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4日星期六

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第十二


颠倒真实章

“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
本际 = 指根本究竟之边际。即绝对平等之理体,多指涅槃而言。又作真际、真如、实际。/指过去、以前之状态。与‘前际’同义。/指真理之根源、万物之根本。
“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
如来藏 = Tathagata-garbha,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盖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之本性。又一切染污与清净之现象,皆缘如来藏而起之教法,即称如来藏缘起。
“世尊,生死、生死者,诸受根没,次第不受根起,是名生死。
“世尊,死、生者,此二法是如来藏。
“世间言说故,有死有生。
“死者谓根坏,生者新诸根起,非如来藏有生有死。
“如来藏者离有为相,如来藏常住不变,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
“世尊,不离不断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
“世尊,断脱异外有为法依持建立者,是如来藏。
“世尊,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
“何以故?于此六识及心法智,此七法刹那不住,不种众苦,不得厌苦乐求涅槃。
六识 = Cha-vinnana,十八界中之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对色(显色与形色)、声、香、味、触、法(概念及直感之对象)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等了别作用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识、境、根三者必须同时存在。
心法 = Citta-dhamma,宇宙万有可分成五位(心王、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心法即其一,指心王。唯一切万有若以色心二法分类时,则总合心王与心所,称为心法,相对于色法。于小乘俱舍论五位七十五法之说中,心法仅有一种,即六识心王;于大乘百法明门论五位百法之说中,则谓心法有八种,即八识。
“世尊,如来藏者,无前际不起不灭法,种诸苦得厌苦乐求涅槃。
“世尊,如来藏者,非我、非众生、非命、非人。

四见/我人四相/识境四相/四相 = 指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众生对个体心身所错执之四种相。
我相
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我所为实有。
人相
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于人道为人,而异于其余诸道。
众生相
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依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
寿者相
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从生至死)之寿命,长短不一,因人而异。

“如来藏者,堕身见众生、颠倒众生、空乱意众生,非其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