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
九会
|
初会
#第一会,叙佛在菩提场中初成正觉,道场无量妙宝庄严,金刚座上的遮那佛身万德圆满。
#世主妙严品第一,如来现相品第二,普贤三昧品第三,世界成就品第四,华藏世界品第五,毗卢遮那品第六
|
七处
|
菩提场
|
如來放光
|
放齿光,放眉间光
|
会主
|
普贤菩萨
|
入定
|
入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三昧
|
说法
|
毗卢遮那如来依正因果
|
四分结构 = 整部华严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分成信、解、行、证四个部分:
|
|
初会
|
信
|
第二至第七会
|
解
|
第八会
|
行
|
第九会
|
证
|
世主妙严品第一
#1-5卷
#十方世界微尘数菩萨乃至金刚力士诸神诸天等各具无量功德一时云集,各各说颂赞佛,所有的华藏庄严世界海中一切世界也都同样入佛境界。
尔时,如来道场众海悉已云集,无边品类周匝遍满,形色部从各各差别,随所来方,亲近世尊,一心瞻仰。
= 『形色部从』,形色不相同。「部从」是这些人随从他们的领导人,来参加这个法会。「随所来方」,这些人从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而来。
匝(zā) = 周,环绕一周叫一匝[circumference;circle]。(环绕[circle]。)
部(bù) = 古汉地名[Bu,an ancient place]。(部落[tribe]/统率[command]。)
此诸众会,已离一切烦恼心垢及其余习,摧重障山,见佛无碍。
如是皆以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之时,于劫海中修菩萨行,以四摄事而曾摄受;
= 「如是」是指与会这些大众。劫海是讲时间之长,过去生中无量劫以来。「四摄」,这是佛在行菩萨行的时候,接引众生的方便。
一一佛所种善根时,皆已善摄种种方便,教化成熟,令其安立一切智道;
= 在一一佛所种善根时,都曾经遇到毗卢遮那如来,他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我们接受菩萨『种种方便,教化成熟』,这个善根多深厚,关系多么密切。「道」当作因讲,我们要修智慧之因。
种无量善,获众大福,悉已入于方便愿海;
= 『种无量善』是因,『获众大福』是果。
愿海 = 菩萨之愿事深广,譬如海也。入就是做到。
所行之行,具足清净;
于出离道,已能善出;
常见于佛,分明照了;
= 见佛已经是很难的事情,又何况『常见』?
分明(fēn míng) = 清楚<明白>状[clearly]/简单明了地[plainly]。
以胜解力入于如来功德大海,得于诸佛解脱之门游戏神通。
五方佛/五方如来/五智如来 = 源自密宗金刚界思想,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
|
||
东方
|
阿閦佛/不动佛/无动佛/宝幢如来
|
Akshobhya,阿閦佛在成佛久远之前,曾侍奉大目如来(又译广目如来),示而萌发“对众生不生瞋恨”(“不恚有情”)的誓愿,经过累劫的修行,即于东方妙喜世界成佛。即便为人所怨恨,也不退转,不为嗔恚而动,是为“不动”。
|
南方
|
宝生佛/宝生如来/宝相如来/开敷华王如来
|
Ratna-sambhava,代表佛法微妙之德,亦即在佛法圆满中,得到无量福德、珍宝,故曰“宝生”。
|
中央
|
毗卢遮那佛/毗卢舍那佛/卢舍那佛/遮那佛/毘卢遮那佛/大日如来
|
Vairocana,意为照耀,是光明遍照的意思。
|
西方
|
阿弥陀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甘露王如来
|
Amitābha,意译为“无量光”。
Amitāyus,意译为“无量寿”。
|
北方
|
不空成就佛/天鼓雷音佛/天鼓音佛/雷音王佛
|
Amogha-siddhi,密教中,转“不净”为“清净”之德之金刚夜叉明王,即为不空成就佛之化身。
|
四摄事/四摄法 = 四摄法内容新译作「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
|
布施
|
是用财施或法施,以达度化人的目的。
|
爱语
|
以温言慈爱的言语待人,以达度化人的目的。
|
利行
|
以身、口、意诸行利人,以达度化人的目的。
|
同事
|
与人接近,与其同事,以达度化人的目的。
|
##色界、欲界诸天众
= 先说诸天、八部、诸神,顺序跟第一卷恰恰倒过来。在第一卷里面,我们看从最小的慢慢看看到最高的,现在看到人家修行证果;叹德我们从最高的讲起,再讲回来。
###大自在天王
所谓:妙焰海大自在天王,得法界、虚空界寂静方便力解脱门;
= 「寂用无碍」也就是说寂静,常寂不碍常动,常动不碍常寂,动静是一不是二,所以称之为力,『寂静方便力』。
焰(yàn) = 火苗[flame]。(火光;辉光[flame]/光亮[light]/燃烧[burn]。)
虚空界 = 谓眼所见之大空也。
自在名称光天王,得普观一切法悉自在解脱门;
= 「普」这个字很重要,决定是清净心、平等心才能普观。
清净功德眼天王,得知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无功用行解脱门;
= 「无功用行」,完全没有功用。
可爱乐大慧天王,得现见一切法真实相智慧海解脱门;
= 现见,是他现前见到的。
智慧海 = 如来智慧之深广,譬如海也。
不动光自在天王,得与众生无边安乐大方便定解脱门;
= 定叫大方便定。
妙庄严眼天王,得令观寂静法灭诸痴暗怖解脱门;
善思惟光明天王,得善入无边境界不起一切诸有思惟业解脱门;
= 「诸有」是讲三界有,这是我们讲得粗浅: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相宗里面给我们讲二十五有,一切诸有包括世间跟出世间。有是有为,有思惟就有业。
可爱乐大智天王,得普往十方说法而不动无所依解脱门;
普音庄严幢天王,得入佛寂静境界普现光明解脱门;
名称光善精进天王,得住自所悟处而以无边广大境界为所缘解脱门。
尔时,妙焰海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自在天众,而说颂言:
= 『焰海天王』,是这一类当中的上首。
“佛身普遍诸大会,充满法界无穷尽,寂灭无性不可取,为救世间而出现。
= 寂静是自性的本体,自性确实有,但是它不是物质,所以我们六根都接触不到,看不到、听不到,身体也接触不到;不但前面五根没有法子接触到,你也想不到,意根对它也失去作用,六根达不到。
性(xìng) = 人的本性[natural instincts]。(事物的性质或性能[nature;character]/佛教语。指事物的本质[true nature]。与“相”相对。)
“如来法王出世间,能燃照世妙法灯,境界无边亦无尽,此自在名之所证。
= 这是自在名称光天王,这是轮到他来赞叹。
“佛不思议离分别,了相十方无所有,为世广开清净道,如是净眼能观见。
“如来智慧无边际,一切世间莫能测,永灭众生痴暗心,大慧入此深安住。
“如来功德不思议,众生见者烦恼灭,普使世间获安乐,不动自在天能见。
“众生痴暗常迷覆,如来为说寂静法,是则照世智慧灯,妙眼能知此方便。
覆(fù) = 翻转,倾覆[overturn]。(覆盖;遮蔽[cover]/再,重[again]。)
则(zé) = 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准则,法则[criterion;norm;standard;rule]。(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so]/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即”、“便”[then]。)
“如来清净妙色身,普现十方无有比,此身无性无依处,善思惟天所观察。
“如来音声无限碍,堪受化者靡不闻,而佛寂然恒不动,此乐智天之解脱。
靡(mǐ) = 无;没有[no;not]。
“寂静解脱天人主,十方无处不现前,光明照耀满世间,此无碍法严幢见。
= 『天人主』就是天人师,跟天人师是一个意思,所以这个名字就是诸佛如来的通称,天人主。『十方无处不现前』,尽虚空遍法界他能现身,他能现无量无边身,无处不现前。
“佛于无边大劫海,为众生故求菩提,种种神通化一切,名称光天悟斯法。”
= 『大劫』是讲时间,我们现在所谓是无尽的时空,『海』是比喻深广。
###广果天王
复次,可爱乐法光明幢天王,得普观一切众生根为说法断疑解脱门;
净庄严海天王,得随忆念令见佛解脱门;
忆念(yì niàn) = 想起、思念。
最胜慧光明天王,得法性平等无所依庄严身解脱门;
= 自性在有情众生的分上,佛法里称它作佛性,在无情众生的分上就称它作法性。佛性、法性、自性是一个性,三个名称说的是一桩事情,所以它叫平等的。什么叫无所依?《金刚经》上给我们讲得很好,「三心不可得」,「诸法无所有」,你把能得的心放下,你所得的一切诸法也放下,这叫无所依。无所依是诸佛菩萨的境界,所以佛也称为无依道人;世法都有个依靠,佛没有依靠。庄严身是从无所依来的,无所依是从证得清净自性而来的,这个名号里面讲了三桩事情,三桩事情都有密切连带的关系,一即是三、三即是一。
自在智慧幢天王,得了知一切世间法一念中安立不思议庄严海解脱门;
= 「了」是通达明了,「世间法」主要是讲有情世间,也就是说六道众生,如果要兼说智正觉世间,那也能够把四圣法界也包含在其中。他一念当中就能够安立,这一念是快,是因为他有真实智慧,他对众生状况非常明了。
乐寂静天王,得于一毛孔现不思议佛刹无障碍解脱门;
= 毛孔是正报之中最小的,汗毛的毛孔,经上讲毛孔也讲毛端,都是比喻正报当中最小的。刹土是依报当中大的,一个刹土就是一个佛国土。经上给我们讲,一尊佛的教化区有多大?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这是说依报之大者。大的依报能入最小的正报,而没妨碍,毛孔没有放大,世界没有缩小,它怎么能够相容?我们没法子想,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普智眼天王,得入普门观察法界解脱门;
= 『普』是普遍,『门』是比喻,比喻方法,所谓门径。
乐旋慧天王,得为一切众生种种出现无边劫常现前解脱门;
= 种种出现是空间,无边劫是时间,「常现前」,无尽的时空永远没有间断。
旋(xuán) = 周旋[revolve;turn]。(返回或归来[come back;return]/绕行[circle]/ 立即,随即[soon]/逐渐[step by step]。)
善种慧光明天王,得观一切世间境界入不思议法解脱门;
= 「一切世间」包括三种世间:有情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
无垢寂静光天王,得示一切众生出要法解脱门;
出要 = 出离生死之要道也。
广大清净光天王,得观察一切应化众生令入佛法解脱门。
应化 = 应者应现。应众生之机类而现身也。化者变化。应真佛缘而变化种种也。
尔时,可爱乐法光明幢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众,而说颂言:
“诸佛境界不思议,一切众生莫能测,普令其心生信解,广大意乐无穷尽。
= 『一切众生』是说有情众生与正觉众生,都不能够测度如来究竟圆满的境界。「普」是普遍,能令一切众生在佛法当中,都能生信、都能理解。『广大意乐无穷尽』,这是解释前面一切众生,广大就是包含一切。
“若有众生堪受法,佛威神力开导彼,令其恒睹佛现前,严海天王如是见。
“一切法性无所依,佛现世间亦如是,普于诸有无依处,此义胜智能观察。
= 法性无相,这是宇宙人生的根源,哲学里面说它作本体,宇宙万有的本体,在哲学里有所谓本体论。诸佛所现的我们叫一真法界也如是。依处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著相、执着;「无依处」,不着相、不执着,于一切法中都不着相、都不执着,就是无依处。「胜智」就是最胜慧光明天王,他见到,了解事实的真相。
“随诸众生心所欲,佛神通力皆能现,各各差别不思议,此智幢王解脱海。
“过去所有诸国土,一毛孔中皆示现,此是诸佛大神通,爱乐寂静能宣说。
= 『爱乐寂静』天王悟入,他从这个地方契入境界。
“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如是法性佛所说,智眼能明此方便。
= 所有一切法体性是一不是二,都是同一个法性变现出来的,所以才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是从相上说,法相无量无边,法性是一个。普智眼天王能够明了,明了就契入,知道诸佛所说的。
“十方所有诸国土,悉在其中而说法,佛身无去亦无来,爱乐慧旋之境界。
= 『爱乐慧旋』天王契入这个境界。
“佛观世法如光影,入彼甚深幽奥处,说诸法性常寂然,善种思惟能见此。
= 「法性」为什么加个「诸」?诸是讲相,相太多,无量无边,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那叫诸。所有一切森罗万象,法界虚空,要知道它的性是一个,所以叫自性。这是善种慧光明天王得的法,『思惟能见此』,这是见性,是法身大士,不是法身大士他怎么能见到这个境界?
奥(ào) = 古时指房屋的西南角。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southwest corner of house]。(泛指室内深处[the depths of the room]/深奥,精深不易理解[profound;b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佛善了知诸境界,随众生根雨法雨,为启难思出要门,此寂静天能悟入。
= 启是开启,帮助他觉悟;「难思」是不可思议;「出」是出离生死、出离六道、出离十法界,最重要的法门。这是寂静天能悟入,就是无垢寂静光天王他从这个法门悟入的。
“世尊恒以大慈悲,利益众生而出现,等雨法雨充其器,清净光天能演说。”
= 「等」是平等,你是以平等心说法。「充其器」,器是表众生,一切众生他所希求、他的愿望都能帮他满足。
###遍净天王
复次,清净慧名称天王,得了达一切众生解脱道方便解脱门;
= 「了」是明了,「达」是通达。
最胜见天王,得随一切诸天众所乐如光影普示现解脱门;
= 「因光发影」,光跟影是两桩事情,光是能照,影是现前。
寂静德天王,得普严净一切佛境界大方便解脱门;
须弥音天王,得随诸众生永流转生死海解脱门;
= 这是真正大慈大悲的流露,众生起惑、造业、受报,无量劫来流转生死;生死就是指六道轮回。菩萨悲心怜悯这些众生,众生苦;悲是拔众生之苦,慈是与众生之乐,众生沦落在哪一道里面,菩萨都愿意到这一道示现同类身去帮助他。
净念眼天王,得忆念如来调伏众生行解脱门;
可爱乐普照天王,得普门陀罗尼海所流出解脱门;
= 普是普遍,普要做得圆满,是尽虚空遍法界。「陀罗尼」是总持法门。
世间自在主天王,得能令众生值佛生信藏解脱门;
= 「值」是遇到,「信」是讲生起信心,信心加上个「藏」,藏是宝藏:对佛法的信心,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宝藏。
信藏 = 信心含藏一切之功德,故云信藏。
光焰自在天王,得能令一切众生闻法信喜而出离解脱门;
乐思惟法变化天王,得入一切菩萨调伏行如虚空无边无尽解脱门;
= 「调伏行」,调是调顺,伏是降伏一切众生的烦恼习气。
变化幢天王,得观众生无量烦恼普悲智解脱门;
= 『观』是观察,观察『众生无量烦恼』,这也是属于观机,观机愈深愈广,教化的效果一定就愈殊胜。
悲智 = 慈悲与智慧,是佛菩萨所必备的二种德性,也叫做悲智二门。智是上求菩提,属于自利;悲是下化众生,属于利他。
星宿音妙庄严天王,得放光现佛三轮摄化解脱门。
= 一切诸佛如来无不如是,身语意三轮念念都是帮助一切众生,念念护念一切众生,念念成就一切众生,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宿(sù) = 住宿;过夜[stay overnight]。(老的,积久的[old;long-standing]/从前,往日[former]/xiù = 星座的古名。)
摄化 = 摄受教化。
尔时,清净慧名称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众,而说颂言:
“了知法性无碍者,普现十方无量刹,说佛境界不思议,令众同归解脱海。
= 法性是什么?虚空法界依正庄严,我们一般人讲万事万物,生起的根源叫做法性。法就是指一切万法,性就是体性,一切万法的体性叫法性;所有一切万法,连虚空都是它生的。
“如来处世无所依,譬如光影现众国,法性究竟无生起,此胜见王所入门。
= 法性是没有生灭,法相是有生灭的。法相虽从法性生起,但是法性绝不随法相生灭。法相之生,法性不随它生起;法相灭,法性不随它灭。
“无量劫海修方便,普净十方诸国土,法界如如常不动,寂静德天之所悟。
= 「普净十方诸国土」就是庄严佛国土。这是寂静德天王他悟入,他是从这个法门悟入。
“众生愚痴所覆障,盲暗恒居生死中,如来示以清净道,此须弥音之解脱。
= 『生死中』就是六道轮回。「盲暗」是比喻,盲是没有慧眼,见不到心性。以上是须弥音天王以这个法门修学而得解脱。
“诸佛所行无上道,一切众生莫能测,示以种种方便门,净眼谛观能悉了。
无上道 = 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
“如来恒以总持门,譬如刹海微尘数,示教众生遍一切,普照天王此能入。
= 「示」是指示,「教」是教导,教导众生。
“如来出世甚难值,无量劫海时一遇,能令众生生信解,此自在天之所得。
“佛说法性皆无性,甚深广大不思议,普使众生生净信,光焰天王能善了。
“三世如来功德满,化众生界不思议,于彼思惟生庆悦,如是乐法能开演。
= 「三世如来」,过去、现在、未来,未来包括我们统统在内。「彼」是指前面所说的,常常存这个心,常常想着这桩事情,庆幸自己的机缘,这个机缘得来不容易,太可贵了!「悦」是法喜充满。乐思惟法变化天王从这个地方证入。
庆(qìng) = 祝贺;庆贺[celebrate;congratulate](喜;福庆,吉庆[occasion of celebration]/福泽。有幸的事[blessing]。)
悦(yuè) = 本作“说”。高兴,愉快[delighted;happy;pleased]。(顺服,悦服,从心里佩服[heartily
admire]。)
“众生没在烦恼海,愚痴见浊甚可怖,大师哀愍令永离,此化幢王所观境。
大师 = 佛之尊号。
“如来恒放大光明,一一光中无量佛,各各现化众生事,此妙音天所入门。”
###光音天王
复次,可爱乐光明天王,得恒受寂静乐而能降现消灭世间苦解脱门;
= 「降」是降伏,「现」是现身、是现相。
降(jiàng) = 下也[lower]。与“陟”相对。(下落,落下。从高往低掉[fall;drop;descend]/降服,使驯服[yield;tame]。)
清净妙光天王,得大悲心相应海一切众生喜乐藏解脱门;
= 「藏」有无尽的意思。
自在音天王,得一念中普现无边劫一切众生福德力解脱门;
= 普现是无处不现,无类不现,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空间,无边劫是讲时间;时空里面,我们今天讲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福德。
最胜念智天王,得普使成住坏一切世间皆悉如虚空清净解脱门;
可爱乐净妙音天王,得爱乐信受一切圣人法解脱门;
= 「乐」是欢喜学习,他相信、他接受,他能够信受奉行。
善思惟音天王,得能经劫住演说一切地义及方便解脱门;
= 「经劫」是讲时间之长,不是短时间;「演说」,我们懂得,不仅仅是给我们说,他完全做出来给我们看。『地义』。「地」是什么?十地菩萨,他讲得高,他讲十地的道理,十地的学习方法。
演庄严音天王,得一切菩萨从兜率天宫没下生时大供养方便解脱门;
= 「一切菩萨」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补处菩萨,都是最后身,都住在知足天。知足天没,下生的时候,从知足天没,下生就是示现成佛,这就是八相成道,所以经文里面的意思是有八相成道。下生时,大供养,供养哪些?供养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就是一切诸佛,所以不叫大布施,叫大供养。
甚深光音天王,得观察无尽神通智慧海解脱门;
= 通是通达,于一切法理上通达,事上也明白,这叫通;彻底的通达,究竟的通达,超越一般人的通达,那就加个神通,我们世间人常讲神奇莫测。
广大名称天王,得一切佛功德海满足出现世间方便力解脱门;
最胜净光天王,得如来往昔誓愿力发生深信爱乐藏解脱门。
= 藏是讲你信得深,你的信愿深,称之为藏。
昔(xī) = 干肉[dried meat]。(假借为“昨”。从前;过去<与“今”相对>[former times;the past]。)
尔时,可爱乐光明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天众,而说颂言:
“我念如来昔所行,承事供养无边佛,如本信心清净业,以佛威神今悉见。
= 承事是奉事之意,这都是下对上的敬词,我们伺候父母叫承事,伺候师长叫承事,现在所谓是小心谨慎的照顾长辈。『如本信心清净业』,这一句关键的字眼在「本」,本心、本性;本心就是自性,自性永远是清净的,在尘也不染。「我」为什么能见到?承佛力加持。
承(chéng) = 捧着[hold in the palm;support with the palm;bear]。(奉承[flatter]/承担,担负;担当[undertake]。)
“佛身无相离众垢,恒住慈悲哀愍地,世间忧患悉使除,此是妙光之解脱。
= 这是清净妙光天王的赞颂。佛身『无相』,唯有无相才能『离垢』,「垢」是表污染,污染就是执着。
“佛法广大无涯际,一切刹海于中现,如其成坏各不同,自在音天解脱力。
= 涯际就是边际,佛法广大没有边际。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海」是比喻广大,太多太多了。星球有生灭,成住坏空;成坏是生灭的意思。这个世界许许多多的星球,生灭成坏各个不同。
“佛神通力无与等,普现十方广大刹,悉令严净常现前,胜念解脱之方便。
= 这是最胜念智天王他的赞颂。「严」是庄严,「净」是清净;庄严是相,清净是心。
“如诸刹海微尘数,所有如来咸敬奉,闻法离染不唐捐,此妙音天法门用。
= 「诸刹」,诸佛无量无边,诸佛的刹土无量无边。『咸敬奉』,「敬」是尊敬,「奉」是奉事,「咸」就是普遍。这一首是可爱乐净妙音天王他的赞颂。
刹土/刹 = Kṣetra,为刹多罗之略,译曰土田。梵汉双举云刹土。即国土之义/寺庙佛塔:古刹。宝刹。
唐(tang) = 大话[exaggerative;boastful;big words](空;徒然[in vain;for nothing;to no avail]。)
“佛于无量大劫海,说地方便无伦匹,所说无边无有穷,善思音天知此义。
= 『无量大劫海』,劫是时间的单位,这个劫是大劫,那个时间长了,我们没法子算,现在讲是天文数字。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这一个大劫就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劫海」,海是比喻广、深广。从初地到等觉,等觉叫十一地,地是说这个。「无伦匹」,他说得圆满,说得究竟,说得好,没有人能跟他相比。
伦(lún) = 辈,类[kind]。(类比,匹敌[analogize;be equal in force;be well-matched]。)
匹(pǐ) = 据金文,象以山崖的凹凸不平来比喻布的摺皱。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四丈为匹[bolt;piece]。(同类;友辈[friend generation]/匹敌;比得上,相当 [compare;be equal to]。)
“如来神变无量门,一念现于一切处,降神成道大方便,此庄严音之解脱。
“威力所持能演说,及现诸佛神通事,随其根欲悉令净,此光音天解脱门。
“如来智慧无边际,世中无等无所著,慈心应物普现前,广大名天悟斯道。
= 这是广大名称天王他的赞颂。「世」是讲世间,包括三世间︰有情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没有能够跟它相等的。「应物」,就是应付外面的境界。「普现前」什么意思?就是经中常讲的随类化身,随机说法,普现前,你说这个多自在!
“佛昔修习菩提行,供养十方一切佛,一一佛所发誓心,最胜光闻大欢喜。”
= 最胜净光天王,听到佛所说法,生大欢喜心。
###大梵天王
复次,尸弃梵王,得普住十方道场中说法而所行清净无染著解脱门;
梵(fàn) = 草木茂盛的样子[lush]。(梵语Brahmā音译词。谓梵天也。婆罗门为梵天之苗裔而行梵法,故婆罗门亦云梵志。译作寂静、清净、净洁、离欲等。色界诸天离淫欲而清净,总名曰梵天,其中初禅天中之主曰大梵,一名梵王。)
慧光梵王,得使一切众生入禅三昧住解脱门;
= 入是契入,住是安住不动。
善思慧光明梵王,得普入一切不思议法解脱门;
普云音梵王,得入诸佛一切音声海解脱门;
观世言音自在梵王,得能忆念菩萨教化一切众生方便解脱门;
= 方是方法,便是便宜,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对于这个学生,用最适当的方法。
寂静光明眼梵王,得现一切世间业报相各差别解脱门;
= 这里面特别是六道众生,六道众生都是『业报相』。
普光明梵王,得随一切众生品类差别皆现前调伏解脱门;
变化音梵王,得住一切法清净相寂灭行境界解脱门;
光耀眼梵王,得于一切有无所著、无边际、无依止、常勤出现解脱门;
= 『无所著』,「着」是执着。无边际也就是没有界限。『无依止』,依止就是我们凡夫有个依赖的心。
悦意海音梵王,得常思惟观察无尽法解脱门。
= 一切时、一切处,六根接触外面境界要提起正念,这个正念就是此地讲的思惟观察;「常」是不间断。
尔时,尸弃大梵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众,而说颂言:
= 「普观」,普是用清净心、平等心观察他们。
“佛身清净常寂灭,光明照耀遍世间,无相无行无影像,譬如空云如是见。
= 相而无相,行而无行,即影像而离影像;这个离就是不分别、不执着。『譬如空云』,空是虚空,云是云彩。『如是见』,就是应作如是观;你就真正见到诸法实相,宇宙人生真相你真的看到了。
“佛身如是定境界,一切众生莫能测,示彼难思方便门,此慧光王之所悟。
= 这是慧光梵王他所修的法门,他从这个法门明心见性。
“佛刹微尘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如是劫海演不穷,善思慧光之解脱。
= 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的刹土,这是佛刹,把这些佛刹,这佛刹是大世界,把它磨成微尘,一个微尘算一个法门,你说法门有多少?这个劫,他要是没有说小劫、中劫,那决定就是大劫。一个大劫这么长的时间都说不完。
“诸佛圆音等世间,众生随类各得解,而于音声不分别,普音梵天如是悟。
= 这是普云音梵王他所证得的境界。
圆音 = 圆妙之声音。谓佛语也。
“三世所有诸如来,趣入菩提方便行,一切皆于佛身现,自在音天之解脱。
= 菩提是梵语,它的意思是觉悟,觉而不迷。
“一切众生业差别,随其因感种种殊,世间如是佛皆现,寂静光天能悟入。
= 「随其因感」,因才感果,果就是现象。
殊(shū) = 斩首,断其首身而死[behead]。(异;不同[different]/特别,独特[special]。)
“无量法门皆自在,调伏众生遍十方,亦不于中起分别,此是普光之境界。
= 这首是普光明梵王他所契入的境界。
“佛身如空不可尽,无相无碍遍十方,所有应现皆如化,变化音王悟斯道。
“如来身相无有边,智慧音声亦如是,处世现形无所著,光耀天王入此门。
= 这是光耀眼梵天王。
“法王安处妙法宫,法身光明无不照,法性无比无诸相,此海音王之解脱。”
= 法性是能现,一切诸法是所现,所现当然不能跟能现的比。
色界/四禅天/四静虑天/梵世界/梵世天
#无淫欲、饮食和睡眠;禅悦为食、为息。
#rūpa-dhātu
|
天寿
|
|||
四禅九天
<舍念清净地>
#无三灾
|
色究竟天/有顶天/大自在天/摩醯首罗天/阿迦尼吒
#Akaniṣṭha
|
五净居天/五不还天/五阿那含天
#三果阿那含寄居之处
#Śuddhāvāsa
|
梵名阿迦尼吒天。為色界天之最頂,故名色究竟。
#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
|
16000大劫
|
善现天
|
善妙之果报显现,故名善现。
#精见现前,陶铸无碍。
|
8000大劫
|
||
善见天
|
定力胜而见清彻,故曰善见。
|
4000大劫
|
||
无热天
|
#机括独行,研交无地。
|
2000大劫
|
||
无烦天
|
#苦乐两灭,斗心不交。
|
1000大劫
|
||
无想天
|
无想有情之天处也。
#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
|
500大劫
|
||
广果天
|
#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
|
500大劫
|
||
福爱天
|
#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
|
250大劫
|
||
福生天
|
#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
|
125大劫
|
||
三禅三天
<离喜妙乐地>
#风灾
|
遍净天
|
此天净光周遍,故名。
#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托现前,归寂灭乐。
#身、心、世界,通成虚寂。
|
64大劫
|
|
无量净天
|
#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
#身、心,内外安乐。
|
32大劫
|
||
少净天
|
意识受净妙之乐,故名净。第三禅天之中,此天最少,故名少净。
#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
#但乐内心
|
16大劫
|
||
二禅三天
<定生喜乐地>
#风、水灾
|
极光净天/光音天
|
此天绝音声,欲语时,自口发净光而为言语之要,故名光音。
|
8大劫
|
|
无量光天
|
光光相然,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
|
4大劫
|
||
少光天
|
澄心不动,寂湛生光。
|
2大劫
|
||
初禅三天
<离生喜乐地>
#风、水、火灾
|
大梵天/大梵天王/大梵王/梵王/尸弃
#Brahmā/Mahābrahmā
#尸弃 = Śikhin,大梵天王之名。译曰顶髻或火,以入火光定而断欲惑也,又以此天为劫末大火灾之顶上也。
|
梵者清净之义,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通名,今谓其中初禅天之王为大梵天。<大梵为君>
#双摄身心
|
3中劫
|
|
梵辅天
|
梵辅为臣<大梵天之辅相也>
#单执心,由心现而行德。
|
2中劫
|
||
梵众天
|
梵众为民<犹如国土之庶民>
#单执身,由执身而摄心。
|
1中劫
|
般若经十喻/大乘十喻
#大乘显诸法之空性有十喻。
|
|
如幻
|
譬如幻师,幻作种种诸物及男女等相,体虽无实,然有幻色可见;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明幻作,悉心不了,妄执为实,修空观者,于诸幻法,心无所着,皆悉空寂,故说如幻。
#一切业如幻
|
如焰
|
无智之人初见阳焰,妄以为水;诸烦恼法亦复如是,无智不了,于结使中妄计我相,智者了知虚诳不实,皆是妄想,故说如焰。
#一切法如焰
|
如水中月
|
月在虚空,影现于水,诸愚小儿见水中月,欢喜欲取,智人见之则笑;比喻无智之人于五阴中妄起我、我所见,执为实有,于苦法中而生欢喜,得道智人愍之而笑,故说如水中月。
#一切身如水月
|
如虚空
|
虚空但有其名,而无实体,愚人不了,执之为实;一切诸法亦复如是,空无所有,无智之人于虚妄中计为实有,起彼我执,修空观者,了一切法皆无所有,故说如虚空。
#妙色如空华
|
如响
|
深山幽谷及空舍中,若语声、击物声,随声相应而有响生,愚人不了,以为实有;一切音声语言亦复如是,有智之人了知语音无实,心不生着,故说如响。
#妙音如谷响
|
如犍闼婆城
|
犍闼婆<乾闼婆>,意为香阴。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高渐灭,但可眼见,而无实有;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智者能了知诸法悉皆虚假,不生执着,故说如犍闼婆城。
#乐人名为乾闼婆,彼乐人能幻作楼阁以使人观,故名之为乾闼婆城。而现于空中之蜃气楼类是,故亦称为乾闼婆城。以譬物之幻有实无也。
#诸佛国土如乾闼婆城
|
如梦
|
梦中本无实事,妄执为实,觉还自笑;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一切结使烦恼皆是虚妄,愚人不了,执之为实,若得道觉悟,乃知虚妄,亦复自笑,故说如梦。
#佛事如梦
|
如影
|
影但可见而不可捉;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眼耳等诸根,虽有见闻觉知,求其实体,了不可得,故说如影。
#佛身如影
|
如镜中像
|
镜中之像,非镜作、非面作、非镜面和合而作,亦非无因缘作,虽非实有,然亦可见,愚者不了,执之为实,而生分别;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从因缘生,无有实体,但有名字,而起分别,诳惑凡夫生诸烦恼,智者虽复见闻,了知无实,故说如镜中像。
#报身如像
|
如化
|
诸天仙得神通者变化诸物,虽有男女等相,而无生老病死苦乐之实;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生灭,如化而成,亦无有实,如人之生,但从先世之因,而有今世之身,悉皆虚假,故说如化。
#法身如化
|
###他化自在天王
复次,自在天王,得现前成熟无量众生自在藏解脱门;
善目主天王,得观察一切众生乐令入圣境界乐解脱门;
妙宝幢冠天王,得随诸众生种种欲解令起行解脱门;
勇猛慧天王,得普摄为一切众生所说义解脱门;
妙音句天王,得忆念如来广大慈增进自所行解脱门;
= 「增进」,增是增长,进是进步。
妙光幢天王,得示现大悲门摧灭一切憍慢幢解脱门;
悲(bēi) = 哀伤;痛心[grieved;sad]。(哀怜;怜悯[compassion;pity]。)
憍(jiāo) = 古同骄傲的“骄”[arrogant;self-important;proud;haughty]。(恃自己之盛事而心高傲。)
寂静境天王,得调伏一切世间瞋害心解脱门;
瞋(chēn) = 睁大眼睛[stare angrily]。(怒;生气[peeve]。)
妙轮庄严幢天王,得十方无边佛随忆念悉来赴解脱门;
= 『来赴』就是应,『忆念』就是感,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赴(fù) = 奔向,奔赴。多指奔向危险的地方[go to]。(前往;去;到;至,到达[get to;attend]。)
华光慧天王,得随众生心念普现成正觉解脱门;
因陀罗妙光天王,得普入一切世间大威力自在法解脱门。
= 『普入一切世间』,普入是平等入,以清净心、平等心入一切世间。
尔时,自在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自在天众,而说颂言:
“佛身周遍等法界,普应众生悉现前,种种教门常化诱,于法自在能开悟。
教门 = 教法为入道之门户,故云门。/教法万差各异门户,故曰门。
诱(yòu) = 教导;引导;劝导[instruct;teach;guide;advise]。(引诱[lure;seduce]/欺狂,诱骗[deceire;inveigle;trap]。)
“世间所有种种乐,圣寂灭乐为最胜,住于广大法性中,妙眼天王观见此。
“如来出现遍十方,普应群心而说法,一切疑念皆除断,此妙幢冠解脱门。
群(qún) = 羊群;兽群;人群。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crowd;group]。(众多[in crowds;in
flocks;in groups]。)
“诸佛遍世演妙音,无量劫中所说法,能以一言咸说尽,勇猛慧天之解脱。
“世间所有广大慈,不及如来一毫分,佛慈如空不可尽,此妙音天之所得。
毫(háo) = 长而尖的毛[fine,long hair]。(比喻极细小的东西,细微[whit]/长度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寸或1/30毫米。)
“一切众生慢高山,十力摧殄悉无余,此是如来大悲用,妙光幢王所行道。
殄(tiǎn) = 断绝;竭尽[use up;exhaust]。
“慧光清净满世间,若有见者除痴暗,令其远离诸恶道,寂静天王悟斯法。
= 破除痴暗要靠智慧。智慧从什么地方来?智慧是从清净心来的。
“毛孔光明能演说,等众生数诸佛名,随其所乐悉得闻,此妙轮幢之解脱。
= 有多少的众生,就有多少的佛名。
“如来自在不可量,法界虚空悉充满,一切众会皆明睹,此解脱门华慧入。
睹(dǔ) = 见,看见[see]。
“无量无边大劫海,普现十方而说法,未曾见佛有去来,此妙光天之所悟。”
十力/十种力 = 即如来之十种智力。
|
||
1
|
知觉处非处智力
|
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
|
2
|
知三世业报智力
|
即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智力。
|
3
|
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
即能知各种禅定及解脱三昧等的智力。
|
4
|
知诸根胜劣智力
|
即能知众生根性的胜劣与得果大小的智力。
|
5
|
知种种解智力
|
即能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的智力。
|
6
|
知种种界智力
|
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
|
7
|
知一切至所道智力
|
即能知一切众生行道因果的智力。
|
8
|
知天眼无碍智力
|
即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而无障碍的智力。
|
9
|
知宿命无漏智力
|
即知众生宿命及知无漏涅槃的智力。
|
10
|
知永断习气智力
|
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智力。
|
###化乐天王
复次,善化天王,得开示一切业变化力解脱门;
= 开是开启,示是指示。
寂静音光明天王,得舍离一切攀缘解脱门;
攀(pān) = 拉,牵[draw]。
变化力光明天王,得普灭一切众生痴暗心令智慧圆满解脱门;
庄严主天王,得示现无边悦意声解脱门;
念光天王,得了知一切佛无尽福德相解脱门;
= 「了」是明了,「知」是认知、认识。
福德 = 以名一切之善行。又以名善行所得之福利。
最上云音天王,得普知过去一切劫成坏次第解脱门;
= 『过去一切劫』,这个时间就长,长到不可思议。这个地方说的「劫」是大劫,一个大劫是大千世界(经上常讲的三千大千世界)成住坏空一次。『成坏』里面就包括住,成住坏空。
胜光天王,得开悟一切众生智解脱门;
妙髻天王,得舒光疾满十方虚空界解脱门;
舒(shū) = 伸展,舒展[stretch]。(舒畅[comfortable]/宽;广阔[broad]。)
疾(jí) = 轻微的叫疾[ill]。泛指病[disease]。(快速;急速[quick]。)
喜慧天王,得一切所作无能坏精进力解脱门;
= 起心动念是所作,是你意的所作;言语是所作,口业所作;身体一举一动是所作,身业之所作。所作的无量无边,总不出身语意三业的范围,所以我们讲到身语意,把一切所作都包括了。一切所作,如果与自性不相应就是凡夫,就是我们常讲的造业。
华光髻天王,得知一切众生业所受报解脱门;
普见十方天王,得示现不思议众生形类差别解脱门。
= 『得』是他证得,是他自己契入这个境界。入解脱门是什么意思?入一真法界。「门」是方法、门径。他从哪个地方解脱的?什么方法解脱的?彻底了解「不思议众生形类差别」。
尔时,善化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善化天众,而说颂言:
“世间业性不思议,佛为群迷悉开示,巧说因缘真实理,一切众生差别业。
= 世是讲时间,间是讲空间,我们现在人讲时空。
业性/业体 = 业之自体也。
巧(qiǎo) = “工”有精密、灵巧义。技艺高明、精巧[skillful;ingenious]。(机巧[adroit;ingenious]/巧妙;精妙[artistic;smart;adept]。)
“种种观佛无所有,十方求觅不可得,法身示现无真实,此法寂音之所见。
= 『种种观佛』。种种,最明显的像《观无量寿佛经》上讲的十六观,那就是十六种方式观佛。这十六种,还是说一个纲要,细说说不尽。
觅(mì) = 寻找,到处寻找[seek;look for]。
“佛于劫海修诸行,为灭世间痴暗惑,是故清净最照明,此是力光心所悟。
“世间所有妙音声,无有能比如来音,佛以一音遍十方,入此解脱庄严主。
= 这是庄严主天王他的赞颂。
“世间所有众福力,不与如来一相等,如来福德同虚空,此念光天所观见。
= 「如来一相」,我们从最粗浅的地方来说,三十二相,任何一相都是个福相,是福的果报;每一个相好,都是很长时间修福才成就的。
“三世所有无量劫,如其成败种种相,佛一毛孔皆能现,最上云音所了知。
= 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经文讲的「无量劫」,是从大劫上说的。「成」是世界成就,「败」是世界毁灭。凡是有成,决定就有灭;凡是有生,当然也就有灭;生灭的现象是无常的,这才是事实真相。
“十方虚空可知量,佛毛孔量不可得,如是无碍不思议,妙髻天王已能悟。
“佛于曩世无量劫,具修广大波罗蜜,勤行精进无厌怠,喜慧能知此法门。
= 『具修』,具是具足,没有欠缺;『广』是多,不但是多,而且还『大』;『波罗蜜』就是菩萨所修的无量法门,六度万行;「万」不是数字,是形容多,无量无边的行门。
曩(nǎng) = 以往,过去[former;past]。
怠(dài) = 懒惰[lazy;idle;indolent]。
“业性因缘不可思,佛为世间皆演说,法性本净无诸垢,此是华光之入处。
“汝应观佛一毛孔,一切众生悉在中,彼亦不来亦不去,此普见王之所了。”
###兜率陀天王
复次,知足天王,得一切佛出兴世圆满教轮解脱门;
= 「一切佛」这是讲十方三世,尤其我们着重在三世: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出兴世」,出兴世应化在世间。「圆满教轮」,我们把这句话浅说,是怎样能使我们教化达到圆满。
兴(xīng) = 兴起;起来[rise;get up]。(使兴盛;流行[thrive;prosper;be popular]/蓬勃发展;兴旺[prosperous]。)
喜乐海髻天王,得尽虚空界清净光明身解脱门;
尽虚空界 = 谓广大无际涯之虚空界。于时间而言,尽未来际;于空间而言,尽虚空界。佛教以‘尽虚空界’一语示无际涯之相。
最胜功德幢天王,得消灭世间苦净愿海解脱门;
寂静光天王,得普现身说法解脱门;
善目天王,得普净一切众生界解脱门;
= 「界」是分别、差别、界限,一切众生都有界限。
宝峰月天王,得普化世间常现前无尽藏解脱门;
= 「化」是教化。
勇健力天王,得开示一切佛正觉境界解脱门;
金刚妙光天王,得坚固一切众生菩提心令不可坏解脱门;
= 『菩提心』,就是一个觉而不迷的心。
坚(jiān) = 泥土坚硬。泛指坚硬;结实[hard;solid;firm]。(坚定;意志、主张不动摇[firm;staunch;steadfast]。)
星宿幢天王,得一切佛出兴咸亲近观察调伏众生方便解脱门;
= 『一切佛出兴』在世间都亲近,这是上求,上求佛道;『观察调伏众生方便』,这是下化;菩萨学佛,这是必须要遵守的方式。
妙庄严天王,得一念悉知众生心随机应现解脱门。
机(jī) = 弓弩上的发射机关[engine]。(时机,机会[opportunity]/事物的关键;枢纽[crucial point]/通“几”。几案,小桌子[small table]。)
尔时,知足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知足天众,而说颂言:
“如来广大遍法界,于诸众生悉平等,普应群情阐妙门,令入难思清净法。
阐(chǎn) = 开,打开[open]。(讲明白[explain;expound]。)
“佛身普现于十方,无著无碍不可取,种种色像世咸见,此喜髻天之所入。
“如来往昔修诸行,清净大愿深如海,一切佛法皆令满,胜德能知此方便。
“如来法身不思议,如影分形等法界,处处阐明一切法,寂静光天解脱门。
“众生业惑所缠覆,憍慢放逸心驰荡,如来为说寂静法,善目照知心喜庆。
驰(chí) = 车马疾行[speed;gallop]。(疾行[run;rush to]。)
荡(dàng) = 洗涤[wash;wash away]。(清除[clear away]/放纵,放荡[licentious in
conduct;loose in morals]。)
“一切世间真导师,为救为归而出现,普示众生安乐处,峰月于此能深入。
“诸佛境界不思议,一切法界皆周遍,入于诸法到彼岸,勇慧见此生欢喜。
“若有众生堪受化,闻佛功德趣菩提,令住福海常清净,妙光于此能观察。
“十方刹海微尘数,一切佛所皆往集,恭敬供养听闻法,此庄严幢之所见。
= 「十方刹海」,刹是世界,大世界,不是小世界,一尊佛的教区才叫佛刹。
“众生心海不思议,无住无动无依处,佛于一念皆明见,妙庄严天斯善了。”
###须夜摩天王
复次,时分天王,得发起一切众生善根令永离忧恼解脱门;
妙光天王,得普入一切境界解脱门;
无尽慧功德幢天王,得灭除一切患大悲轮解脱门;
患(huàn) = 担忧,忧虑[worry about]。(祸患,祸害[calamity;trouble;peril]/苦于[suffer
from]。)
善化端严天王,得了知三世一切众生心解脱门;
总持大光明天王,得陀罗尼门光明忆持一切法无忘失解脱门;
不思议慧天王,得善入一切业自性不思议方便解脱门;
轮脐天王,得转法轮成熟众生方便解脱门;
脐(qí) = 肚脐[umbilicus]。
光焰天王,得广大眼普观众生而往调伏解脱门;
= 「普」是平等的意思,一视同仁。
光照天王,得超出一切业障不随魔所作解脱门;
= 「业」是造作,我们世间一般人讲「事业」,正在造作的时候称之为「事」,这个事情结果称之为「业」。造作,佛给我们归纳,造作得再多,总不外三类:第一类口的言语,我们讲口业;第二类,身的举止动作,这身业;第三是念头,念头的起灭,这是意业。造作业就有障,障什么?障我们的自性。
业障 = 恶业之障碍。恶业妨正道者。
普观察大名称天王,得善诱诲一切诸天众令受行心清净解脱门。
诲(huì) = 教导[instruct;teach]。(明示,诱使[induce]。)
尔时,时分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时分天众,而说颂言:
“佛于无量久远劫,已竭世间忧恼海,广辟离尘清净道,永耀众生智慧灯。
竭(jié) = 背举;用肩背负[shoulder]。(干涸;枯竭[dry
up;drain]/穷尽[use up;exhaust]。)
辟(pì) = 打开,开启[open]。(开辟;开拓[open
up]/屏除;驱除[get rid of;remove;drive out]/bì = 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法律,法度[law]。)
“如来法身甚广大,十方边际不可得,一切方便无限量,妙光明天智能入。
际(jì) = 两墙相合之缝[joint of
two walls]。(边缘[edge;border]。)
“生老病死忧悲苦,逼迫世间无暂歇,大师哀愍誓悉除,无尽慧光能觉了。
迫(pò) = 逼近[approach]。(硬逼,逼迫[compel;force;press]/紧迫;急迫
[pressing;urgent]。)
逼迫(bī pò)
= 施加压力促使;强行迫使[force;compel;coerce]。
歇(xiē) = 休息[rest]。
大师 = 佛之尊号。
“佛如幻智无所碍,于三世法悉明达,普入众生心行中,此善化天之境界。
心行 = 心为念念迁流者,故曰心行。又善恶之所念,谓之心行。
“总持边际不可得,辩才大海亦无尽,能转清净妙法轮,此是大光之解脱。
= 『总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抓总纲领,掌握到总原则。
“业性广大无穷尽,智慧觉了善开示,一切方便不思议,如是慧天之所入。
= 业是造作,正在造作的时候我们称之为事,造作的结果则称之为业。「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便宜是什么?这个方法在此时此处对某个人非常适合,这叫便。便,用佛经里面讲法是契机。
“转不思议妙法轮,显示修习菩提道,永灭一切众生苦,此是轮脐方便地。
“如来真身本无二,应物随形满世间,众生各见在其前,此是焰天之境界。
= 「应物」,物是指一切众生,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绝不失时。
“若有众生一见佛,必使净除诸业障,离诸魔业永无余,光照天王所行道。
“一切众会广大海,佛在其中最威耀,普雨法雨润众生,此解脱门名称入。”
润(rùn) = 雨水下流,滋润万物[moisten]。(潮湿[moist]。)
###三十三天王
复次,释迦因陀罗天王,得忆念三世佛出兴乃至刹成坏皆明见大欢喜解脱门;
普称满音天王,得能令佛色身最清净广大世无能比解脱门;
慈目宝髻天王,得慈云普覆解脱门;
宝光幢名称天王,得恒见佛于一切世主前现种种形相威德身解脱门;
= 世主,人间是仁王,天上是天王,这个叫世主。在这个世间他能做得了主,一切众生听从他的号令,他是个发号施令者,其他众生是要依教奉行的,他是发号施令的,这叫世主。
发生喜乐髻天王,得知一切众生城邑宫殿从何福业生解脱门;
邑(yì) = 国。古代称侯国为邑[state]。(指古代无先君宗庙的都城[city]/旧时县的别称[county]。)
福业 = 感福德之行业也。
端正念天王,得开示诸佛成熟众生事解脱门;
端(duān) = 站得直[straight]。(端正。引申为正直[upright;proper]/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end]/事由;原委[cause]。)
高胜音天王,得知一切世间成坏劫转变相解脱门;
成就念天王,得忆念当来菩萨调伏众生行解脱门;
净华光天王,得了知一切诸天快乐因解脱门;
智日眼天王,得开示一切诸天子受生善根俾无痴惑解脱门;
= 「受生」就是世俗人讲的投胎,善根去投胎好。
俾(bǐ) = 门役[gatekeeper]。(使,把[make]。)
自在光明天王,得开悟一切诸天众令永断种种疑解脱门。
尔时,释迦因陀罗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三十三天众,而说颂言:
“我念三世一切佛,所有境界悉平等,如其国土坏与成,以佛威神皆得见。
“佛身广大遍十方,妙色无比利群生,光明照耀靡不及,此道普称能观见。
“如来方便大慈海,往劫修行极清净,化导众生无有边,宝髻天王斯悟了。
“我念法王功德海,世中最上无与等,发生广大欢喜心,此宝光天之解脱。
“佛知众生善业海,种种胜因生大福,皆令显现无有余,此喜髻天之所见。
胜因 = 殊胜之善因也。
“诸佛出现于十方,普遍一切世间中,观众生心示调伏,正念天王悟斯道。
“如来智身广大眼,世界微尘无不见,如是普遍于十方,此云音天之解脱。
“一切佛子菩提行,如来悉现毛孔中,如其无量皆具足,此念天王所明见。
= 具足是一丝毫欠缺都没有。
“世间所有安乐事,一切皆由佛出生,如来功德胜无等,此解脱处华王入。
= 安稳快乐。
“若念如来少功德,乃至一念心专仰,诸恶道怖悉永除,智眼于此能深悟。
仰(yǎng) = 抬头,脸向上[face upward]。跟“俯”相对。(敬慕。钦佩或高度敬重[admire]。)
“寂灭法中大神通,普应群心靡不周,所有疑惑皆令断,此光明王之所得。”
周(zhōu) = 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careful;meticulous;well-considered]。(完备[complete]/周围[circumference;circle;ring;periphery]/周济;救济[give
financial help to]。)
###日天子
复次,日天子,得净光普照十方众生尽未来劫常为利益解脱门;
光焰眼天子,得以一切随类身开悟众生令入智慧海解脱门;
须弥光欢喜幢天子,得为一切众生主令勤修无边净功德解脱门;
= 这个「主」就是老师,是教主,主持教化的,不是其他的主,主持教化的。
净宝月天子,得修一切苦行深心欢喜解脱门;
勇猛不退转天子,得无碍光普照令一切众生益其精爽解脱门;
爽(shuǎng) = 明亮;亮[bright;clear;crisp]。(畅快;舒适[feel well;pleasant]。)
妙华缨光明天子,得净光普照众生身令生欢喜信解海解脱门;
最胜幢光明天子,得光明普照一切世间令成办种种妙功德解脱门;
办(bàn) = 办理;治理[handle;manage;do]。(做成;做好;能做到[accomplish;achieve]。)
宝髻普光明天子,得大悲海现无边境界种种色相宝解脱门;
光明眼天子,得净治一切众生眼令见法界藏解脱门;
治(zhì) = 水名。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prevent flood by water control;dredge a river;rebuild;repair]。(治理;管理;统治[administer;govern]/经营[manage]。)
持德天子,得发生清净相续心令不失坏解脱门;
续(xù) = 连接起来,接上[link]。(继续[continue]。)
普运行光明天子,得普运日宫殿照十方一切众生令成就所作业解脱门。
尔时,日天子,承佛威力,普观一切日天子众,而说颂言:
“如来广大智慧光,普照十方诸国土,一切众生咸见佛,种种调伏多方便。
“如来色相无有边,随其所乐悉现身,普为世间开智海,焰眼如是观于佛。
= 随其所乐,「其」是指九法界有情众生,众生心有感,佛菩萨立刻就有应。众生之感,这是一个念头,佛菩萨所应,无量无边的色相。
“佛身无等无有比,光明照耀遍十方,超过一切最无上,如是法门欢喜得。
“为利世间修苦行,往来诸有无量劫,光明遍净如虚空,宝月能知此方便。
往(wǎng) = 去,到…去[depart <head,leave,start> for;go to somewhere]。(昔时;过去[the past]。)
“佛演妙音无障碍,普遍十方诸国土,以法滋味益群生,勇猛能知此方便。
滋(zī) = 滋水[Zi River]。(滋味[taste]/通“孳”。滋生;繁殖[multiply;grow]/滋补。供给身体以养分;补养[tonic]。)
“放光明网不思议,普净一切诸含识,悉使发生深信解,此华缨天所入门。
含识 = 含有心识者,即有情也。
“世间所有诸光明,不及佛一毛孔光,佛光如是不思议,此胜幢光之解脱。
“一切诸佛法如是,悉坐菩提树王下,令非道者住于道,宝髻光明如是见。
= 「非道」是哪些人?六道众生。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与性德相违背,这叫非道。这个道是佛道,非道不是成佛之道。
“众生盲暗愚痴苦,佛欲令其生净眼,是故为燃智慧灯,善目于此深观察。
“解脱方便自在尊,若有曾见一供养,悉使修行至于果,此是德天方便力。
= 「若有」是假设,有曾经见到一个修供养的人。
“一法门中无量门,无量千劫如是说,所演法门广大义,普运光天之所了。”
###月天子
复次,月天子,得净光普照法界摄化众生解脱门;
摄(shè) = 牵曳[drag]。(吸引[attract]/治理[treat]/收敛,聚[converge]。)
华王髻光明天子,得观察一切众生界令普入无边法解脱门;
众妙净光天子,得了知一切众生心海种种攀缘转解脱门;
安乐世间心天子,得与一切众生不可思议乐令踊跃大欢喜解脱门;
踊(yǒng) = 往上跳[jump up]。
跃(yuè) = 跳跃[leap;jump]。
踊跃(yǒng yuè) = 向上跳起[jump up]/欢欣奋起的样子[eagerly;enthusiastically]。
树王眼光明天子,得如田家作业种芽茎等随时守护令成就解脱门;
芽(yá) = 尚未发育成长的枝、叶或花的雏体[bud;sprout;shoot]。
茎(jīng) = 植物的主干[stem;stalk]。(柱;竿[post]。)
出现净光天子,得慈悲救护一切众生令现见受苦受乐事解脱门;
普游不动光天子,得能持清净月普现十方解脱门;
星宿王自在天子,得开示一切法如幻如虚空无相无自性解脱门;
净觉月天子,得普为一切众生起大业用解脱门;
大威德光明天子,得普断一切疑惑解脱门。
尔时,月天子,承佛威力,普观一切月宫殿中诸天众会,而说颂言:
“佛放光明遍世间,照耀十方诸国土,演不思议广大法,永破众生痴惑暗。
“境界无边无有尽,于无量劫常开导,种种自在化群生,华髻如是观于佛。
“众生心海念念殊,佛智宽广悉了知,普为说法令欢喜,此妙光明之解脱。
宽(kuān) = 房屋宽敞[spacious]。(放松;放宽[loose;relieve]/ 减轻[lighten;relax]/宽慰;宽解[console]。)
“众生无有圣安乐,沉迷恶道受诸苦,如来示彼法性门,安乐思惟如是见。
“如来希有大慈悲,为利众生入诸有,说法劝善令成就,此目光天所了知。
“世尊开阐法光明,分别世间诸业性,善恶所行无失坏,净光见此生欢喜。
“佛为一切福所依,譬如大地持宫室,巧示离忧安隐道,不动能知此方便。
隐(yǐn) = 藏匿;隐蔽[hide;screen;shield;vover]。(用同“稳”。安稳;稳定[steady;sedate;stable]。)
“智火大明周法界,现形无数等众生,普为一切开真实,星宿王天悟斯道。
“佛如虚空无自性,为利众生现世间,相好庄严如影像,净觉天王如是见。
“佛身毛孔普演音,法云覆世悉无余,听闻莫不生欢喜,如是解脱光天悟。”
六欲天/欲天/欲界天
#有淫欲、饮食和睡眠。
#kāma-dhātu
|
一昼夜為人间的
|
天寿
|
||
空居天
|
他化自在天/自在天
|
于五欲之境使他自在变化,故名。
#波旬/魔波旬/天魔波旬/魔王/第六天魔王 =
Pāpiyas/Pāpman,天魔之总名。常为佛道障碍。
#相视成淫
#形合心超<了然超越>
|
一千六百年
|
16000
|
乐变化天/化乐天
|
于五欲之境自乐变化,故名。
#对笑为淫
#交中无味<行事无味>
|
八百年
|
8000
|
|
兜率天/都率天/兜率陀/睹史多天/知足天
<Tuṣita>
|
译曰上足、妙足、知足、喜足等。于五欲之乐生喜足之心,故名。其内院为弥勒菩萨之净土,外院则天众之欲乐处也。
#执手为淫
#境迫不违<行事有味>
|
四百年
|
4000
|
|
夜摩天/劫波罗天/炎摩天/焰摩天/须夜摩
<Yaamaah>
|
译言时分、善分。彼天中时时唱快哉,故名。
#勾抱成淫
#遇境方动<有交而暂>
#阎摩/夜摩 = Yama,根据吠陀的记载,阎摩是第一个死亡,到达天界乐土的凡人,因此,他成为亡灵的统治者,指引亡者灵魂到达天界。尊称为阎魔罗阇<Yamaraja>。随着佛教传入中国 ,被认为是掌管地狱刑罚的神明,华人尊称其为阎魔罗阇大王,简称阎罗王、阎王、阎君 。
|
二百年
|
2000
|
|
地居天
#其淫事与人间界无异
|
忉利天
<Trayastriṃśa>
|
译言三十三天,帝释天为中央,四方各有八天,故从天数而名三十三天。
#须弥山顶
#善见城/喜见城 = 帝释天之宫城也。在须弥山之绝顶。
#内动亦微<有交而微>
#帝释天/天帝释/帝释/释迦提桓因陀罗/释提桓因/因陀罗 =Śakro devānām indraḥ,在梵语中,释迦(Śakra),意思是能够、有能力,佛教相传这是他的姓。提婆(deva),是天人、神明的意思。而因罗陀(Indra),是王者、征服者、最胜者的意思。名称意为「能够为天界诸神的主宰者」。按其原文,原应翻译为释天帝,但在汉译时,为顺从汉语语顺,将梵语顺序反转,称其为帝释天,又称帝释、释天、天帝。忉利天之主,座骑为六牙白象。他经常率领天人,与阿修罗战斗。
|
一百年
|
1000
|
四王天/四天王天/护世/护世四王/护世四天王
|
有东方持国,南方增长,西方广目,北方多闻之四王,故名四王天。
#须弥山腰
#且止外动<有交而正>
|
五十年
|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