乃至亿岁说其名字犹不能尽。
“‘愿我世界诸菩萨等,欲见金色随意得见,欲见银色亦随意见,当见银时不失金相,当见金时不失银相,玻瓈、琉璃、砗磲、码碯及赤真珠,种种珍宝随意得见亦复如是。
“‘欲见阿竭琉香、多伽琉香、多摩罗跋、栴檀、沉水及赤栴檀、牛头栴檀,欲见纯栴檀者,随意得见;欲见沉水者,亦随意见;当见沉水不失栴檀,当见栴檀不失沉水,余亦如是,种种所愿皆得成就。
“‘愿我世界无有日月,诸菩萨等有大光明,如本所求自然而出,乃至能照百千万亿那由他世界,以光明故无有昼夜,众华开敷即知昼分,众华合时便知夜分,世界调适,无有寒热及老病死。
“‘若有一生菩萨,当于余方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以此身处于他方兜术天宫命终作佛。
“‘若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不于其界取般涅槃,若般涅槃时处在虚空。
“‘诸菩萨等所欲得者自然而有。
“‘其世界边周匝常有百千亿那由他自然音乐,此音乐中不出欲想之声,常出六波罗蜜声、佛声、法声、比丘僧声、菩萨藏声、甚深义声,而诸菩萨于诸音声随其所解。
“‘世尊,我行菩萨道时,如我所见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诸佛世界种种庄严、种种璎珞、种种相貌、种种住处、种种所愿,令我世界悉皆成就如是等事所有庄严,唯无声闻、辟支佛等,亦复无有五浊之世、三恶道等、须弥诸山、大小铁围、土沙、砾石、大海、林木;纯有宝树,过天所有;更无余华,唯有天上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无诸臭秽,纯有妙香遍满其国。
“‘诸菩萨等皆是一生,无有一人生于余处,唯除他方当成佛者,处兜术天命终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我行菩萨道时无有齐限,要当成是微妙果报清净佛土,一生菩萨充满其中,是诸菩萨无有一人非我所教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安止六波罗蜜者。
“‘如是菩萨,皆是我初教发心安止六波罗蜜。
“‘此散提岚界,若入我界,一切苦恼皆悉休息。
“‘世尊,我行菩萨道时,要当成就如是等辈希有之事,然后于未来世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愿菩提树名曰选择见善珍宝,纵广正等万四天下,香气光明遍于一十三千大千世界。
“‘菩提树下以种种珍宝为金刚座,纵广正等五四天下。
“‘其座名曰善择寂灭智香等近,高万四千由旬。
“‘我于此座结跏趺坐,于一念中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般涅槃,常于道场菩提树下,坐金刚座不解不坏。
“‘复当化作无量诸佛及菩萨众,遣在其余诸佛世界教化众生,一一化佛于一食顷为诸众生说微妙法,即于食顷令无量无边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寻发心已即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化佛及菩萨众,常作如是希有之事。
“‘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愿诸余世界其中众生悉见我身。
“‘若有众生眼见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令必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涅槃不离见佛。
“‘愿令我界所有众生,六情完具无所缺少。
“‘若诸菩萨欲见我者,随其所住行来坐卧悉得见之。
“‘是诸菩萨寻发心已,即时见我坐于道场菩提树下。
“‘当见我时,先来所有于诸法相疑滞之处,我未为说便得除断,亦得深解法相之义。
“‘愿我当来寿命无量,无能数者,除一切智;菩萨寿命,亦复如是。
“‘我一念中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即一念中有无量菩萨,须发自落,服三法衣,乃至涅槃于其中间,无有一人长其须发、著俗衣裳,一切皆著沙门之服。’
“尔时,佛告第三王子:‘善男子,善哉!善哉!汝是纯善大丈夫也。
“‘聪睿善解,能作如是甚难大愿,所作功德甚深甚深难可思议,微妙智慧之所为也。
睿(ruì) = 通达;明智[wise and farsighted]。
“‘汝善男子,为众生故自发如是尊重之愿取妙国土,以是故今号汝为文殊师利。
“‘于未来世过二恒河沙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入第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于此南方有佛世界,名曰清净无垢宝置,此散提岚界亦入其中。
“‘彼世界中有种种庄严,汝于此中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普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诸菩萨众皆悉清净,汝之所愿具足成就如说而得。
“‘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于无量亿诸如来所种诸善根,是故一切众生以汝为药。
“‘汝心清净能破烦恼,增诸善根。’
“尔时,文殊师利前白佛言:‘世尊,若我所愿成就得己利者,唯愿十方无量无边阿僧祇世界六种震动,其中诸佛现在说法与我授记。
“‘亦愿一切众生受欢喜乐,譬如菩萨入第二禅自在游戏,天雨曼陀罗华遍满世界,华中常出佛声、法声、比丘僧声,六波罗蜜、力、无所畏如是等声。
“‘愿我敬礼宝藏佛时,即出如是诸相貌等。’
“作是语已,寻时礼佛,头面著地。
“即于是时,十方无量无边阿僧祇世界六种震动,天于空中雨曼陀罗华。
“一切众生受于喜乐,譬如菩萨入第二禅自在游戏。
“诸菩萨等是时唯闻佛声、法声、比丘僧声,六波罗蜜、十力、四无畏如是等声。
“是时他方诸菩萨等,见闻是事怪未曾有,各白其佛言:‘何因缘故有是瑞应?’
“诸佛各告诸菩萨言:‘十方诸佛各各广为文殊师利,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故,是其瑞应。’
“尔时,宝藏如来为文殊师利,而说偈言:
“‘胜意旷大,今可还起!
十方诸佛,已授汝记,当于来世,成尊胜道。
世界大地,六种震动,众生满足,受于快乐。’
“善男子,尔时文殊师利闻是偈已,心生欢喜,即起合掌,前礼佛足,去佛不远,复坐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