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
九会
|
初会
#第一会,叙佛在菩提场中初成正觉,道场无量妙宝庄严,金刚座上的遮那佛身万德圆满。
#世主妙严品第一,如来现相品第二,普贤三昧品第三,世界成就品第四,华藏世界品第五,毗卢遮那品第六
|
七处
|
菩提场
|
如來放光
|
放齿光,放眉间光
|
会主
|
普贤菩萨
|
入定
|
入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三昧
|
说法
|
毗卢遮那如来依正因果
|
世主妙严品第一
#1-5卷
#十方世界微尘数菩萨乃至金刚力士诸神诸天等各具无量功德一时云集,各各说颂赞佛,所有的华藏庄严世界海中一切世界也都同样入佛境界。
##八部四王众
###乾闼婆王
复次,持国乾闼婆王,得自在方便摄一切众生解脱门;
摄(shè) = 牵曳[drag]。(吸引[attract]/治理[treat]/收敛,聚[converge]。)
树光乾闼婆王,得普见一切功德庄严解脱门;
净目乾闼婆王,得永断一切众生忧苦出生欢喜藏解脱门;
华冠乾闼婆王,得永断一切众生邪见惑解脱门;
喜步普音乾闼婆王,得如云广布普荫泽一切众生解脱门;
荫(yīn) = 树阴[shady]。(字亦作廕。遮蔽[shelter]。)
泽(zé) = 光泽,润泽[lustre]。(水深的湖泽或水草丛杂的湖泽[marsh]。)
乐摇动美目乾闼婆王,得现广大妙好身令一切获安乐解脱门;
妙音师子幢乾闼婆王,得普散十方一切大名称宝解脱门;
普放宝光明乾闼婆王,得现一切大欢喜光明清净身解脱门;
金刚树华幢乾闼婆王,得普滋荣一切树令见者欢喜解脱门;
滋(zī) = 滋水[Zi River]。(滋味[taste]/通“孳”。滋生;繁殖[multiply;grow]/滋补。供给身体以养分;补养[tonic]。)
荣(róng) = 梧桐。又金文字形,象两支如火把相互照耀的花朵或穗头形[Chinese parasol <tree>]。(繁茂,茂盛[grow luxuriantly]/光荣,荣耀。与“辱”相反[glory;honor]/使…荣耀;使…光荣[make glory]/富贵;显荣[wealth
and rank]。。)
普现庄严乾闼婆王,得善入一切佛境界与众生安乐解脱门。
尔时,持国乾闼婆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乾闼婆众,而说颂言:
“诸佛境界无量门,一切众生莫能入,善逝如空性清净,普为世间开正道。
“如来一一毛孔中,功德大海皆充满,一切世间咸利乐,此树光王所能见。
“世间广大忧苦海,佛能消竭悉无余,如来慈愍多方便,净目于此能深解。
竭(jié) = 背举;用肩背负[shoulder]。(干涸;枯竭[dry
up;drain]/穷尽[use up;exhaust]。)
愍(mǐn) = 忧患;痛心的事[hardship;misery;suffering]。(怜悯;哀怜[take
pity on]。)
“十方刹海无有边,佛以智光咸照耀,普使涤除邪恶见,此树华王所入门。
刹土/刹 = Kṣetra,为刹多罗之略,译曰土田。梵汉双举云刹土。即国土之义/寺庙佛塔:古刹。宝刹。
涤(dí) = 洗[wash;clense]。(除,清除[clear
away]。)
“佛于往昔无量劫,修习大慈方便行,一切世间咸慰安,此道普音能悟入。
慰(wèi) = 安慰[comfort]。
“佛身清净皆乐见,能生世间无尽乐,解脱因果次第成,美目于斯善开示。
“众生迷惑常流转,愚痴障盖极坚密,如来为说广大法,师子幢王能演畅。
“如来普现妙色身,无量差别等众生,种种方便照世间,普放宝光如是见。
“大智方便无量门,佛为群生普开阐,入胜菩提真实行,此金刚幢善观察。
阐(chǎn) = 开,打开[open]。(讲明白[explain;expound]。)
“一刹那中百千劫,佛力能现无所动,等以安乐施群生,此乐庄严之解脱。”
刹那 = Ksana,译言一念。时之最少者。
###鸠槃荼王
复次,增长鸠槃荼王,得灭一切冤害力解脱门;
冤(yuān) = 屈缩;不舒展[bend]。(枉曲,冤屈[injustice;wrong]/通“怨”。冤仇,仇敌[foe;enmity;hatred;rancour]。)
龙主鸠槃荼王,得修习无边行门海解脱门;
= 「行门」,行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行为、行动。佛菩萨把我们的生活行为归纳为三大类:身、语、意,归纳为这三类。
庄严幢鸠槃荼王,得知一切众生心所乐解脱门;
饶益行鸠槃荼王,得普成就清净大光明所作业解脱门;
可怖畏鸠槃荼王,得开示一切众生安隐无畏道解脱门;
妙庄严鸠槃荼王,得消竭一切众生爱欲海解脱门;
高峰慧鸠槃荼王,得普现诸趣光明云解脱门;
勇健臂鸠槃荼王,得普放光明灭如山重障解脱门;
无边净华眼鸠槃荼王,得开示不退转大悲藏解脱门;
广大面鸠槃荼王,得普现诸趣流转身解脱门。
尔时,增长鸠槃荼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鸠槃荼众,而说颂言:
“成就忍力世导师,为物修行无量劫,永离世间憍慢惑,是故其身最严净。
物(wù) = 万物[object]。(物件,东西[article;thing]/他人;众人[the others]。)
“佛昔普修诸行海,教化十方无量众,种种方便利群生,此解脱门龙主得。
“佛以大智救众生,莫不明了知其心,种种自在而调伏,严幢见此生欢喜。
“神通应现如光影,法轮真实同虚空,如是处世无央劫,此饶益王之所证。
法轮 = Dharmacakra,在古印度,“轮”既是一种农具,也是一种兵器,佛教借用“轮”来比喻佛法无边,具有摧邪显正的作用。
央(yāng) = 从大,在冂之内。上像物体<冂>,一个人<大>站在它的当中。中心[centre]。(尽,完了[end]。)
“众生痴翳常蒙惑,佛光照现安隐道,为作救护令除苦,可畏能观此法门。
翳(yì) = 用羽毛做的华盖,舞具[feather cover]。(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白斑[nebula]/遮蔽,掩盖[screen]。)
“欲海漂沦具众苦,智光普照灭无余,既除苦已为说法,此妙庄严之所悟。
沦(lún) = 水起微波[ripple]。( 沉沦;没落[fall into]。)
“佛身普应无不见,种种方便化群生,音如雷震雨法雨,如是法门高慧入。
“清净光明不唐发,若遇必令消重障,演佛功德无有边,勇臂能明此深理。
唐(tang) = 大话[exaggerative;boastful;big words](空;徒然[in vain;for nothing;to no avail]。)
“为欲安乐诸众生,修习大悲无量劫,种种方便除众苦,如是净华之所见。
“神通自在不思议,其身普现遍十方,而于一切无来去,此广面王心所了。”
###大龙王
复次,毗楼博叉龙王,得消灭一切诸龙趣炽然苦解脱门;
炽(chì) = 火旺。引申为凶猛,激烈;气焰高涨[burning]。(兴盛,昌盛[powerful and prosperous]。)
娑竭罗龙王,得一念中转自龙形示现无量众生身解脱门;
云音幢龙王,得于一切诸有趣中以清净音说佛无边名号海解脱门;
焰口龙王,得普现无边佛世界建立差别解脱门;
焰龙王,得一切众生瞋痴盖缠如来慈愍令除灭解脱门;
云幢龙王,得开示一切众生大喜乐福德海解脱门;
德叉迦龙王,得以清净救护音灭除一切怖畏解脱门;
无边步龙王,得示现一切佛色身及住劫次第解脱门;
清净色速疾龙王,得出生一切众生大爱乐欢喜海解脱门;
普行大音龙王,得示现一切平等悦意无碍音解脱门;
悦(yuè) = 本作“说”。高兴,愉快[delighted;happy;pleased]。(顺服,悦服,从心里佩服[heartily
admire]。)
无热恼龙王,得以大悲普覆云灭一切世间苦解脱门。
四劫 (成、住、坏、空)
#劫 = 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意思是一段对人类来说极长的时间。)
#自寿自十岁,百年增一至八万四千岁为止,然后再百年减一至十岁为止,如是一增一减,为一小劫<1679万8000 年>,二十小劫为一中劫<3亿3596万年>,经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13亿4384万年>,即一世界成毁的时间。
#小劫 = (84000-10)x100x2=16798000
|
||
大劫 (四中劫。现在大劫为贤劫,上一大劫为庄严劫,下一大劫为星宿劫。每大劫必终于一灾<火灾烧至初禅天, 水灾淹至二禅天, 风灾吹至三禅天>)
#13亿4384万年
|
成
(中劫<二十小劫>)
|
器世间(山河、大地、草木等)与众生世间(一切有情众生)成立之时期。即由有情之业增上力,于空间生起微细之风,次第生成风轮、水轮、金轮,渐成山河、大地等器世间,其时,诸有情渐次下生,最终之时一切有情生于无间地狱。
|
住
(中劫<二十小劫>)
|
器世间与众生世间安稳、持续之时期。此一时期,世界已成,人寿由无量岁渐次递减,至人寿十岁,称为住劫中之第一中劫,此后之十八中劫亦皆一增一减,人寿从十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复由八万四千岁减至十岁。最后一中劫(第二十中劫)为增劫,即由十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又据立世阿毗昙论载,诸佛之出现,多在减劫之时,其时人寿由八万四千岁减至百岁之间。
|
|
坏
(中劫<二十小劫>)
|
火、水、风三灾毁坏世界之时期。众生世间首先破坏,称为趣坏、有情坏;其后,器世间亦随而破坏,称为界坏、外器坏。即于此劫之初,地狱之有情命终之后,不复更生,其后,其余傍生、鬼趣及人、天等之众生亦渐次坏灭;有情破坏后,世界出现七个日轮,故起火灾,色界初禅天以下皆成灰烬,次起水灾,第二禅天以下漂荡殆尽,最后起风灾,第三禅天以下全部吹落
|
|
空
(中劫<二十小劫>)
|
世界已坏灭,于欲、色二界之中,唯色界之第四禅天尚存,其他则全入于长期之空虚中。
|
尔时,毗楼博叉龙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诸龙众已,即说颂言:
“汝观如来法常尔,一切众生咸利益,能以大慈哀愍力,拔彼畏涂沦坠者。
尔(ěr) = 窗格花纹[figure;decorative pattern]。(那[that]/你[you]/如此;这样/近。通“迩”[near]。)
涂(tú) = 涂水[Tu River]。(涂抹;粉刷物品[spread
on;apply;smear]/乱写乱画[scribble]/道路。也作“途”[road]。)
坠(zhuì) = 落下,掉下[fall;drop]。
“一切众生种种别,于一毛端皆示现,神通变化满世间,娑竭如是观于佛。
“佛以神通无限力,广演名号等众生,随其所乐普使闻,如是云音能悟解。
“无量无边国土众,佛能令入一毛孔,如来安坐彼会中,此焰口龙之所见。
“一切众生瞋恚心,缠盖愚痴深若海,如来慈愍皆灭除,焰龙观此能明见。
“一切众生福德力,佛毛孔中皆显现,现已令归大福海,此高云幢之所观。
福德 = 以名一切之善行。又以名善行所得之福利。
“佛身毛孔发智光,其光处处演妙音,众生闻者除忧畏,德叉迦龙悟斯道。
“三世一切诸如来,国土庄严劫次第,如是皆于佛身现,广步见此神通力。
“我观如来往昔行,供养一切诸佛海,于彼咸增喜乐心,此速疾龙之所入。
咸(xián) = 杀[kill]。(普遍都,全部[all]/共;同[together]。)
“佛以方便随类音,为众说法令欢喜,其音清雅众所悦,普行闻此心欣悟。
雅(yǎ) = 鸟名,乌鸦的一种。同“鸦”[crow]。(高尚;美好[fine;refined;elegant]。)
“众生逼迫诸有中,业惑漂转无人救,佛以大悲令解脱,无热大龙能悟此。”
迫(pò) = 逼近[approach]。(硬逼,逼迫[compel;force;press]/紧迫;急迫
[pressing;urgent]。)
逼迫(bī pò)
= 施加压力促使;强行迫使[force;compel;coerce]。
八大龙王
|
|
难陀
|
Ānanda,意译为欢喜龙王。跋难陀之兄,曾和娑伽罗龙王战斗。释迦如来降生之时,与跋难陀龙王吐清净水,一温一凉,灌太子身。
|
跋难陀
|
Upananda,意译为贤喜龙王。难陀之弟。和难陀龙王共同保护摩诃陀国免于饥馑,必定参加说法,释迦佛入灭后永远守护佛法。
|
娑竭罗/
娑伽罗
|
Sāgara,意译为海龙王。龙宫之王。大海龙王。或译为“沙掲罗”、“娑羯罗”等,为二十诸天之一。在法华经・提婆达多品登场的八岁龙女是娑伽罗的第三王女“善女龙王”,也就是空海劝请的清泷权现。
#娑竭罗/娑伽罗 = 译为咸海。
|
和修吉
|
Vāsuki,意译为宝有龙王、宝称龙王、九头龙王。在日本多称作“九头龙王”、“九头龙大神”等。曾经守护须弥山,并以小龙为食。
|
德叉迦
|
Taksaka,意译为多舌龙王、视毒龙王。传说被此龙怒视之人会气绝而亡。德叉迦龙王是身延镜和金光明经中的七面天女之父。
|
阿那婆达多
|
Anavatapta,意译为无热恼龙王。或称作阿耨达龙王。居住在喜马拉雅北方的神话之池 - 阿耨达池(无热恼池),是阎浮提四大河发源地。
|
摩那斯
|
Manasvin,意译为大身龙王、大力龙王。阿修罗以海水侵袭喜见城,龙王舞动身体将海水逆流。
|
优钵罗
|
Utpalaka,意译为青莲华龙王、青莲龙王。居住在青莲华生长之池。“青莲华”汉译佛典译为“优钵华”、“优钵罗华”等。
|
###夜叉王
复次,毗沙门夜叉王,得以无边方便救护恶众生解脱门;
自在音夜叉王,得普观察众生方便救护解脱门;
严持器仗夜叉王,得能资益一切甚羸恶众生解脱门;
羸(léi) = 瘦弱[thin and weak]。(衰弱[weak]。)
大智慧夜叉王,得称扬一切圣功德海解脱门;
焰眼主夜叉王,得普观察一切众生大悲智解脱门;
金刚眼夜叉王,得种种方便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解脱门;
勇健臂夜叉王,得普入一切诸法义解脱门;
勇敌大军夜叉王,得守护一切众生令住于道无空过者解脱门;
富财夜叉王,得增长一切众生福德聚令恒受快乐解脱门;
力坏高山夜叉王,得随顺忆念出生佛力智光明解脱门。
尔时,多闻大夜叉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夜叉众会,而说颂言:
“众生罪恶深可怖,于百千劫不见佛,漂流生死受众苦,为救是等佛兴世。
“如来救护诸世间,悉现一切众生前,息彼畏涂轮转苦,如是法门音王入。
息(xī) = 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喘气;呼吸[breathe;pant]。(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breath]/停止,停息[stop]/休息[rest]/亲生子女[one's own children]/滋息;生长[grow]/利息,利钱[interest]。)
“众生恶业为重障,佛示妙理令开解,譬以明灯照世间,此法严仗能观见。
“佛昔劫海修诸行,称赞十方一切佛,故有高远大名闻,此智慧王之所了。
称(chēng) = 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秤”。又指称量[weigh]。(叫做;称呼;号称;把…说成[call]/述说;声称[say]/称赞,赞扬[praise]/符合,相当[fit;match;suit]。)
“智慧如空无有边,法身广大不思议,是故十方皆出现,焰目于此能观察。
“一切趣中演妙音,说法利益诸群生,其声所暨众苦灭,入此方便金刚眼。
暨(jì) = 太阳初升略现[part
sun]。(直到某时[till]。)
“一切甚深广大义,如来一句能演说,如是教理等世间,勇健慧王之所悟。
“一切众生住邪道,佛示正道不思议,普使世间成法器,此勇敌军能悟解。
法器 = 堪行佛道者,谓之法器。又僧道斋醮所用之乐器。谓之法器。如铙钹之属。
“世间所有众福业,一切皆由佛光照,佛智慧海难测量,如是富财之解脱。
“忆念往劫无央数,佛于是中修十力,能令诸力皆圆满,此高幢王所了知。”
四王天/四天王天/四天王/护世四天王/四大天王
#为帝释之外将。 |
负责守护
|
部众<八部鬼众>
|
|
东方持国天王
|
又名提头赖吒,Dhṛtarāṣṭra,“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或阮琴,有两义:一、弦乐器松紧要适中,太紧则易断,太松则声不响,表行中道之法;二、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
|
东胜神洲
|
乾闼婆、毗舍阇/毗舍遮
|
南方增长天王
|
又名毗楼勒叉,Virūḍhaka,“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手握宝剑,有两义:一、宝剑象征智慧,慧剑斩烦恼;二、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
|
南瞻部洲
|
鸠盘荼/鸠槃荼、薜荔多
|
西方广目天王
|
又名毗楼博叉,Virūpākṣa,“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手缠一条龙或是蛇,有两义:一、表世间多变之意,二、是龙神的首领。另一手上拿着宝珠,表内心不变之意。
|
西牛贺洲
|
龙、富单那
|
北方多闻天王
|
又名毗沙门,Vaiśravaṇa,“多闻”意为颇精通佛法,以福、德闻于四方。左手卧银鼠,右持宝伞<或作宝幡>,有两义:一:伞盖代表要保护自己的内心不受外面环境染污;二、用以遮蔽世间,避免魔神危害,以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是古印度的财神。
|
北俱芦洲
|
夜叉/药叉、罗刹
|
###摩睺罗伽王
复次,善慧摩睺罗伽王,得以一切神通方便令众生集功德解脱门;
净威音摩睺罗伽王,得使一切众生除烦恼得清凉悦乐解脱门;
胜慧庄严髻摩睺罗伽王,得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觉众生入清净法解脱门;
妙目主摩睺罗伽王,得了达一切无所著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脱门;
灯幢摩睺罗伽王,得开示一切众生令离黑暗怖畏道解脱门;
最胜光明幢摩睺罗伽王,得了知一切佛功德生欢喜解脱门;
师子臆摩睺罗伽王,得勇猛力为一切众生救护主解脱门;
众妙庄严音摩睺罗伽王,得令一切众生随忆念生无边喜乐解脱门;
须弥臆摩睺罗伽王,得于一切所缘决定不动到彼岸满足解脱门;
所缘 = 称心识曰能缘,心识之所对云所缘。缘者攀缘之义也。
可爱乐光明摩睺罗伽王,得为一切不平等众生开示平等道解脱门。
四缘
# catvārah pratyayāh
#缘是指一切物事之间生起一种互相交涉的关系。
#色法的生起,只须因缘和增上缘;心法的生起,则须四缘具足。
|
|
亲因缘/因缘/缘起/本缘
|
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也。如眼根对于色尘时,识即随生,余根亦然,是名因缘。
#因缘 = hetu-pratyaya,因缘的因是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例如草木,种子即其因,水土日光等资养即其缘。(「因」<梵语:hetu>和「缘」<梵语:pratītya>的并称。一切事情的生成,皆依赖各种条件。其直接主要的根本条件为「因」,间接配合成就的次要条件为「缘」。「缘」字单就字面解释有攀爬之意,连结集合根本因及各种缘由互相配合才能成就现象界一切法,即为因缘。有因有缘而法成。)
#缘起 = pratītya-samutpāda,事物之待缘而起也。一切之有为法,皆自缘而起者。(一切有为法都是因各种因缘和合而成,此理即为缘起。)
#因缘<梵语:nidāna>,音译为尼陀那,义译为因缘、缘起、本缘等,为十二分教中一种。
#因业 = 因者有亲生结果之力,业者为生果助缘之所作,即因与缘。此二相和而诸法生。
|
增上缘
|
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名增上缘。
#根为增上缘。
#adhipati-pratyaya,即是这一法的生起,是由另一法帮助的缘,才能令其加增向上。(不障碍,有助于其他法生起的缘,称为增上缘。)
|
等无间缘/次第缘
|
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名次第缘。
#samanantara-pratyaya,凡是心王所有有缘虑的东西,都是刹那相续,念念生灭,前念和后念是平等的,也是没有间断地前后相引的,故等无间缘乃是现行引现行。(等是相等、同等之意,意指在心、心所之相续,刹那变化,前念已灭,后念又生起,相续无间,次第生成,又称次第缘,所以前念是后念的等无间缘。除阿罗汉在入涅槃前的最后一念能断除之外,一切众生都不会断绝心念相续,所以称为等无间缘。)
|
所缘缘/缘缘
|
心心所法,由托缘而生还,是自心之所缘虑,名为缘缘。
#尘为所缘缘。
#ālambana-pratyaya,所缘是境,能缘是心,心心所法,杖境方生,即见相二分,俱起而为缘分。(是指与心、心所法相应的法。如眼识与眼识诸法以外界色法为所缘,耳识以声音为所缘、鼻识以香味为所缘等,十八界之间,六识、六根与六尘的关系就属于所缘缘。)
|
尔时,善慧威光摩睺罗伽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摩睺罗伽众,而说颂言:
“汝观如来性清净,普现威光利群品,示甘露道使清凉,众苦永灭无所依。
露(lù) = 露水[dew]。(糖浆,糖汁[drink distilled from flowers,fruit or leaves;syrup]。)
“一切众生居有海,诸恶业惑自缠覆,示彼所行寂静法,离尘威音能善了。
“佛智无等叵思议,知众生心无不尽,为彼阐明清净法,如是严髻心能悟。
叵(pǒ) = “可”字的反写。不可[impossible]。
“无量诸佛现世间,普为众生作福田,福海广大深难测,妙目大王能悉见。
“一切众生忧畏苦,佛普现前而救护,法界虚空靡不周,此是灯幢所行境。
靡(mǐ) = 无;没有[no;not]。
“佛一毛孔诸功德,世间共度不能了,无边无尽同虚空,如是广大光幢见。
= 世间人也无量无边,共同来度量佛一毛孔当中究竟有多少功德,没有人能够计算得出来。「度」是度量,心里面计画,去测度,度是这个意思,没有能够明了的。
“如来通达一切法,于彼法性皆明照,如须弥山不倾动,入此法门师子臆。
“佛于往昔广大劫,集欢喜海深无尽,是故见者靡不欣,此法严音之所入。
欣(xīn) = 喜悦[happy;joyous;glad]。
“了知法界无形相,波罗蜜海悉圆满,大光普救诸众生,山臆能知此方便。
臆(yì) = 胸骨[breastbone]。(胸部[chest]/通“意”。意料;推测[surmise]。)
“汝观如来自在力,十方降现罔不均,一切众生咸照悟,此妙光明能善入。”
降(jiàng) = 下也[lower]。与“陟”相对。(下落,落下。从高往低掉[fall;drop;descend]/降服,使驯服[yield;tame]。)
罔(wǎng) = 渔猎用的网。同“网”[net]。(无;没有[not]。)
均(jūn) = 均匀;公平[equal;even;fair;just]。(使…同样;平分[divide equally;share out equally]。)
###紧那罗王
复次,善慧光明天紧那罗王,得普生一切喜乐业解脱门;
妙华幢紧那罗王,得能生无上法喜令一切受安乐解脱门;
种种庄严紧那罗王,得一切功德满足广大清净信解藏解脱门;
悦意吼声紧那罗王,得恒出一切悦意声令闻者离忧怖解脱门;
宝树光明紧那罗王,得大悲安立一切众生令觉悟所缘解脱门;
普乐见紧那罗王,得示现一切妙色身解脱门;
最胜光庄严紧那罗王,得了知一切殊胜庄严果所从生业解脱门;
= 菩萨了知一切殊胜庄严的果报,是从圆满智慧而生的,这是真实智慧。
殊(shū) = 斩首,断其首身而死[behead]。(异;不同[different]/特别,独特[special]。)
微妙华幢紧那罗王,得善观察一切世间业所生报解脱门;
动地力紧那罗王,得恒起一切利益众生事解脱门;
威猛主紧那罗王,得善知一切紧那罗心巧摄御解脱门。
御(yù) = 驾驶车马[drive a carriage]。(使用;应用[use]/抵挡[resist]/抵御[defense]。)
尔时,善慧光明天紧那罗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紧那罗众,而说颂言:
“世间所有安乐事,一切皆由见佛兴,导师利益诸众生,普作救护归依处。
= 「兴」是生起,世间所有的安乐事,都是由见佛才生起来的。
“出生一切诸喜乐,世间咸得无有尽,能令见者不唐捐,此是华幢之所悟。
“佛功德海无有尽,求其边际不可得,光明普照于十方,此庄严王之解脱。
“如来大音常演畅,开示离忧真实法,众生闻者咸欣悦,如是吼声能信受。
“我观如来自在力,皆由往昔所修行,大悲救物令清净,此宝树王能悟入。
“如来难可得见闻,众生亿劫时乃遇,众相为严悉具足,此乐见王之所睹。
“汝观如来大智慧,普应群生心所欲,一切智道靡不宣,最胜庄严此能了。
“业海广大不思议,众生苦乐皆从起,如是一切能开示,此华幢王所了知。
“诸佛神通无间歇,十方大地恒震动,一切众生莫能知,此广大力恒明见。
“处于众会现神通,放大光明令觉悟,显示一切如来境,此威猛主能观察。”
###迦楼罗王
复次,大速疾力迦楼罗王,得无著无碍眼普观察众生界解脱门;
不可坏宝髻迦楼罗王,得普安住法界教化众生解脱门;
清净速疾迦楼罗王,得普成就波罗蜜精进力解脱门;
不退心庄严迦楼罗王,得勇猛力入如来境界解脱门;
大海处摄持力迦楼罗王,得入佛行广大智慧海解脱门;
坚法净光迦楼罗王,得成就无边众生差别智解脱门;
妙严冠髻迦楼罗王,得庄严佛法城解脱门;
普捷示现迦楼罗王,得成就不可坏平等力解脱门;
普观海迦楼罗王,得了知一切众生身而为现形解脱门;
龙音大目精迦楼罗王,得普入一切众生殁生行智解脱门。
殁(mò) = 死[die]。(通“没”。隐没;沦没[disappear gradually;sink;fall]。)
尔时,大速疾力迦楼罗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迦楼罗众,而说颂言:
“佛眼广大无边际,普见十方诸国土,其中众生不可量,现大神通悉调伏。
“佛神通力无所碍,遍坐十方觉树下,演法如云悉充满,宝髻听闻心不逆。
“佛于往昔修诸行,普净广大波罗蜜,供养一切诸如来,此速疾王深信解。
“如来一一毛孔中,一念普现无边行,如是难思佛境界,不退庄严悉明睹。
“佛行广大不思议,一切众生莫能测,导师功德智慧海,此执持王所行处。
“如来无量智慧光,能灭众生痴惑网,一切世间咸救护,此是坚法所持说。
“法城广大不可穷,其门种种无数量,如来处世大开阐,此妙冠髻能明入。
穷(qióng) = 力在穴下,有劲使不出。穷尽,完结[end;limit]/贫穷,缺乏衣食钱财[poor;poverty-stricken]/终端;终极 [end;limit]。)
“一切诸佛一法身,真如平等无分别,佛以此力常安住,普捷现王斯具演。
“佛昔诸有摄众生,普放光明遍世间,种种方便示调伏,此胜法门观海悟。
“佛观一切诸国土,悉依业海而安住,普雨法雨于其中,龙音解脱能如是。”
业海 = 谓种种恶因。如大海也。
三无差别<心、佛、众生>
|
真妄不二
|
生佛不二
|
|
如来藏﹝心﹞
|
真﹝佛﹞
|
真不离妄
|
本性随缘
|
妄﹝生﹞
|
妄即是真
|
性体不变
|
|
如来藏/实相第一义谛/佛性/法身/自性涅槃/真如法性/实际/圆觉 =
Tathāgatagarbha,如来藏的体性:不生不灭性、独立性、非见闻觉知性、不变易性、储藏性、不垢不净性、熏种性、不增不减性。
|
###阿修罗王
复次,罗睺阿修罗王,得现为大会尊胜主解脱门;
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得示现无量劫解脱门;
巧幻术阿修罗王,得消灭一切众生苦令清净解脱门;
大眷属阿修罗王,得修一切苦行自庄严解脱门;
婆稚阿修罗王,得震动十方无边境界解脱门;
遍照阿修罗王,得种种方便安立一切众生解脱门;
坚固行妙庄严阿修罗王,得普集不可坏善根净诸染著解脱门;
广大因慧阿修罗王,得大悲力无疑惑主解脱门;
现胜德阿修罗王,得普令见佛承事供养修诸善根解脱门;
承(chéng) = 捧着[hold in the palm;support with the palm;bear]。(奉承[flatter]/承担,担负;担当[undertake]。)
善音阿修罗王,得普入一切趣决定平等行解脱门。
决(jué) = 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dig;dredge]。(决断,决定[decide]。)
尔时,罗睺阿修罗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阿修罗众,而说颂言:
“十方所有广大众,佛在其中最殊特,光明遍照等虚空,普现一切众生前。
“百千万劫诸佛土,一刹那中悉明现,舒光化物靡不周,如是毗摩深赞喜。
“如来境界无与等,种种法门常利益,众生有苦皆令灭,苫末罗王此能见。
“无量劫中修苦行,利益众生净世间,由是牟尼智普成,大眷属王斯见佛。
“无碍无等大神通,遍动十方一切刹,不使众生有惊怖,大力于此能明了。
“佛出于世救众生,一切智道咸开示,悉令舍苦得安乐,此义遍照所弘阐。
弘(hóng) = 弓声[sound of bow]。(假借为“宏”。大的<现多作宏>[great]。)
“世间所有众福海,佛力能生普令净,佛能开示解脱处,坚行庄严入此门。
“佛大悲身无与等,周行无碍悉令见,犹如影像现世间,因慧能宣此功德。
“希有无等大神通,处处现身充法界,各在菩提树下坐,此义胜德能宣说。
“如来往修三世行,诸趣轮回靡不经,脱众生苦无有余,此妙音王所称赞。”
= 「经」是经历。
过去七佛
#过去的庄严劫,未来的星宿劫也会各有千尊佛降世。过去七佛中,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是庄严劫的最后三尊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已经在这一贤劫出现;贤劫还会有以弥勒佛为首的996尊佛在未来出现,其中最后一位是楼至如来。
|
||
庄严劫
|
毗婆尸佛
#Vipaśyin
|
译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等。过去七佛之第一佛。
|
尸弃佛
#Śikhin
|
此云持髻。
|
|
毗舍浮佛/毗舍婆佛
#Viśvabhu
|
此云一切胜,亦云遍现,谓于诸处皆现身之意。
|
|
贤劫
|
拘留孙佛/迦罗鸠孙驮佛
#Krakucchanda
|
译曰所应断已断,灭累,成就美妙等。当于过去七佛之第四佛,现在贤劫一千佛之最首者也。
|
拘那含牟尼佛
#Kanakamuni
|
译曰金寂。为过去七佛中之第五佛。
|
|
迦叶佛
#Kaśyapa
|
释迦佛以前之佛也。
|
|
释迦牟尼佛
#Śākyamuni
|
华译为能仁寂默,是开创佛教的教主,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太子,父名净饭,母名摩耶,因为了追求真理,而出家修道成佛。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涅槃<即公元前五四三年>。
|
|
星宿劫
|
过现未三大劫中,未来大劫之名,此劫中有千佛出世。始于日光佛,终于须弥相佛。佛之出兴,如天之星宿,故名星宿劫。
|
八部/八部众/天龙八部/龙神八部
|
|
天众
<Deva>
|
欲界之六天,色界之四禅天,无色界之四空处天也。身具光明,故名为天,又自然之果报殊妙故名为天。
|
龙众/那伽
<Naga>
|
畜类,水属之王也。如法华经之听众,列八大龙王。
|
夜叉/药叉
<Yakṣa>
|
飞行空中之鬼神也。译言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秘密等。
#有地行夜叉、虚空夜叉<空行>、天夜叉<飞行>之三种。
|
乾闼婆/健达缚
<Gandharva>
|
译作香阴,阴者五阴之色身也,彼五阴唯嗅香臭而长养,故名香阴。帝释天之乐神也,法华经之听众,列四乾闼婆。
#追逐香气为食,或说其本身就会散发香气。能表演音乐、节目。
|
阿修罗/阿素洛
<Asura>
|
旧作无酒,新作非天,又作无端正,此果报虽类天,而非天部,故云非天,又容貌丑恶,故云无端正,彼之果报,有美女而无酒,故云无酒,常与帝释战斗之神也。
|
迦楼罗/揭路荼
<Garuḍa>
|
译作金翅鸟,两翅相去,有三百三十六万里,撮龙为食。
|
紧那罗/紧捺洛
<Kiṁnara>
|
译作非人,新译作歌神,似人而头上有角,故名人非人,为帝释天之乐神,故云歌神,帝释有二种之乐神,前之乾闼婆为奏俗乐者,此则为奏法乐者之天神也。
#人非人 = 紧那罗之别名。似人而非人也。又天龙等八部众之总称,以彼等本非人而诣佛所皆现人体也。
|
摩睺罗伽/摩呼罗伽/莫呼洛伽
<Mahoraga>
|
译作大蟒神,大腹行,地龙也。
|
##杂类诸神众
###主昼神
复次,示现宫殿主昼神,得普入一切世间解脱门;
昼(zhòu) = 白天[day;daylight;daytime]。与“夜”相对。
发起慧香主昼神,得普观察一切众生皆利益令欢喜满足解脱门;
乐胜庄严主昼神,得能放无边可爱乐法光明解脱门;
华香妙光主昼神,得开发无边众生清净信解心解脱门;
普集妙药主昼神,得积集庄严普光明力解脱门;
积(jī) = 堆积谷物[amass;store up]。(累积;堆叠[accumulate]。)
乐作喜目主昼神,得普开悟一切苦乐众生皆令得法乐解脱门;
观方普现主昼神,得十方法界差别身解脱门;
大悲威力主昼神,得救护一切众生令安乐解脱门;
善根光照主昼神,得普生喜足功德力解脱门;
妙华璎珞主昼神,得声称普闻众生见者皆获益解脱门。
尔时,示现宫殿主昼神,承佛威力,普观一切主昼神众,而说颂言:
“佛智如空无有尽,光明照曜遍十方,众生心行悉了知,一切世间无不入。
“知诸众生心所乐,如应为说众法海,句义广大各不同,具足慧神能悉见。
“佛放光明照世间,见闻欢喜不唐捐,示其深广寂灭处,此乐庄严心悟解。
“佛雨法雨无边量,能令见者大欢喜,最胜善根从此生,如是妙光心所悟。
“普入法门开悟力,旷劫修治悉清净,如是皆为摄众生,此妙药神之所了。
旷(kuàng) = 光明;明朗[bright]。(空旷;开阔[vast;spacious]/久[long-time]。)
治(zhì) = 水名。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prevent flood by water control;dredge a river;rebuild;repair]。(治理;管理;统治[administer;govern]/经营[manage]。)
“种种方便化群生,若见若闻咸受益,皆令踊跃大欢喜,妙眼昼神如是见。
“十力应现遍世间,十方法界悉无余,体性非无亦非有,此观方神之所入。
“众生流转险难中,如来哀愍出世间,悉令除灭一切苦,此解脱门悲力住。
“众生暗覆沦永夕,佛为说法大开晓,皆使得乐除众苦,大善光神入此门。
夕(xī) = 黄昏,傍晚[sunset;dusk]。(夜[evening;night]。)
晓(xiǎo) = 天明。今专指天刚亮[dawn;daybreak]。(明白,了解[know;understand]。)
“如来福量同虚空,世间众福悉从生,凡有所作无空过,如是解脱华璎得。”
###主夜神
复次,普德净光主夜神,得寂静禅定乐大勇健解脱门;
喜眼观世主夜神,得广大清净可爱乐功德相解脱门;
可(kě) = 许可;同意;准许[approve;permit;allow]。(相称;适合[accord
with]/值得,堪[be worth doing;need
doing]。)
护世精气主夜神,得普现世间调伏众生解脱门;
寂静海音主夜神,得积集广大欢喜心解脱门;
普现吉祥主夜神,得甚深自在悦意言音解脱门;
普发树华主夜神,得光明满足广大欢喜藏解脱门;
平等护育主夜神,得开悟众生令成熟善根解脱门;
游戏快乐主夜神,得救护众生无边慈解脱门;
诸根常喜主夜神,得普现庄严大悲门解脱门;
示现净福主夜神,得普使一切众生所乐满足解脱门。
尔时,普德净光主夜神,承佛威力,普观一切主夜神众,而说颂言:
“汝等应观佛所行,广大寂静虚空相,欲海无涯悉治净,离垢端严照十方。
涯(yá) = 水边[waterside;foreshore]。(边际;极限[limit;bound]。)
“一切世间咸乐见,无量劫海时一遇,大悲念物靡不周,此解脱门观世睹。
“导师救护诸世间,众生悉见在其前,能令诸趣皆清净,如是护世能观察。
“佛昔修治欢喜海,广大无边不可测,是故见者咸欣乐,此是寂音之所了。
“如来境界不可量,寂而能演遍十方,普使众生意清净,尸利夜神闻踊悦。
“佛于无福众生中,大福庄严甚威曜,示彼离尘寂灭法,普发华神悟斯道。
曜(yào) = 日光[sunlight]。(照耀[shine]。)
“十方普现大神通,一切众生悉调伏,种种色相皆令见,此护育神之所观。
“如来往昔念念中,悉净方便慈悲海,救护世间无不遍,此福乐神之解脱。
“众生愚痴常乱浊,其心坚毒甚可畏,如来慈愍为出兴,此灭冤神能悟喜。
“佛昔修行为众生,一切愿欲皆令满,由是具成功德相,此现福神之所入。”
###主方神
复次,遍住一切主方神,得普救护力解脱门;
普现光明主方神,得成办化一切众生神通业解脱门;
光行庄严主方神,得破一切暗障生喜乐大光明解脱门;
周行不碍主方神,得普现一切处不唐劳解脱门;
劳(láo) = 上面是焱,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努力劳动;使受辛苦[work
hard]。(劳累,疲劳[fatigue]。)
永断迷惑主方神,得示现等一切众生数名号发生功德解脱门;
遍游净空主方神,得恒发妙音令听者皆欢喜解脱门;
云幢大音主方神,得如龙普雨令众生欢喜解脱门;
髻目无乱主方神,得示现一切众生业无差别自在力解脱门;
普观世业主方神,得观察一切趣生中种种业解脱门;
周遍游览主方神,得所作事皆究竟生一切众生欢喜解脱门。
尔时,遍住一切主方神,承佛威力,普观一切主方神众,而说颂言:
“如来自在出世间,教化一切诸群生,普示法门令悟入,悉使当成无上智。
“神通无量等众生,随其所乐示诸相,见者皆蒙出离苦,此现光神解脱力。
“佛于暗障众生海,为现法炬大光明,其光普照无不见,此行庄严之解脱。
炬(jù) = 火把[torch]。(火烧;放火[burn]。)
“具足世间种种音,普转法轮无不解,众生听者烦恼灭,此遍住神之所悟。
“一切世间所有名,佛名等彼而出生,悉使众生离痴惑,此断迷神所行处。
= 佛的名号跟世间所有的这个名称是相等的。
“若有众生至佛前,得闻如来美妙音,莫不心生大欢喜,遍游虚空悟斯法。
“佛于一一刹那中,普雨无边大法雨,悉使众生烦恼灭,此云幢神所了知。
“一切世间诸业海,佛悉开示等无异,普使众生除业惑,此髻目神之所了。
“一切智地无有边,一切众生种种心,如来照见悉明了,此广大门观世入。
“佛于往昔修诸行,无量诸度悉圆满,大慈哀愍利众生,此遍游神之解脱。”
= 「无量诸度」,我们为了容易体会起见,还是把它归纳为六度,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前面五种是事,最后一种是理。事里头有理,事圆融了;理里头有事,理圆融了,理事圆融。有理没有事,理不圆融;有事没有理,事不圆融。一定要晓得,理事是一不是二,不能分开的,分开就错了,不觉了。
###主空神
复次,净光普照主空神,得普知诸趣一切众生心解脱门;
普游深广主空神,得普入法界解脱门;
生吉祥风主空神,得了达无边境界身相解脱门;
离障安住主空神,得能除一切众生业惑障解脱门;
广步妙髻主空神,得普观察思惟广大行海解脱门;
无碍光焰主空神,得大悲光普救护一切众生厄难解脱门;
厄(è) = “厂”象山崖,“卩”象人在崖洞下卷曲身子不得伸展。困厄,遭遇困境[poverty-stricken]。(灾难[disaster]。)
无碍胜力主空神,得普入一切无所著福德力解脱门;
离垢光明主空神,得能令一切众生心离诸盖清净解脱门;
深远妙音主空神,得普见十方智光明解脱门;
光遍十方主空神,得不动本处而普现世间解脱门。
尔时,净光普照主空神,承佛威力,普观一切主空神众,而说颂言:
“如来广大目,清净如虚空,普见诸众生,一切悉明了。
“佛身大光明,遍照于十方,处处现前住,普游观此道。
“佛身如虚空,无生无所取,无得无自性,吉祥风所见。
“如来无量劫,广说诸圣道,普灭众生障,圆光悟此门。
“我观佛往昔,所集菩提行,悉为安世间,妙髻行斯境。
“一切众生界,流转生死海,佛放灭苦光,无碍神能见。
“清净功德藏,能为世福田,随以智开觉,力神于此悟。
“众生痴所覆,流转于险道,佛为放光明,离垢神能证。
“智慧无边际,悉现诸国土,光明照世间,妙音斯见佛。
“佛为度众生,修行遍十方,如是大愿心,普现能观察。”
###主风神
复次,无碍光明主风神,得普入佛法及一切世间解脱门;
普现勇业主风神,得无量国土佛出现咸广大供养解脱门;
飘击云幢主风神,得以香风普灭一切众生病解脱门;
净光庄严主风神,得普生一切众生善根令摧灭重障山解脱门;
力能竭水主风神,得能破无边恶魔众解脱门;
大声遍吼主风神,得永灭一切众生怖解脱门;
树杪垂髻主风神,得入一切诸法实相辩才海解脱门;
普行无碍主风神,得调伏一切众生方便藏解脱门;
种种宫殿主风神,得入寂静禅定门灭极重愚痴暗解脱门;
大光普照主风神,得随顺一切众生行无碍力解脱门。
尔时,无碍光明主风神,承佛威力,普观一切主风神众,而说颂言:
“一切诸佛法甚深,无碍方便普能入,所有世间常出现,无相无形无影像。
“汝观如来于往昔,一念供养无边佛,如是勇猛菩提行,此普现神能悟了。
“如来救世不思议,所有方便无空过,悉使众行离诸苦,此云幢神之解脱。
“众生无福受众苦,重盖密障常迷覆,一切皆令得解脱,此净光神所了知。
“如来广大神通力,克殄一切魔军众,所有调伏诸方便,勇健威力能观察。
克(kè) = 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胜任[be competent](能够[can;be able to]/攻下;战胜;打败[defeat;overcome;capture]。)
殄(tiǎn) = 断绝;竭尽[use up;exhaust]。
“佛于毛孔演妙音,其音普遍于世间,一切苦畏皆令息,此遍吼神之所了。
“佛于一切众刹海,不思议劫常演说,此如来地妙辩才,树杪髻神能悟解。
杪(miǎo) = 树枝的细梢[tip of a twig]。
“佛于一切方便门,智入其中悉无碍,境界无边无与等,此普行神之解脱。
“如来境界无有边,处处方便皆令见,而身寂静无诸相,种种宫神解脱门。
“如来劫海修诸行,一切诸力皆成满,能随世法应众生,此普照神之所见。”
世法 = 世谛之法,世间之法,因缘生之法,可毁之法。