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9日星期三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三昧品第三

卷第七
 
九会
初会
#第一会,叙佛在菩提场中初成正觉,道场无量妙宝庄严,金刚座上的遮那佛身万德圆满。
#世主妙严品第一,如来现相品第二,普贤三昧品第三,世界成就品第四,华藏世界品第五,毗卢遮那品第六
七处
菩提场
如來放光
放齿光,放眉间光
会主
普贤菩萨
入定
入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三昧
说法
毗卢遮那如来依正因果
 
普贤三昧品第三
#7 = 普贤三昧品第三 + 世界成就品第四
#时普贤菩萨入佛三昧,受诸佛赞叹摩顶,从三昧起,十方一切如来放光颂赞普贤菩萨,一切菩萨也同颂赞。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坐莲华藏师子之座,承佛神力入于三昧。
此三昧名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于法界示众影像;广大无碍,同于虚空;法界海漩,靡不随入;出生一切诸三昧法,普能包纳十方法界;三世诸佛智光明海皆从此生,十方所有诸安立海悉能示现;含藏一切佛力解脱诸菩萨智,能令一切国土微尘普能容受无边法界;成就一切佛功德海,显示如来诸大愿海;一切诸佛所有法轮,流通护持,使无断绝。
= 『诸佛智光明海』都从普贤三昧生的。
(xuán) = 回旋的水流[whirlpool](水流旋转[eddy])
(mǐ) = 无;没有[nonot]
(nà) = 丝被水浸湿[wetsoak](“纳”假借为“接纳”;接受[receiveadmitaccept]/通“衲”。密针缝纫[sew close stitches over a patchetc.])
如此世界中,普贤菩萨于世尊前,入此三昧;
= 在这个娑婆世界中,普贤菩萨在释迦牟尼佛的前边,入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三昧。
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微细无碍,广大光明,佛眼所见、佛力能到、佛身所现一切国土,及此国土所有微尘,一一尘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刹,一一刹中有世界海微尘数诸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微尘数普贤菩萨,皆亦入此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三昧。
= 凡是佛眼所能见到的地方,佛力所能达到的地方,佛身所能现到的地方,十方一切国土,普贤菩萨的三昧,都能穷尽。
尽虚空界 = 谓广大无际涯之虚空界。于时间而言,尽未来际;于空间而言,尽虚空界。佛教以‘尽虚空界’一语示无际涯之相。
 
###口加持
尔时,一一普贤菩萨,皆有十方一切诸佛而现其前。
彼诸如来同声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入此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菩萨三昧。
善哉 = Sadhu,义译曰善哉。称赞之辞也。
“佛子,此是十方一切诸佛共加于汝,以毗卢遮那如来本愿力故,亦以汝修一切诸佛行愿力故,所谓:能转一切佛法轮故,开显一切如来智慧海故,普照十方诸安立海悉无余故,令一切众生净治杂染得清净故,普摄一切诸大国土无所著故,深入一切诸佛境界无障碍故,普示一切佛功德故,能入一切诸法实相增智慧故,观察一切诸法门故,了知一切众生根故,能持一切诸佛如来教文海故。”
 
###意加持
尔时,十方一切诸佛,即与普贤菩萨摩诃萨能入一切智性力智,与入法界无边量智,与成就一切佛境界智,与知一切世界海成坏智,与知一切众生界广大智,与住诸佛甚深解脱无差别诸三昧智,与入一切菩萨诸根海智,与知一切众生语言海转法轮词辩智,与普入法界一切世界海身智,与得一切佛音声智。
= 『尔时』,是十方诸佛口加之后。前面我们讲是口加,接着意加。『即与』这两个字很重要,「与」是给他,给『普贤菩萨摩诃萨』。「能入一切智性」。性是什么?一切智的体,一切智是无所不知,如来果地上所证。 「力智」,这个智性就是力,就是能力。『与入一切菩萨诸根海智』,在《华严经》上我们看到总共五十一个位次,都是菩萨,根性当然不相同,用海来做比喻。
(biàn) = 辩论,申辩[arguedebate](分别,辨别。通“辨”[distinguish]/有口才,善言辞[adept at talk])
如此世界中如来前,普贤菩萨蒙诸佛与如是智;
= 在这个娑婆世界中,释迦牟尼佛前边的普贤菩萨,承蒙十方诸佛慈悲赐予前边十种的智慧。
如是一切世界海,及彼世界海一一尘中,所有普贤悉亦如是。
何以故?证彼三昧法如是故。
= 为什么会有这种境界呢?因为普贤菩萨证得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三昧。也因为法的规矩,就应该是这样的缘故。
 
###身加持
是时,十方诸佛各舒右手,摩普贤菩萨顶。
(mó) = 摩擦,磨蹭[rubscrape](抚摸[stroke]/切磋;研究[exchange experiencestudy])
其手皆以相好庄严,妙网光舒,香流焰发。
= 诸佛的手,都具足相好而且庄严,微妙不可思议的网光,都舒展开来。诸佛的手掌流出一种香气,又发出一种火焰。
(yàn) = 火苗[flame](火光;辉光[flame]/光亮[light]/燃烧[burn])
复出诸佛种种妙音及以自在神通之事,过、现、未来一切菩萨普贤愿海,一切如来清净法轮,及三世佛所有影像,皆于中现。
= 「普贤愿海」。过去一切菩萨修行成佛,现在一切菩萨正在修行,走的是成佛之道,未来一切菩萨也是循着这个道路向前迈进,这一条道路是普贤愿海。什么叫「清净法轮」?「法轮」是教学,佛法里面常讲「续佛慧命,弘法利生」,就叫做转法轮。如果掺杂个人的念头在里头,就不清净;掺杂丝毫名闻利养、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不清净了。「皆于中现」,这个『中』就是诸佛加持摩顶这个手中。
如此世界中,普贤菩萨为十方佛所共摩顶;
如是一切世界海,及彼世界海一一尘中,所有普贤悉亦如是,为十方佛之所摩顶。
 
###普贤菩萨出定
尔时,普贤菩萨即从是三昧而起。
从此三昧起时,即从一切世界海微尘数三昧海门起,所谓:从知三世念念无差别善巧智三昧门起,从知三世一切法界所有微尘三昧门起,从现三世一切佛刹三昧门起,从现一切众生舍宅三昧门起,从知一切众生心海三昧门起,从知一切众生各别名字三昧门起,从知十方法界处所各差别三昧门起,从知一切微尘中各有无边广大佛身云三昧门起,从演说一切法理趣海三昧门起。
= 刹土入微尘,微尘现刹土;微尘世界里面,一一刹土又有无量无边的微尘,一一微尘又有无量无边的刹土,重重无尽!
善巧/善权/善巧方便 = 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
(zhái) = 住所;住处[residencehouse](居,居住[reside])
(qù) = 急,赶快[urgentpressingquickly] (通“趋”。趋向;奔向[tendhurry off to]/乐趣;兴趣[delightpleasureinterest]/旨趣;意思[purportobjective])
普贤菩萨从如是等三昧门起时,其诸菩萨一一各得世界海微尘数三昧海云、世界海微尘数陀罗尼海云、世界海微尘数诸法方便海云、世界海微尘数辩才门海云、世界海微尘数修行海云、世界海微尘数普照法界一切如来功德藏智光明海云、世界海微尘数一切如来诸力智慧无差别方便海云、世界海微尘数一切如来一一毛孔中各现众刹海云、世界海微尘数一一菩萨示现从兜率天宫殁下生成佛转正法轮般涅槃等海云。
= 这位大行普贤菩萨,从前边十种三昧门出定的时候,其余诸菩萨,也得到益处。数量都是讲到『世界海微尘』。
(mò) = [die](通“没”。隐没;沦没[disappear graduallysinkfall])
如此世界中,普贤菩萨从三昧起,诸菩萨众获如是益;
= 在这个娑婆世界中,普贤菩萨从三昧出定。『获如是利益』,「如是」就是指前面所说的十句。
如是一切世界海,及彼世界海所有微尘,一一尘中悉亦如是。
 
尔时,十方一切世界海以诸佛威神力,及普贤菩萨三昧力故,悉皆微动。
(wēi) = 隐秘地行走[walk clandestinely](微小;轻微[minutetiny]/精妙[elegantexquisite])
一一世界众宝庄严,及出妙音演说诸法。
= 在每一个世界里边,都是用七宝(金、银、琉璃、玻瓈、砗磲、赤珠、玛瑙)来庄严,又出一种微妙悦意的音声,来演说种种诸法。
复于一切如来众会道场海中,普雨十种大摩尼王云。
= 「摩尼」是如意,这是梵语,『摩尼王』是如意达到了究竟圆满,称之为王,王总是代表究竟圆满的意思,自在如意,十种。
摩尼 = Mai,译曰珠,宝,离垢,如意。珠之总名。
何等为十?所谓:妙金星幢摩尼王云、光明照曜摩尼王云、宝轮垂下摩尼王云、众宝藏现菩萨像摩尼王云、称扬佛名摩尼王云、光明炽盛普照一切佛刹道场摩尼王云、光照十方种种变化摩尼王云、称赞一切菩萨功德摩尼王云、如日光炽盛摩尼王云、悦意乐音周闻十方摩尼王云。
= 幢是圆形的,幡是扁形的,这一类的东西都是属于旗帜一类的,帜是标志。
(chì) = 火旺。引申为凶猛,激烈;气焰高涨[burning](兴盛,昌盛[powerful and prosperous])
普雨如是十种大摩尼王云已,一切如来诸毛孔中咸放光明,于光明中而说颂言:
 
“普贤遍住于诸刹,坐宝莲华众所观,一切神通靡不现,无量三昧皆能入。
“普贤恒以种种身,法界周流悉充满,三昧神通方便力,圆音广说皆无碍。
“一切刹中诸佛所,种种三昧现神通,一一神通悉周遍,十方国土无遗者。
(yí) = 遗失[lose](遗留[leave overhand down])
“如一切刹如来所,彼刹尘中悉亦然,所现三昧神通事,毗卢遮那之愿力。
刹尘 = 尘者微尘。刹尘者,无数国土之义也。
“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随诸众生心所欲,示现普身等一切。
= 「普身」是什么身都能现。「等」是平等。
“普贤安住诸大愿,获此无量神通力,一切佛身所有刹,悉现其形而诣彼。
= 在一切佛身所有的刹土,普贤菩萨都现其身,往诣佛所,供养佛、礼敬佛、亲近佛、赞叹佛。
(yì) = 前往,去到[go to](<学问等>所达到的境地[attainment])
“一切众海无有边,分身住彼亦无量,所现国土皆严净,一刹那中见多劫。
= 「皆严净」,所有一切诸佛净土,平等的严净,这一句讲的是空间,下一句是讲的是时间。他能在一刹那的时间中,见到无量大劫那样长的时间的境界。
刹那 = Ksana,译言一念。时之最少者。
“普贤安住一切刹,所现神通胜无比,震动十方靡不周,令其观者悉得见。
= 令一切有缘的众生,都能观见到他的法身。
“一切佛智功德力,种种大法皆成满,以诸三昧方便门,示己往昔菩提行。
= 普贤菩萨他具足一切诸佛的智慧和功德的力量,诸佛种种的大法,他已经修成就而圆满。又用一切三昧方便的法门,示现今昔所修的菩提行门。
大法 = 大乘深妙之法,度人广者。
“如是自在不思议,十方国土皆示现,为显普入诸三昧,佛光云中赞功德。”
= 像普贤菩萨这种自在不可思议的神通力,在十方国土中,都能示现。为显普入一切三昧的力量,所以一切诸佛放出种种祥瑞光云,在云中来赞叹普贤菩萨这种功德。
光云 = 佛光被于一切,譬之垂天之云。
 
尔时,一切菩萨众皆向普贤合掌瞻仰,承佛神力,同声赞言:
= 在佛以光赞叹普贤菩萨功德之后,所有世界海微尘数那样多的菩萨,都对普贤菩萨合掌恭敬,目不暂舍的瞻仰。
 
“从诸佛法而出生,亦因如来愿力起,真如平等虚空藏,汝已严净此法身。
= 普贤菩萨是从一切所有佛法中而产生,也是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发的愿力而成就。你的法身是眞如平等,犹如虚空藏。你已经得到庄严清净这个法身了。
愿力/本愿力 = 誓愿之力。
“一切佛刹众会中,普贤遍住于其所,功德智海光明者,等照十方无不见。
“普贤广大功德海,遍往十方亲近佛,一切尘中所有刹,悉能诣彼而明现。
“佛子我曹常见汝,诸如来所悉亲近,住于三昧实境中,一切国土微尘劫。
= 佛的弟子(指普贤菩萨而言)!我们大家常见你到所有的佛所去亲近佛。所以你的功德是无量无边。你住在三昧眞实境中。在一切国土微尘劫那样长的时间,都是教化众生。
(cáo) = 古代指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即两曹[plaintiff and defendant](辈,等于现代汉语中的“们”[people of the same])
“佛子能以普遍身,悉诣十方诸国土,众生大海咸济度,法界微尘无不入。
= 一一微尘里面都有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有无量无边诸佛以及菩萨大众围绕。
“入于法界一切尘,其身无尽无差别,譬如虚空悉周遍,演说如来广大法。
“一切功德光明者,如云广大力殊胜,众生海中皆往诣,说佛所行无等法。
= 普贤菩萨是具足一切功德和一切智慧光明的大菩萨,他好像云一般的广大力而且特别殊胜。所有一切众生海,他都能前往,为一切众生演说诸佛所修行的法门。这种法是无上无等无可比的法。
(shū) = 斩首,断其首身而死[behead](异;不同[different]/特别,独特[special])
“为度众生于劫海,普贤胜行皆修习,演一切法如大云,其音广大靡不闻。
= 普贤菩萨为广度一切众生,在无量大劫海的时间,将普贤殊胜的行门,都修习圆满。
“国土云何得成立?诸佛云何而出现?及以一切众生海?愿随其义如实说。
= 普贤菩萨能演说每个国土成立的因缘,又知道一切诸佛为了什么因缘而出现于世?和一切众生婢膝种类。虽如大海那样多,但他都悉知悉见。他愿意随顺众生的意思,实实在在地演说佛法眞实义。
“此中无量大众海,悉在尊前恭敬住,为转清净妙法轮,一切诸佛皆随喜。”
= 「尊前」是对普贤菩萨的尊称,都在普贤菩萨面前,非常恭敬在那里等候。
随喜 = 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
 
尘劫/尘点劫
#尘指微尘,劫指极长之时间。尘劫指如微尘般多,不可数之极长的时间。
三千尘点劫
磨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之物而为墨,每经一三千大千世界,下一点,竟尽其墨,而其所经过之世界,悉碎为微尘,谓其一尘为一劫。是显大通智胜佛出世久远之比喻也。
五百尘点劫
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三千世界而为微尘,每经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之国下一尘,竟尽其尘,而其所经之世界,悉碎为微尘,以其一尘为一劫。是显释迦如来成佛久远之比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